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攻堅”系列解讀⑦
努力繪就民生補短提質攻堅幸福畫卷
——解讀湘潭市《民生補短提質攻堅實施方案》
全媒體記者 王超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新出臺的《湘潭市實施“七大攻堅”總體方案》子方案《民生補短提質攻堅實施方案 》(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持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精心謀劃新一年度民生實事,每一項都直指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主要目標
切實解決全市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全力以赴辦好省民生補短提質攻堅十大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市守護安康十大民生實事項目,持續發揮我市重點民生實事工作優勢,不斷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確保實事成果可感可及,守護群眾生活安康。
關鍵詞:
省十大重點民生實事項目
如何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社會各界關心的話題。《實施方案》開篇就明確了省十大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內容,并對此進行了系統部署。具體有——
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更新義務教育學校設備,補充配置電腦8204臺,建設物理化學生物考室84個。改善省屬本科高校學生住宿條件,新增省屬本科高校學生宿舍床位7820個。實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向陽花”行動,在全市線上線下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420場,惠及1.6萬家長。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統籌推進城鄉就業,新增城鎮就業4.9萬人,脫貧人口務工規模3.75萬人。推動創業帶動就業,開展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1.13萬人次(其中創業培訓0.6萬人次),新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3億元。
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提升城鄉居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居民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提升到不低于99元/人。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升行動,全市目標人群數82.77萬人。開展提升鄉村醫生能力和服務水平行動,培訓鄉村醫生158名。開展“生命起點”守護行動,優化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與診斷服務,做到應檢盡檢,共計篩查9434人,篩查率達到100%。推進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全市17家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完成接口改造,接入省級平臺,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完成率100%。建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1個。促進職工醫療互助提質擴面,加入醫療互助職工人數達15萬人。
提升養老服務水平:開展“三湘怡養”提升行動,建設社區老年助餐服務點20個;在公辦養老機構建設老年人“時光守護”床位185張。
提升困難群眾救助水平:提高困難群體救助標準,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不低于740元/月和485元/月;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提高到100元/月·人;散居和集中養育孤兒補貼標準分別提高到不低于1200元/月和1700元/月。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參照孤兒標準同等保障。實施殘疾人關愛行動,康復救助殘疾兒童485人,殘疾人托養服務640人。
提升居民消費能力:開展生活類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活動,符合補貼范圍應補盡補。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改革和“十百千萬”拓鏈工程,建成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改革縣(市)1個;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覆蓋率達80%。深入推進落實《湘潭市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十百千萬”拓鏈工程三年行動方案》。
加強數字政務服務能力建設:實施數字惠民工程,“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上線應用率100%;線上增效服務,“一網通辦”率達到90%;“湘易辦”市州專區接入不少于100項高頻服務;線下擴面服務,政務大廳增值服務項目創新不少于3項;推進政務服務中心“一窗受理”政務事項擴面增效。推進社會保障卡(電子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推進社會保障卡在政務服務、就醫購藥、交通出行、文化旅游、酒店住宿、信用服務等領域的應用,全市應用場景覆蓋率達到50%以上。
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加強應急廣播體系建設,1個市級應急廣播平臺完成網絡安全測試,1個未受中央補助的已完成建設驗收縣(市)區應急廣播體系完成網絡安全測試,4個未受中央補助的縣(市)區完成應急廣播體系建設項目建設、驗收和網絡安全測試。網絡安全測試合格率達100%。實施消防安全基層基礎進階工程,在城區、中心鄉鎮建成5個基層消防站并投入執勤。為全市13516戶特困人員家庭每戶安裝1個無線感煙火災探測報警器。
加強人居環境建設:實施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60個,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等建設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充電端口2000個;改造城市危舊房148套。推進電動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新建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車位)210個。
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新增納入交通運輸部門管養范圍農村道路1759公里;農村公路提質改造186公里;普通國省干線安防設施精細化提升30公里。提升農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30.1萬畝;新增蓄水能力515萬方。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鞏固提升10千伏及以下農村配電網工程,開工建設35~110千伏及以下農村主電網。實施農村通信網絡鞏固提升工程,新建262個4G/5G基站,共享40個4G/5G基站,同步建設鐵塔、傳輸設施等。
關鍵詞:
市守護安康十大民生實事項目
怎樣順應人民群眾的需求變化,有序推進民生保障向普惠性發展?《實施方案》對此進行了詳細謀劃,包括——
大學生就業促進行動:拓展大學生見習崗位1200個。
殘疾群體救助行動:7~14歲殘疾兒童少年康復救助600人。
精神障礙患者救助行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1000例。
高素質農民培訓行動:高素質農民培育學用貫通綜合試點培訓800人。
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行動: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75臺。
農村寄宿學校補短板行動:10所農村寄宿學校補短板工程。
城鄉道路安防整治行動:臨水臨崖路口安防整治65處。
消防安全守護行動:安裝10000套智能獨立煙感報警探測器,建設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小區充電端口2000個,建設集貿市場微型消防站50個。
鄉鎮應急能力提升行動:建設鄉鎮應急(消防)站10個。
城區基礎設施完善行動:對131處城區主次干道、老舊公園、街頭游園無障礙設施進行改造。
關鍵詞:
保障重點群體就業
就業是民生頭等大事。為推動廣大勞動者實現就業增收,《實施方案》明確了三方面措施,分別是充分發揮“大數據+鐵腳板”作用,因人施策、精準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加強特色勞務品牌培育,新增省級特色勞務品牌1個,提質增效市級勞務品牌5個。建立湘潭市大學生創業項目庫,為入庫項目提供包括場地優惠、資金支持、技術指導、市場推廣等在內的一攬子扶持計劃;搭建創業項目與湖南大學生創業基金等創業資本的高效對接平臺,及時歸集大學生創業項目信息并推送至湖南省大學生創業項目庫。
關鍵詞:
兜牢基本生活底線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扎實推進民生實事補短提質攻堅,提升民生質感。”《實施方案》提出,在強化產業、就業幫扶,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方面,將抓實幫扶產業項目“四個一批”和分類施策工作,推進幫扶產業提質增效;深入開展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增強幫扶車間就業吸納能力,保持鄉村公益性崗位總體穩定;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鼓勵和支持因地制宜探索發展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幫扶產業和就業幫扶車間等建設上,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適當傾斜;推進消費幫扶,落實脫貧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和分享收益機制。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方面,落實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機制,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依托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大數據信息系統,加強工作統籌和信息共享,確保返貧致貧人口動態“清零”;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持續鞏固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易地搬遷安置區等地支持;強化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探索落實好分層分類幫扶制度。
持續提高養老保險待遇方面,適當提高全市職工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水平。
關鍵詞:
生態問題整治
針對公眾關注的生態問題整治,《實施方案》也給出了明晰的“路線圖”——
繼續發動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聚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等交辦問題、影響環境質量的短板弱項、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集中力量組織攻堅。
滾動實施大氣污染防治五大標志性戰役,構建城市核心區公共充電設施服務半徑小于1公里的充電網絡,按照省級要求開展國Ⅲ及以下柴油貨車淘汰工作;加強工業源、揚塵、秸稈、煙花爆竹、餐飲油煙等污染治理,強化重污染天氣聯防聯控。
強化“一江兩水一庫”系統保護和治理,抓好重點流域、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水環境綜合治理,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重點工作任務,確保年度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開展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持續推進“無廢城市”建設,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工作,提升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能力和環境風險防控水平,實現我市危險廢物填埋處置量穩中有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