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將成為“中式面館第一股”。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據IPO早知道消息,廣州遇見小面餐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遇見小面”)于2025年4月15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招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
這意味著,遇見小面或將成為“中式面館第一股”。
2014年,遇見小面的第一家餐廳在廣州開業。截至2025年4月5日,遇見小面在中國內地的22座城市開有374家餐廳以及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開有六家餐廳;截至同日,遇見小面另有64家新餐廳在積極籌備中。
根據遇見小面的規劃,其預計將于2025年至2027年分別在中國及海外開設約120家至150家、150家至180家以及170家至200家新餐廳。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4年總商品交易額而言,遇見小面是中國第一大川渝風味面館經營者、亦為第四大中式面館經營者。此外,在2024年中國前十大中式面館經營者中,遇見小面2022年至2024年的總商品交易額復合年增長率最高。
作為以重慶小面系列為主打的中式餐飲連鎖品牌,遇見小面的產品已擴展到各種辣與不辣的菜品,涵蓋面條、米飯、小吃和飲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2年至2024年連續三年,遇見小面的重慶小面、豌雜面和酸辣粉線下銷售量在所有中國連鎖餐廳中排名第一。
除全人群外,遇見小面還主打全時段和全場景——前者指安排相應菜單提供全時段服務,滿足顧客的不同喜好和用餐安排。除午餐和晚餐的正常高峰時段外,顧客還可以全天享用遇見小面提供的川渝美食菜品,包括早餐、下午茶格夜宵。截至2025年4月5日,遇見小面有47家餐廳實行24小時運營;后者則指遇見小面的餐廳戰略性地選址在中國的購物中心、辦公區、住宅區、學校、展覽中心、景區以及機場、火車站、碼頭、高速公路服務區及出入境口岸等交通樞紐,滿足不同場景的用餐需求。
從運營數據來看,2022年至2024年,遇見小面翻臺率分別為3.1、3.8和3.7次/日。其中,2022年和2023年,遇見小面有96家同店,同店銷售額分別為3.83億元和4.91億元,同店翻座率分別為3.1和3.8;2023年和2024年,遇見小面有145家同店,同店銷售額分別為7.40億元和7.09億元,同店翻座率分別為3.9和4.1。
遇見小面指出,2022年至2023年以及2023年和2024年均錄得同店翻座率增加,主要由于其主動降低菜品價格并為顧客提供更物美價廉的用餐體驗,以吸引更多顧客并增加整體銷售額。
財務數據方面。2022年至2024年,遇見小面的營收分別為4.18億元、8.01億元和11.5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6.2%。
此外,遇見小面在2023年就已實現扭虧為盈,當年的凈利潤為0.46億元,2024年的凈利潤進一步提升至0.61億元。
成立至今,遇見小面已獲得顧東生、青驄資本、九毛九、弘毅投資、喜家德水餃創始人高德福、碧桂園等知名機構/個人的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前京東集團CEO徐雷于今年4月1日以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身份加入遇見小面,或將基于其自身在供應鏈重構和下沉市場運營方面的經驗,助力遇見小面的發展。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式面館市場高度分散,按2024年總商品交易額計的前五名參與者占市場份額的 2.9%。這樣的分散格局代表著市場整合的重大機遇。在當前的格局下,戰略性的并購和有機鏈擴張提供了足夠的機會,成熟參與者可以利用規模經濟、簡化運營,并提高供應鏈效率。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中式面館市場的總商品交易額從2020年1,833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96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2.7%。
遇見小面在招股書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用于拓展餐廳網絡、擴大地理覆蓋范圍并加深市場滲透;通過升級整個餐廳網絡的技術和數字系統提升信息技術能力;品牌建設及提高客戶忠誠度;對上游食品加工行業潛在公司的戰略投資與收購;以及用作一般公司用途及營運資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