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50戰機試飛照片曝光,引發美媒高度關注。與此同時,“梟龍”戰機出口再傳捷報。中國航空工業實現高低端全面突破。
【網傳殲-50戰機最新試飛照片】
最近,國際媒體的關注點,被中國沈飛殲-50戰斗機的新試飛照片所吸引。畢竟,這款戰斗機的外形充滿了未來感,其激進的氣動設計讓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雖然編號尚未官宣,但在民間,這款飛機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有可能成為中國首款真正意義上的六代艦載機,并在不遠的將來出現在福建艦,或下一代核動力航母甲板上。
這次美媒對殲-50特別注意的,是它的諸多超前設計。例如,蘭姆達翼型、可旋轉翼尖、推力矢量技術,以及獨特的機頭融合設計,這些都讓人眼前一亮。
美國《驅動》網站特別關注了其DSI進氣道的應用,這種設計不僅減輕了飛機重量,還能降低阻力和雷達反射面積,可謂一石三鳥。而結合DSI進氣道的鼓包與機身的完美融合,更是進一步提升了機體與推進的一體化設計水平。
【殲-50與殲-36擁有截然不同的設計思路】
乍看之下,殲-50與另一款新戰機——殲-36,似乎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與殲-36相比,殲-50顯得更加小巧靈活,似乎走的是一條“空中戰斗刺客”的路線。它則更注重隱身性能、空戰機動性和空優能力。基于雙發布局的安全冗余設計,使得殲-50成為六代艦載機首選的可能性大增。
可以預見的是,殲-50在2030年前后,應該就能有初步的作戰能力了,而且會慢慢變成空天作戰體系里的“大腦”,負責指揮,還能當感知信息的“觸角”。至于美軍的NGAD計劃,能否超越殲-50,那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雖然美國媒體為了挽回顏面,不忘在文章結尾處強調,聲稱殲-50不過是個技術驗證機,與美國F47的X系列驗證機屬于同一進度。
【特朗普高調展示的F-47CG渲染圖】
但是,對比美國的六代機計劃,到現在連一張實物照片都沒放出來,真是不免讓人覺得好笑。美國媒體的這種措辭,只能證明他們在一種“無能狂怒”中憋屈不已。
而就在美國絞盡腦汁盯著殲-50之際,另一則令人精神振奮的消息傳來:中國的“梟龍”戰斗機再傳捷報。
據美國《國防博客》新聞網站透露,烏茲別克斯坦計劃采購“梟龍”戰斗機,其飛行員目前正在接受培訓。一位匿名的“烏茲別克斯坦國防工業消息人士”證實了這一點。如果這筆交易最終達成,“梟龍”將在中亞這片天空大展拳腳。
要知道,烏茲別克斯坦空軍長期以來,依靠約30架米格-29戰斗機,但這些老舊機型由于缺乏維護和零部件,而逐漸停止運作。過去30年間,該國軍費開支捉襟見肘,現代化升級之路異常坎坷。
【烏茲別克斯坦繼承自蘇聯的米格-29】
俄烏沖突爆發后,烏茲別克斯坦對俄羅斯制造的戰機失去信心,而法國產的“陣風”雖然性能出色,但價格高昂且維護復雜,烏茲別克斯坦也無法承受。韓國的FA-50因含有大量美國技術而被拒之門外。
面對種種困境,“梟龍”戰斗機以其高性價比脫穎而出。其最新的Block3版本已經達到四代半標準,報價甚至低于6000萬美元。
此外,特殊的沙漠環境適應設計,使得“梟龍”在中亞地區的維護不會成為障礙。雖然其戰斗力不如頂尖機型,但對烏茲別克斯坦這樣的,中等軍事實力國家而言卻是剛剛好。
從地緣政治和安全形勢來看,烏茲別克斯坦僅需應對吉爾吉斯斯坦的領土糾紛與民族矛盾。然而,其地理位置毗鄰戰火不斷的西亞和中東地區,也易受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威脅。
【“梟龍”戰斗機更符合烏茲別克斯坦國情】
除此之外,阿富汗的不穩定局勢,毒品走私和非法武裝活動,對邊境安全構成了潛在威脅。因此,烏茲別克斯坦選擇“梟龍”符合其實際需求。
不僅如此,近年來烏茲別克斯坦還大量采購了中國先進的防空武器,包括FM-90、KS-1C和FD-2000等防空導彈系統,這幫助該國實現了現代化升級,并構建了從近到遠的三層防空火力網。這些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烏茲別克斯坦,對中國武器的高度信賴。
【巴基斯坦列裝的“梟龍”戰斗機】
無論是殲-50還是“梟龍”,背后都顯示出中國,在航空領域的技術突破,以及在全球市場的戰略布局。從高端的六代機到性價比極高的輕型戰斗機,中國正逐步構建一個覆蓋廣泛需求的航空工業體系。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的拓展,中國的航空夢想將越飛越高。在這片充滿機遇的蒼穹下,誰能精準捕捉時代發展的脈搏,誰就將在未來的征程中,鐫刻下勝利者的鮮明印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