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西安國際足球中心,有兩條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經營權轉讓項目成交候選人公示,陜體集團沒有任何懸念的位列成交候選人第一名,這意味著這座專業球場的經營權轉讓已經進入到了實質性推進環節。
壞消息是:中國足協今天上午公布了今年6月份,2026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第三階段中國隊迎戰巴林隊比賽承辦城市,長春、長沙、重慶、貴陽、海口、呼和浩特、濟南、南京、沈陽、深圳、溫州、西安、玉溪等13個城市申辦6月主場比賽,最終選中的是重慶,中國隊將于2025年6月10日在重慶龍興足球場迎戰巴林隊。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無緣6月份國足主場。
接下來,能夠期待的就是陜西聯合主場入駐了,以及豪門俱樂部友誼賽、邀請賽了。
在這里,我們重點關注一下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經營權的轉讓這一事宜。
01
15年經營權,5億元
2025年4月10日,陜西公共資源交易網發布《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經營權轉讓項目(二次)成交候選人公示》。
根據公示信息,陜西省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體集團“)以5億元的磋商總報價,位列西安國際足球中心15年經營權成交候選人第1名。
位列成交候選人第2名、第3名的分別是北京金衡融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陜西愛奇贏海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陜體集團位列中標候選人第1名,這實際上是沒有懸念的。
因為,在此前的2025年2月12日,西咸新區就與陜西旅游集團簽署西安國際足球中心運營合作協議。
在此后的2個月,西安國際足球中心場館內部、場館周邊相關改造提升工作,實際上已經開始推進。
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經營權轉讓項目招標,只是要完成相關流程罷了。
只不過,最終的中標信息與今年2月份有媒體傳言的“陜旅集團已經全面接收西安國際足球中心40年特許運營權”,在年限上有一定的差異。
實際上,放眼整個陜西本地的企業,能夠同時具備資金實力、運營經驗拿下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經營權的,陜體集團或許是最佳人選。
如果說運營企業的資金問題還好解決的話,那么大型體育賽事運營經驗和資源,這不是一般的企業能夠具備的。
成立于2011年5月的陜體集團,實際上最早是陜西省國資委直屬的國企。
2019年6月,陜體集團與陜旅集團重組,陜體集團劃轉到了陜旅集團旗下,成為陜旅集團旗下的成員企業。
在20多年的發展中,陜體集團在體育賽事運營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源,涉及到足球、籃球、馬拉松、汽車拉力賽、象棋、斯諾克、冰雪等賽事。
曾經產生高度關注的“2023阿根廷VS澳大利亞國際足球邀請賽(梅西中國行)”,就是陜體集團聯合中國虹橋國際投資、陜西虹橋涇渭產業發展聯合主辦的。
因此,在今年2月份,當西咸新區與陜旅集團簽約西安國際足球中心運營合作協議時,梅西發來了賀信。
2024年底,陜旅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賀東,率領陜旅集團文化體育旅游代表團一行,赴西班牙、意大利分別拜訪了皇家馬德里、馬德里競技、皇家西班牙人、AC米蘭等多家頂級聯賽足球俱樂部并洽談合作事宜。
今年3月5日,萬達文旅集團總裁助理、萬達體育中國總裁張梅一行到訪陜旅集團,與陜旅集團高層進行了座談。參會人員就體育賽事、場館運營等展開深入交流并達成初步意向。
所以說,陜體集團所擁有的資源和經驗,為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的運營提供了保障。
陜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冰在今年2月份簽約時表示,往后每年除主場比賽外舉辦2場高規格國際足球賽事、10余場大規模文體活動。
可以看出,陜旅集團信心滿滿。
02
激活場館運營,打造文體地標
陜西集團斥資5億元獲得西安國際足球中心15年經營權之后,這不管是對于灃東而言,還是對于陜體集團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對于灃東新城而言,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的資產依然在灃東新城旗下的國有平臺公司手中,通過轉讓一定年限的經營權不但可以回籠資金降低資金壓力,并且還可以通過陜體集團的運營盤活場館運營,為灃東帶來人氣的同時,實現灃東文旅資源的融合發展,以及體育相關產業的落地。
除了西安國際足球中心之外,灃東新城旗下的平臺公司在今年以來還先后推進轉讓灃東自貿產業園一期20年經營權,引入專業的企業來進行運營。
對于陜體集團而言,拿下西北地區唯一一座專業足球場經營權限,實現了企業手中可以運營的場館進一步豐富,有望落地更多、更豐富的文體活動,實現經營的提升。
當然,按照15年5億元來計算,折合每年僅經營權這一項成本就在3300多萬元,這對于接下來的運營是一個考驗。
畢竟,即使陜西聯合主場入駐,一年場地費能夠帶來的營收也是有限的,還需要更多的活動、營收渠道支撐起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的運營,這其中就包括其它體育賽事、演唱會等等以及相關配套的運營。
實際上,這種轉讓大型體育場館一定年限,從而實現解決資金來源以及場館運營的方式,在國內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模式,大家所看到的很多大型體育場館實際上都是產權方與運營方的分開,并且有的還引入的是社會資本。
最典型的就是北京工人體育場。
2020年的時候,為了籌備2023年亞洲杯的比賽,北京工人體育場迎來改造復建,總投資規模達到57.46億元。
當時,采用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式實施,即BOT(建設—運營—移交)的運作方式,依照北京市人民政府授權及其他必要的同意和批準,依法授予項目公司特許經營權,由項目公司負責項目投資、建設和運營,合作期屆滿無償移交給市總工會或指定機構。
最終,中赫集團聯合北京建工集團、華體集團中標,獲得復建后的北京工人體育場建成后40年的運營權。
中赫集團,也正是中超球隊北京國安的投資方。
此前,北京工人體育場與中赫集團是房東與租客的關系,取得運營權之后北京工體除了作為北京國安的主場之外,還承辦了眾多大型活動,實現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目前,國內體育場館運營方面實力最強的應該是華潤文體。華潤文體運營有深圳灣體育中心、西安奧體中心、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廈門奧體匹克體育中心等。
就在今年3月份,華潤文體中標大灣區體育中心項目運營權,這是包括一個6萬座綜合體育場、一個2萬座多功能體育館、一個4000座游泳跳水館,以及運動員中心、新聞中心、能源中心等配套設施的文體綜合體。
國內專業的體育設施運營商還有新三板掛牌的中奧體育,2022年中奧體育獲得陜西奧體中心體育館10年運營管理權,2019年一次性獲得蚌埠市四個大型體育場館項目15年運營權,2018年獲得鞍山奧體中心15年運營管理權……
接下來,坐等西安國際足球中心測試賽,以及下半年正式投入運營后陜西聯合主場的入駐、豪門俱樂部的邀請賽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