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陽下,萬家鎮的三產融合交響曲正奏響新篇章。糧油基地里,無人機編織著綠色防護網;藤編車間內,匠人的指尖流轉著技藝;月亮灣生態園中,游人如織、歡聲笑語。這座小鎮正以“糧油筑基、藤編興業、農旅富民”為筆,在廣袤田野上繪就“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在達川區糧油現代農業園區,高標準農田阡陌縱橫,無人機正對油菜進行病蟲害統防統治。作為糧油產業核心區,這里已建成2.13萬畝高標準農田,推廣“稻田+油菜”“稻田+小麥”輪作模式,實現“一田雙收、穩糧增效”。
在迎風村,家庭農場業主王正宣正站在田埂上察看秧苗的生長情況,今年他承包了435畝耕地,其中,155畝采用“稻麥輪作”模式耕種;280畝種植油菜,并通過部分創意油菜景觀,吸引大量游客觀賞,將農業與文旅結合,帶動周邊農戶增收。
正宣家庭農場業主 王正宣:現在的想法是穩固現有的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推廣水稻小麥新品種新技術,繼續擴大創意油菜種植面積,帶動鄉村旅游與更多的農戶共享產業紅利。
如今,萬家鎮依照現代農業園區的“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大園區+小業主”模式,培育家庭農場23家、專業合作社21個。同時,加強農業與科技的融合,推動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標準化,讓園區成為宜機作業、高產穩產的金色糧倉和田園觀光打卡地。
在四川五壹八家具廠車間,藤條在工人指尖翻飛,編織出一件件兼具實用與美學的藤編家具。隔壁倉庫,一箱箱藤編貨物堆碼整齊,正準備發往全國各地。作為萬家鎮藤編產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公司現擁有員工近30人,年產值超2000萬元。
四川五壹八家具有限公司廠長 江孟軍:藤編是萬家鎮的金名片,我們既要傳承技藝,更要創新研發新的產品,今年我們也計劃繼續擴展電商渠道,通過直播帶貨進一步打開國內市場,讓我們的產品,讓更多人知曉,增加銷量。
萬家鎮的藤編產業,在政府的引導下,通過“企業+家庭作坊”模式,帶動2家藤編廠、20余戶家庭作坊發展,解決就業1800余人,人均月增收2000元。同時,政府還成立了工作專班,協調完成50畝廠房用地拆遷,開展藤編技能培訓,培育本土技術人才40余名,實現“家門口就業”與“藤編技藝傳承”雙贏。
在月亮灣生態園內,桃花滿園,游客們或拍照打卡,或垂釣休閑,盡享田園野趣。和美景相伴的還有一群特殊的“迎賓”——鸚鵡。它們乖巧地站立著,用清脆的鳴叫聲歡迎八方來客。
游客 唐蘇蘇:月亮灣有美景,有耍的,有農家菜,很適合帶家人來耍。
近年來,月亮灣依托“山水林田湖草”資源,打造“春賞花、夏摘果、秋觀鳥、冬品俗”四季主題游。2024年,生態園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帶動農旅綜合收入800萬元。
月亮灣業主 梁遠芳:現在我們整合果園生態垂釣等資源,開展親子研學、田園餐飲等項目,同時,也計劃新增露營基地和農耕體驗區,讓我們的鄉村旅游成為富民的新業態。
從田間地頭的機械轟鳴,到車間廠房的匠心編織,再到山水田園的歡聲笑語,萬家鎮以“糧油+藤編+農文旅”三產融合為支點,撬動鄉村振興新動能。
萬家鎮副鎮長 趙興建:2025年,萬家鎮將錨定“全省鄉村振興示范鎮”目標,持續深化“2+N”產業體系,通過科技賦能、品牌強農、農文旅融合等方式,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藤編龍頭企業、研學實踐營地,打造“田間課堂”“藤編手工”等研學品牌,繪就“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現代化鄉村新圖景,全面釋放鄉村振興乘數效應!
來源:達川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