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填報志愿,城市怎么選?》,提到了填報志愿選城市的原則,就是想在哪里就業,就選在哪里上大學。
那么該選哪個城市呢?
下面,我們就分類來講講。
第一類城市:北上廣深。
一線城市永遠是最不壞的選擇。
但凡你在這四個城市讀書,畢業后,不可能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甚至就算專業不對口,也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如果你多留意的話,會發現,很多稀奇古怪的工作,都是一線城市開始流行。
什么上門喂貓啊、幫遛狗啊、陪診服務啊、拍照搭子啊......很多你想都想不到的工作。
一線城市人口多、經濟發達,工作細分程度高,有錢人多,中產階級也多,不少新生的服務行業,就是為這群人服務的。
第二類,四個實力強勁的新一線城市。
浙江杭州、江蘇南京、四川成都、重慶。
這四個城市,人口和經濟不遜于北上廣深,而且這幾年爆紅的企業和話題,出現在這些城市的頻率更高。
比如杭州“六小龍”,光deep seek和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就從今年年初一直火到現在。
電影《哪吒2》創作總部,是在成都。
賽力斯旗下的問界汽車,已經是豪華車的銷量關鍵。
南京似乎遜色了點,但江蘇的GDP總量已經非常接近廣東了,要是今年再爆發一點,很可能江蘇就成老大了,作為江蘇省會的南京,實力是在的,就等一次熱搜了。
第三類:其他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天津、蘇州
省會城市:從南到北,海南海口、廣西南寧、云南昆明、貴州貴陽、湖南長沙、江西南昌、福建福州、四川成都、湖北武漢、安徽合肥、陜西西安、河南鄭州、山東濟南、山西太原、河北石家莊、遼寧沈陽、吉林長春、黑龍江哈爾濱。
計劃單列市:遼寧大連、山東青島、福建廈門、浙江寧波。
直轄市:天津。
最強地級市:蘇州。
省會城市是該省的區域中心,全省的資源都會集中省會。
上面提到的省份,都在執行強省會戰略,如果這些省份得到什么優惠政策,首先落地的,一定是省會。
在省會城市讀書、工作,不會差到哪里去。
計劃單列市在中國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它的地位很特殊,在這些城市的老土著,介紹自己是哪里人時,前面都不會帶省份。
比如南寧人可能會說,我是廣西南寧的。
但大連人,肯定不會說,我是遼寧大連的。同樣的,青島人不會說,我是山東青島的。
計劃單列市的政治和經濟體系都較為獨立于所在省份,經濟實力也不差于省會,在這些城市發展,也不會差。
再說說天津,為什么把天津列為第三類呢?
天津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
理論上是與北京、上海、重慶平起平坐的。
但這些年天津除了郭德綱,好像沒什么讓人眼前一亮的,不過畢竟是直轄市,政治地位和傳統的經濟實力擺在那里。
最后講講蘇州。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要是蘇州是江蘇的省會,那地位肯定與第二類的杭州持平。
蘇州論人口和經濟,都是無敵的存在。
但畢竟只是地級市,最強地級市,也是地級市,在中國,不講政治,只講經濟,那是不全面的。
所以蘇州很強,但也只能列入第三類。
第四類:你出生和成長的城市。
個人建議,上面提到的三類城市,如果你都不想去,或者說去不了,那就選你生于斯長于斯的城市。
如果你家背景強,那么你在本地發展就會如魚得水。
如果你家就是普通家庭,你留在本地,也是在陪伴家人,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我以百色為例,百色人民別罵我哈。
你的孩子為了讀個本科,去了百色學院,如果不是百色人,畢業了,極大概率也不會在百色就業,那四年下來,除了拿個文憑,什么資源也沒積累到,有什么意義呢?
還不如去深圳讀個職業技術類大專,讀個機器人專業,在深圳就業,工資就是萬元起步。
如今中國不缺大學生,也不缺文憑,家長們千萬不要為了拿個本科文憑而且讓孩子去外地的四五線城市讀書,真的沒有任何意義。
當然,有人會說,拿本科文憑可以考公啊。
如果你是吊死一棵樹去考公,那就沒問題,高中選科、大學選專業,都奔著考公的方向去,混個全日制本科文憑,一心一意考公上岸。
只要你的孩子愿意,完全沒問題的。
做到底,填報志愿選城市,跟孩子講清楚各方面利弊后,最終讓孩子做選擇,這也算是成年后的第一次重大自主選擇,就算選錯了,日后孩子也不會找理由去賴家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