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隋末唐初那一段時間中,在這一片中原大地上涌現出了不少的英雄豪杰,他們的事跡一直都是為后世津津樂道的,尤其是很多文學作品的加持,讓后人對于這一段歷史更加感興趣,在這其中有一位不得不提起的英雄——秦瓊。
秦瓊的武力值也是大家公認的,但是在凌煙閣中他卻是最后一位,這個位置也是讓后人不解的,為什么秦瓊的排名這樣地靠后,甚至在尉遲敬德的后面。
他們二人也是經常放在一起比較。其實細看那一段歷史就能夠看出,秦瓊和尉遲敬德是完全不一樣的,秦瓊僅僅是李世民手中的一具兵器!
一、態度不同
首先就是決定這些大臣在李世民心中地位最重要的一件事——玄武門事變。對于秦瓊究竟有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也是眾說紛紜的一件事,為什么會這樣說,正是因為史料對此的描述太過于簡單,尤其是在《新唐書》中根本就沒有提到這一點。
眾所周知無論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都是有很多水分的,畢竟史料向來是由勝利者改寫的,在《舊唐書》中提到秦瓊當年也是參與其中的,這也是后世一種比較主流的說法。
我們就根據這一觀點來看,即使是秦瓊也參與其中了,但是他在其中的地位和態度與尉遲敬德是截然不同的,熟悉歷史的我們都能夠知道。尉遲敬德不僅是在玄武門事變中,立下大功,并且他還是玄武門事變的一個推動者。
當年在發現太子和李淵的動作后,尉遲敬德一直在不停地勸說李世民起兵,可以說單單是這一份情誼就是不一樣的。并且當年尉遲敬德那也是立下了誓言,表示愿意為李世民出生入死。要是說尉遲敬德是玄武門事變的主動參與者,那秦瓊就正好相反了,他是被動的參與者。
他不僅是沒有參與到整個玄武門事變的策劃中,甚至能說在臨起事的時候李世民才將這件事告訴他。但秦瓊也并沒有發表自己的想法,他沒有說自己是贊同還是不贊同,只是默默的領命。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謀逆的大罪秦瓊能夠參與就能彰顯出他的態度了,事情卻并非是這樣,正是因為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李世民才更加需要這些人的表態。可以說單單是這種態度的不同,就算是他們兩人都同樣參與到了玄武門事變中,他們所得到待遇也是截然不同的。
其實造成這一點的原因也很簡單,尉遲敬德對李世民的忠誠是沒話說的,并且他投降大唐后,一直在李世民身后南征北戰,他是最希望李世民能夠坐上那個位置的人。同時他對李元吉兩人的態度就是正好相反了。
正是這些思想讓尉遲敬德認為整個天下只有李世民是適合坐這個位置的。但是秦瓊就不一樣了,秦瓊對李世民有感情嗎,當然是有的,他和李世民經歷了這么多場戰役,這兩人之間的戰友情也是很深厚的。
他在當年打天下時就跟隨在李世民的身后,是切實地感受到李世民的能力,當然他對李世民也是尊重的,不過這尊重和愛戴僅僅對秦王的尊重,卻并不是出于對君主的尊重。在秦瓊的心中他的君主并非是李世民而是李淵。
上文也說了史料向來都是由勝利者改寫的,所以在后世的眼中都覺得李淵是一位很平庸的人,事實上他并非是一位很平庸的君主,他也是很有能力的,不僅是有能力并且還識人善用,秦瓊就是李淵發現并且給予重用的。
可能有人會說秦瓊不是一直在李世民的身邊的嗎?他是一直在李世民的身邊,但是他的地位和尉遲敬德是不一樣的,他并非是像尉遲敬德那樣護衛的存在,秦瓊的存在是李淵賦予李世民的一員大將,是去幫助他打仗的。
這一點在史書上也有相關的記載,在史書上李淵因看到秦瓊的能力很出眾,所以就將他放在了李世民的身邊,單單這一點就能夠明白兩人在李世民心中不同的地位了。
二、情理之中
并且秦瓊也是有自己想法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玄武門事變前秦瓊的地位就能夠明白了,當年秦瓊已經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上柱國。
可以說在李淵在位的時候他所得到地位就已經很高了,秦瓊不是李家人,他得到這個位置已經是極其輝煌了,在這大家也能夠看出秦瓊是完全不需要擁有從龍之功的,即使是李世民登基,根據他之前的地位他的處境也不會很差。
并且秦瓊一直以來都是以正直聞名于世的,所以他定然是不想看到流血的。雖說李世民一直在粉飾太平,但是玄武門之變的慘烈還是永遠地存留了下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就不用說了,除了他們兩人外,他們的子嗣也是一個都沒有存活下來。
當時兩人活著的最少還有十個兒子,但是這十個孩子都被李世民所殺,甚至小的才只有幾歲,還沒有達到記事的年紀。這樣殘忍的局面,也是讓人不忍直視的。為什么后世的文學作品中都喜歡將秦瓊作為主角,正是因為他身上的品質。
在看到這一局面的時候秦瓊的心中都是大為震撼的,要是他真的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雖說是得到了李世民的看重,但同時也擯棄了他心中所追求的正義。出于對李淵的尊敬和對血腥之事的避諱,秦瓊在其中也不可能起到很重要作用。
即使是他參與了也應該是在外圍,同理,他都沒有像尉遲敬德一樣做出這么大的貢獻,對于他李世民也不可能像尉遲敬德一樣,更何況秦瓊還是李淵給李世民的人,李世民對他用是用,但不會給予信任,他不可能成為李世民的心腹。
三、舉動明顯
在玄武門事變前秦瓊僅僅是比李世民低了半級,按照當時的規定,秦瓊至少也應該是食邑三千戶。在玄武門事變后,李世民冊封了一眾功臣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尉遲敬德了,他直接就跨了六個等級,從最開始李世民身邊的保鏢,到國公。
但是最值得玩味的還是秦瓊,秦瓊當前的食邑只有七百戶,但是尉遲敬德卻整整有一千三百戶。可能是因為一次性冊封太多的國公了,大唐的食邑分配不過來了,但是分配不過來了,卻偏偏要減少秦瓊的也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件事。
李世民對尉遲敬德確實是寵愛,甚至就連齊王府的一些金銀珠寶,李世民也大手一揮都給了尉遲敬德。這兩人之間的差距不是一般大,這還不夠明顯,在李世民的心中秦瓊和尉遲敬德是不一樣的。
尉遲敬德那是自己的心腹,秦瓊則是李淵舊臣,在李世民坐上皇位后尉遲敬德也是一直被李世民重用的。
眾所周知尉遲敬德的脾氣不好,經常得罪人,即使如此李世民依舊在保護著他。秦瓊在李世民坐上皇位后,幾乎都看不到他的蹤跡了,傷病讓秦瓊一躺就是這么多年,也是很讓人懷疑的。
秦瓊也在朝摸爬滾打多年了,對于局勢他也是能夠看得明白,他知道李世民對自己的忌憚,是以在那之后他也一直通過傷病來打消李世民的猜忌。
結語
秦瓊早年的戰績是比尉遲敬德高得多,但李世民登基后,局勢驟轉,這也能夠看出李世民從始至終都是將他當成是自己的一個武器,等到局勢安定下來了,這一把利劍也就沒有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