□石文涵
這片小小的菜地,大概只有0.1畝,在老家房子的地壩前方,準確來說它應該是屬于媽媽和爸爸的,但是菜地的主導權在媽媽手里,媽媽是指揮者,爸爸是服從者,所以我更愿稱它為媽媽的菜地。
三月的菜地上生長著芹菜、花菜、豌豆、冬寒菜、包心菜,也有部分土地已經銷土準備換茬了,將重新種上四季豆、辣椒、茄子。豌豆生長在菜地的邊緣,它們你爭我擠地順著插進地里的一排竹竿攀爬,觸須是它們的手,仿佛竹竿有多高,它們就能爬到多高。它們成了土地邊緣的一堵綠墻,綠墻上還有像蝴蝶一樣的紫色的小花點綴其中。芹菜和冬寒菜挺直了身體,像兩連士兵規規矩矩地站立在土地里,各自守護著自己腳下的疆土,雞毛菜在它們的對比下就是一群乳臭未干的小兵。包心菜和花菜沒有幾朵了,但是都長得圓圓的壯壯的,真希望它們是土地的某個開關,一摁下去就能打開通往世界的任意門。
媽媽的這片小小的菜地邊緣上還容納了李子樹、柑子樹、枇杷樹、杉樹和桃子樹。雖然因為容易影響蔬菜的光照而被砍去了屬于它們身體的一小部分,但依然神采飛揚,該開花的時候就開花,該結果的時候就結果。它們是土地上的書,記錄著屬于這片菜地的四季變遷。來得最早的是杉樹,它是婆婆很久以前種下的,如今婆婆已不在了,但杉樹越長越高直沖藍天;過了是枇杷樹,由一顆被別人隨意吐掉的種子成長而來,剛開始長成了一棵苗,然后現在成為了可以為我們遮陰的大樹;然后是爸爸栽的李子樹和桃樹,以及我和爸爸一起種下的柑子樹。它們記錄著故事的同時,它們也成為了故事。
風和陽光經過,菜地時而明亮,時而陰晦;雨水落下時,菜地便變得晶瑩。在光影交錯中,在雨滴滋潤下,屬于這片菜地的植物在土地里汲取營養,從空氣中吸入二氧化碳,葉子不斷地利用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于是種子破土發芽舒展身體,莖長高了,葉子鋪展得更大了。香菜被媽媽從地里扯出,爸爸在清除菜地里的雜草,媽媽掰了幾斤玉米,爸爸背著噴霧器給四季豆噴灑農藥。土質堅硬時,伸腰,掄起鋤頭,先指向天空,彎腰,再挖進土地,媽媽便完成了一次疏通土地血管的動作。如果是給蔬菜透個氣就比較簡單了,拿起鋤頭給土地撓個癢癢就好。時間再倒流一下的話,是兒時的我和姐姐在大太陽底下匆匆忙忙摘了幾個辣椒掐了幾根蔥后跑回廚房,是瘦小的婆婆彎腰撥弄著這片小小的菜地。四季流轉間,菜被種下,菜被摘掉,菜地也經歷了數個輪回。
菜地里的蔬菜,大多時上了自家的餐桌,也有的被塞進了歸家人的后備廂,還有的出現在農貿市場,被規規矩矩地擺放在鋪著塑料薄膜的地上等待過路人的詢價。這是土地給予的價值,更多的是人給予的價值,而媽媽給予的價值也不僅限于那片小小的菜地。菜地的定義被媽媽延伸得更遠。去廢品回收站買的兩元一個的泡沫箱被媽媽帶回老家種上了蔥;閑置的花盆種上了香菜和韭菜;媽媽在大號塑料筐里撒上菜種子,等待時機成熟便可以吃到葉子菜。
所以媽媽的菜地成了一塊土地,加幾個泡沫箱、花盆,還有大號塑料箱。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媽媽的菜地里長出的蔬菜是在我心中誰也種不出的味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