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聯合國軍”不甘失敗,再度朝“三八線”的方向進攻,意欲襲取朝鮮首都平壤。
我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奮勇抗敵,抗美援朝第五階段戰役正式打響。
在第五階段的作戰過程中,我軍涌現出了許多慷慨激昂的英雄事跡。其中一個五百余人的志愿軍營,與六千多“聯合國軍”狹路相逢。我軍五百人不但抵擋住了六千敵人的持續進攻,甚至還把對方打跑了。
經過一夜鏖戰,摸不清狀況的敵軍,竟然誤以為自己將要被志愿軍主力部隊全殲,干脆腳底抹油開溜。
這支達成了全球步兵史上罕見戰場奇跡的隊伍,究竟是哪個志愿軍部隊?對面的“聯合國軍”為什么會在占據絕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主動撤退呢?事后雙方對此戰都有什么評價?
遭遇強敵
第五階段初期,我志愿軍第四十軍承擔的軍事任務,是殲滅韓軍第六師團的有生力量,同時攔腰切斷美軍第八集團軍的東西兩翼。
這個任務不可謂不艱巨,第四十軍不光要將一整個韓軍師團“包餃子”,還得孤軍深入敵方六十余公里,攔住前來增援的“聯合國軍”部隊。
誰知真到了開打的時候,戰事進展遠比我軍預計的順利。韓軍第六師團面對志愿軍第四十軍摧枯拉朽般的攻勢,當場嚇破了膽,直接倉皇逃竄,連后援補給都撇下不要了。
到了1951年4月22日,韓軍第六師團主力部隊已被我軍殲滅,剩下的工作就是追擊敵軍殘部了。志愿軍第四十軍在追擊過程中,創下了人類步兵行軍速度最快的紀錄。
在崎嶇不平的山麓地帶,我軍以平均每小時將近八公里的速度急速前進,一路上消滅了五波兒韓軍第六師團的反擊部隊。
到了4月23日清晨,我軍已經一路追擊到了加平地帶,韓軍第六師團只剩小股部隊茍延殘喘。此時,志愿軍第四十軍118師354團3營閃亮登場,創下了戰場奇跡。
我軍354團3營負責追擊的,是敵軍的一個整編團。雖然對面占據兵力優勢,可我軍毫無畏戰情緒,一路上戰士們的士氣十分高漲。
由于354團3營的行軍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戰士們不知不覺間,竟然與第四十軍主力部隊拉開了很大一塊距離。
到了4月23日的深夜,354團3營已經抵達了加平東北地區的沐洞里。在這里,戰士們和一股敵軍狹路相逢,當即進行了一番苦戰。
在戰斗過程中,我軍戰士們越打越覺得不對勁兒:這股敵軍戰斗力比韓軍強太多了,而且所用的優良武器裝備,也不像韓軍部隊能夠配備得起的。
事實上,和354團3營作戰的,并不是韓軍第六師團的殘部,而是“聯合國軍”赫赫有名的英軍第27旅。這支英聯邦旅隊的加拿大營與澳大利亞營,是敵軍精銳中的精銳。
英軍第27旅本來依照著“聯合國軍”總司令部的軍令,在加平沐洞里一帶駐扎,誰知和我軍撞了個正著,遂整軍迎戰了。
至于拼命逃跑了整整一天的韓軍第六師團殘部,在看到有英軍第27旅牽制我軍追擊部隊之后,干脆直接穿過英軍營地逃之夭夭了。
于是乎,戰場局面變成了這樣:我軍和英軍在看不清對手是誰的情況下,激戰了整整一夜。由于韓軍第六師團殘部橫穿英軍大營,我軍354團3營獲得了難得的戰機。
我軍趁著韓軍潰逃時給英軍第27旅撕開了一個“口子”,直接沖進了敵軍大營腹地,給對方施加了沉重的軍事打擊。
英軍第27旅的指揮官見勢不妙,連忙擺開了坦克方陣。可即使是最先進的美式謝爾曼坦克,都沒能成功抵擋我軍的攻勢。
戰至天色拂曉,我軍354團3營的戰士們,已經攻破了敵軍的先頭部隊,兵鋒直抵敵軍陣營一千五百米。正在這時,戰士們終于看清了敵人們的長相。
和設想中的黑發黃膚亞洲面孔不同,對面的敵軍大多是金發碧眼的白人,零星混雜著幾個人高馬大的黑人士兵。我軍戰士們立刻明白了,這是駐扎在加平地帶的英軍。
奮勇作戰
經過一夜激戰,我軍354團3營已經打穿了英軍第27旅的防線,先鋒部隊甚至距離敵軍旅部指揮中心不過數百米。
可與此同時,我軍自身也陷入了危險的境地,直接被敵軍給包圍了。而造成這種狀況的唯一原因,就是敵我兵力差距實在是太過懸殊。
我軍354團3營并不是一支整編營,滿打滿算也只有五百來人。可對面的英軍第27旅不光人數足有六千余人之多,更有一個整編炮兵團,占據絕對兵力和火力優勢。
更加危險的是,我軍幾乎全部集中在低洼的幽谷地帶,而對面的敵軍占領了兩側高地,完全可以居高臨下俯瞰我軍。而不利的地形,又會使得敵軍的火力優勢大大增強。
如此一來,我軍354團3營幾乎陷入了兵書上說的“死局”:首戰大勝反而陷入重圍,兵力、火力、地形優勢全都不占,且敵軍還掌握著信息優勢。
到了這種絕境,也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條路可以走了。我軍354團3營的營長、參謀長和教導員沒有亂了陣腳,而是開了一個三人會議,商討下一步的對策。
擺在我軍354團3營面前的,有兩條道路:其一,盡可能地從山谷地帶撤離,保存我軍的有生力量;第二,原地和敵軍進行鏖戰,等待與第四十軍主力部隊進行匯合。
戰場局勢很明顯:如果選擇第一條路,我軍將士們還有可能全身而退;要是進行第二個作戰計劃,我軍可以說是九死一生。
可我軍354團3營的指揮官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艱難萬分的第二條路。因為他們心中不光想著自身的安危,更記掛著戰場大局。
志愿軍第四十軍的作戰目標,除了殲滅韓軍第六師團,更重要的就是阻擊增援的“聯合國軍”增援部隊,切斷美軍東西兩翼。
如果放任英軍第27旅在加平地帶駐扎,后續的我軍主力部隊行軍速度,會被大大拖慢,到時候將會影響整個軍事任務的成功完成。
相比一個營的生死存亡,全軍能否順利達成作戰目標,在我軍354團3營指揮官們的眼中顯然重要得多。當然,他們也完全明白五百人對陣六千人,究竟意味著什么。
整個3營的將士們,都把此戰視為自己的“最后一戰”。正式對敵人發起總攻前,營指揮部特意銷毀了所有軍事資料以防泄密,營長等領導干部也拿起機槍,投入了一線戰斗。
4月24日清晨,加平戰役正式打響。面對英軍第27旅的重型坦克方陣,我軍只有一枚火箭筒和兩發火箭彈苦苦支撐。
既然不占據火力優勢,我軍戰士們就只能靠近身肉搏了。戰士于懷珍在端掉敵軍一個重型火力點后,懷揣著火箭彈和敵軍的兩輛重型坦克同歸于盡。
還有一位無名戰士,趁著敵軍坦克部隊調整的空擋兒,利用土炮毀壞了敵方坦克的履帶。當英軍坦克兵走出車廂下來查看時,他直接用一發手榴彈結束了對方性命。
隨著戰況越來越慘烈,我軍后勤兵和醫療部隊也紛紛加入了戰斗。衛生員郁長安手持醫用夾板猛擊敵人,英國步兵看不清對面情況,以為他拿的是新式武器,一時不敢妄動。
郁長安利用敵人失神的間隙,直接奪走了對面的槍支,然后直接朝敵軍部隊進行掃射。敵人的子彈把他射成了“血葫蘆”,他因此壯烈犧牲。
敵軍利用優勢地形,對我軍354團3營進行了一番狂轟濫炸。我軍雖然傷亡慘重,但沒有一位戰士臨陣退縮。
我軍的勇往直前,給了英軍第27旅的指揮官一種巨大的錯覺。他聽信了手下澳大利亞營的“情報”,誤以為我軍有足足一個師的兵力,現在作戰的僅僅是師部的“先鋒部隊”。
英軍第27旅的指揮官,甚至把該“戰況”匯報給了“聯合國軍”總司令部。李奇微當即做出戰略決策,令英軍“謹慎行事”,保守打擊我軍部隊。
而英軍第27旅的澳大利亞營之所以傳遞了錯誤情報,完全是基于之前跟志愿軍交手的“經驗之談”,這里還得感謝我軍第三十九軍,一戰把澳大利亞營打出了心理陰影。
作為“聯合國軍”響當當的精銳部隊,英軍第27旅的澳大利亞營,原本是十分不可一世的。二戰期間,他們和日寇部隊在太平洋諸島上鏖戰,可以說是從無敗績。
可在朝鮮戰場第一階段的博川戰役,澳大利亞營第一次嘗到了戰敗的滋味,而且是慘敗。他們當時的對手,正是有“四野五虎之首”美譽的我軍第三十九軍。
澳大利亞營肆無忌憚地浪費火力,待到炮彈耗盡后,不得不與第三十九軍“尖刀營”展開了一番白刃戰。結果可想而知,我軍憑借著豐富的拼刺刀經驗,將他們打個落花流水。
正因博川戰役的經驗教訓,英軍第27旅的澳大利亞在加平再逢我軍時,心態謹慎小心了許多,甚至“摸魚”心理嚴重。
面對我軍354團3營的持續沖鋒,本應扛起大梁的澳大利亞營能縮就縮,能躲就躲,將“老兵油子”的劣根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澳大利亞營的畏戰怯戰,直接影響到了隔壁的加拿大營。同樣是老兵油子,加拿大士兵們避而不戰,又比澳大利亞人多了一重理由。
原來,加拿大政府參加朝鮮戰爭的意愿本就不高,完全是因為自己是英聯邦的一員,看在“大哥”美國的面子上才派兵參戰的。
看到朝鮮戰局勢頭不妙,加拿大政府已經緊急召回了一大批本國部隊回歸北美了。英軍第27旅的加拿大營本來已經安排回國輪船了,是李奇微強硬“挽留”才留下來的。
回國前夕生生被攔下,不得不繼續在朝鮮半島作戰,加拿大人心里本來就窩火。現在看到澳大利亞士兵玩兒轉“戰場糊弄學”,他們也跟著盡情“擺爛”了。
就這樣,英軍第27旅的兩大精銳營,不約而同地松懈作戰,導致我軍在極度劣勢的情況下依舊可以頑強堅挺。
而我軍的不屈不撓,又讓敵軍產生了巨大的錯覺。他們不覺得是自己消極待命延誤了戰局,反而覺得是我軍有“后招兒”,所以他們遲遲攻克不了。
可即使是英軍第27旅在以為對面有一整個志愿軍師的情況下,盡量收著勁兒打,區區五百人想要抵抗六千敵軍的攻勢,也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奇跡勝利
到了4月24日的黃昏,我軍354團3營,已經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全營八成以上的人英勇犧牲,只剩七十多名戰士繼續抗敵了。
正常情況下,戰斗進行到了現在,勝負已然見分曉。可就在這時,人類步兵戰史絕無僅有的奇跡出現了:英軍第27旅的澳大利亞營緊急撤離了戰場,加拿大營也跟著跑路了。
原來,澳大利亞營在博川戰役過程中,與志愿軍第三十九軍“尖刀營”進行的那場血腥殘酷的白刃戰,是在夜間開打的。我軍有多擅長夜戰,這些澳大利亞士兵再清楚不過。
眼看著太陽就要落山,天色昏暗,黑夜即將到來,澳大利亞營的士兵們回想起了被我軍暗夜沖鋒號支配的恐懼。
由于我軍354團3營的戰士們集中在山谷地帶,身處高地的澳大利亞營看不清我軍究竟有多少人。他們一直以為我軍有足足一個師的兵力,十分害怕志愿軍在夜里“反攻”。
曾經遭過的罪,澳大利亞營不想再經受一遍了。營長在向英軍第27旅指揮中心匯報“擔心被志愿軍包圍”后,連忙進行了緊急撤軍。
眼看著澳大利亞人跑路,加拿大營也坐不住了,跟著腳底抹油開溜兒。兩大精銳營的突然缺位,直接導致英軍第27旅的防御陣線豁開了一個大口子。
我軍354團3營趁著這個機會,果斷沖破了敵軍的封鎖,成功和第四十軍的主力部隊進行匯合。加平之戰,我軍擊殺了一百余名敵人,甚至還順便抓了三個澳大利亞戰俘。
相比而言,英軍第27旅在占據絕對兵力、火力及地形優勢的情況下,非但沒能全殲志愿軍一個營,自己的兵還大批逃跑了。仗打成這樣,“聯合國軍”可以說是丟人現眼。
加平戰役過后,我軍對354團3營給予了高度評價,全營榮立四個集體一等功,這在我軍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了。
反觀“聯合國軍”,在得知真相后不免惱羞成怒,可為了“挽尊”,他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大肆“嘉獎”了一番英軍第27旅的“英雄”們。
“聯合國軍”大言不慚地吹噓,聲稱英軍第27旅遭遇了志愿軍一個整編師團,殲敵一千余人,甚至還間接地保衛了百里之外的韓國首都漢城。
可事實勝于雄辯,任憑“聯合國軍”說得多么天花亂墜,戰場數據做不得假。人類步兵戰史上傳奇的加平之戰,就這么略顯滑稽地落下了帷幕。
參考資料:
1.《這才是戰爭》,王正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
2.《天下兵鋒》(鳳凰衛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