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花椒嫁接的最佳時機,4月10日,臨潼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組織林業站技術骨干志愿服務隊,深入零口街道大寨村田間地頭,開展“興秦1號”無刺花椒嫁接技術培訓,手把手將實用的花椒嫁接技術傳授給椒農。
在花椒示范園內,技術人員針對花椒大、中、小樹嫁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椒農講解了接穗的采集、貯藏、嫁接原理及嫁接后期管理等技術要點,現場示范了劈接、帶木質芽接和皮下插接三種嫁接方法,逐一解答了椒農在花椒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無刺花椒的良種繁育和老園改造提供科學指導,為新品種的示范推廣奠定了基礎。
“通過手把手教授新品種花椒的嫁接技術,我們種植就更加科學了,也更有信心了。”授課現場,椒農們學習熱情高漲,紛紛表示要在自家椒園里多練手,將所學運用到實際生產中。
據了解,花椒是臨潼區林業優勢特色產業之一,全區種植面積約2萬余畝,主要分布在鐵爐、零口、小金、穆寨等街道,是當地群眾增收的重要來源,但傳統花椒刺多難采摘、人工采摘成本高是困擾椒農的主要難題。
為解決這一難題,臨潼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積極開展花椒新品種示范引進和推廣工作,今年成功引進新品種“興秦1號”無刺花椒。該品種適應性強、色澤鮮紅、麻香味濃,產量頗高,容易采摘,讓椒農們擺脫了“花椒刺中找錢”的窘境。
“通過這堂培訓,真正實現了將林業科技知識講堂搬到田間地頭、送到農戶眼前,既能幫助農戶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又有利于培養花椒技術骨干,促進花椒產業發展。”臨潼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好“階梯型”技術服務模式的作用,持續抓好特色經濟林產業新技術、新品種的示范引進和推廣,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打好經濟林產業“新、特、優”三張牌,帶動群眾致富增收。(記 者:蔣冬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