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財長到訪前4天,阿根廷無視美國威脅,突然宣布與中國續簽重要協議。這個南美關鍵國家的選擇,是否會引發拉美對華合作的多米諾效應?
在全球地緣政治的棋局中,南美洲一直被美國視為自家后院,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近年來,這個后院卻不斷響起來自東方的聲音,中國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在此植入自己的影響力。
【美財長貝森特計劃訪問阿根廷】
最近,阿根廷央行宣布與中國續簽5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將有效期延長至2026年中。這時間點選得十分巧妙,只差4天,就到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原定去阿根廷訪問的日子了,阿根廷這一手操作,直接把美國給整懵了。
要知道,阿根廷總統米萊素有“阿根廷特朗普”之稱,他曾毫不避諱地表達對美國的親近。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他意識到美國根本不會向阿根廷經濟伸出援手時,風向立刻發生了變化。
米萊開始公開稱中國為“重要的貿易伙伴”,并積極謀求與中國達成新的合作協議。這一策略轉變不僅僅是外交辭令的變化,更是基于現實經濟利益的深思熟慮。
【阿根廷總統米萊對華態度大轉彎】
盡管阿根廷方面在協議簽署前,通過“非官方渠道”向美國財政部通氣,卻遭到了美國的強烈反對。美國國務院拉美問題特使卡羅內,甚至公開挑撥中阿關系,抨擊阿根廷這一步是在“陷阱里跳舞”。
美國威脅如果阿根廷不終止協議,將否決IMF的200億美元貸款。這一針鋒相對的態勢,不僅暴露了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雙重標準,還在某種程度上凸顯了其在拉美地區影響力的滑坡。
阿根廷央行行長佩塞堅定表態,不會讓國家的經濟命脈被他國左右。他的立場得到了阿根廷政府內部和民間輿論的廣泛支持。阿根廷《號角報》評論道,美國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只會讓自己走向孤立,與全球為敵。對于米萊政府來說,選擇與中國攜手,是一種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明智之舉。
【中企在巴西投資并主導建設的馬蘭加圖光伏電站】
不僅僅是阿根廷,整個南美洲大陸似乎都在傾聽中國的聲音。巴西作為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其與中國的經貿合作近年來愈發緊密。從基礎設施到能源,再到農業,中國的投資幾乎覆蓋了巴西經濟的各個角落。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幫助巴西修建了多個交通項目,極大地改善了國內物流和經濟發展狀況。在能源領域,中巴兩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合作不斷,推動了綠色能源在巴西的發展。
而在農業方面,中國的龐大市場為巴西的農產品提供了巨大的銷售渠道。巴西的豆類、牛肉等農產品大量出口至中國,這不僅鞏固了兩國的經濟聯系,也成為巴西經濟的一大助力。
面對美國的施壓和干涉,巴西政府愈發堅定地選擇與中國攜手共進。這也讓美國在南美洲的昔日盟友,開始懷疑它能否繼續在這一地區扮演領導者角色。
【巴西總統盧拉稱“中國與巴西關系進入歷史最好時期”】
除巴西之外,智利也在中國的影響下作出了不同以往的選擇。智利是銅礦等礦產資源的主要出口國,中國是其最大的進口國之一。此外,智利從中國大量進口工業制成品和技術設備,兩國在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也日漸加深。
智利民眾普遍認為,與中國合作不僅能夠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還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對于美國制造分裂或干涉內政的企圖,則保持著清醒和獨立的認識。
近年來,中國在拉丁美洲地區的經濟影響力不斷上升,而美國的干預手段則顯得屢屢不靈。阿根廷的選擇只是表面現象,但其帶來的沖擊無疑撼動了美國在拉美的戰略布局。
更為深遠的是,阿根廷的這種做法可能成為其他拉美國家效仿的榜樣,從而對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構成新的挑戰。
【美國在南美洲影響力正逐漸流失】
拉美國家通過觀察阿根廷的例子,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在國際舞臺上,盲目追隨美國的腳步已不再是唯一選項。只有獨立自主地開展對外合作,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和發展。
因此,隨著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紛紛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美國在南美洲的“后院”已經不再穩固。
對于美國來說,如果繼續沿用過去的霸權手段干涉南美國家內政,遏制其他國家的成長,最終只會被南美國家所拒絕,其影響力也將進一步加速消退。
美國若想繼續維持其在南美的影響力,就必須適應新的國際格局,更加務實而非對抗性地調整自己的外交政策。
雖然美國試圖遏制的態勢仍存,但新一輪的全球化浪潮已不可逆轉。面對中國這一全球化進程的重要推手,新興市場國家找到了一條擁有更多選擇、更多機會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