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楊小娟)一面曾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五星紅旗在孩子們頭頂緩緩傳遞,稚嫩的小手莊嚴觸摸國旗的紋路,清澈的童聲齊唱《歌唱祖國》......4月10日下午,西安市雁塔區翠華路小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勞模進校園活動,陜西省勞動模范張小蔚、陳艷走進校園,為2000余名師生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勞模故事:平凡崗位的不凡堅守
"凌晨三點冒雪救援被困車輛""連續36小時參與防汛搶險"......張小蔚用志愿服務隊的真實故事,詮釋了"勞動最光榮"的深刻內涵。結合國家安全教育日,他還通過情景模擬教會孩子們"防踩踏自救三步驟",五年級學生李明軒現場演示后感嘆:"原來小小的動作能救人性命!"
當陳艷展示她20年如一日記錄的社區服務日志時,泛黃的紙頁上密密麻麻的幫扶記錄讓師生動容。"陳阿姨的記事本就像一本'愛心字典'",大隊委王雨桐在采訪中說,"我要學習她把小事做好的堅持。"
國旗傳遞:觸摸信仰的力量
活動中最震撼的環節當屬國旗傳遞。這面具有特殊意義的國旗所到之處,孩子們自發肅立行禮。"摸到國旗的瞬間,我好像看到了奧運健兒奪冠的場景!"三年級學生張梓涵激動地說。隨后的全場大合唱中,師生揮舞著600面小國旗,用歌聲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精神傳承:從感動到行動
活動結束后,校園里掀起"學勞模見行動"的熱潮。四年級學生自發組建"校園安全小衛士",每天課間巡查安全隱患;教師團隊開發出"勞動教育實踐地圖",將社區志愿服務納入德育課程體系。"我們要讓勞模精神可感可學,"文姬校長表示,"近期還將開展'尋找身邊勞模'實踐活動,引導孩子們發現平凡中的偉大。"
據悉,該校將持續推進"勞模精神+"系列課程,通過勞模工作室共建、職業體驗日等活動,構建全方位勞動育人體系,讓崇尚勞動、報效國家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