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E線浙江(圖文/車志堅)4月13日,景寧畬族自治縣鳳凰愛心協會聯合紅星街道外舍社區、景寧縣羽毛球協會開展"童心繪春·風箏逐夢"與"心羽同翔·羽翼護航"雙主題公益活動,通過傳統文化教育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方式,為40余組親子家庭及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打造沉浸式成長課堂,展現社會組織服務民生新作為。
傳統文化潤童心 紙鳶載夢映初心
上午9時,外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變身傳統文化實踐基地。40組家庭在鳳凰愛心協會紅色志愿者的帶領下,通過"學經典—習禮儀—繪紙鳶"三維課程體系,開啟文化浸潤之旅?;顒犹貏e設置"親子誦讀"環節,志愿者代表、家長與孩子共吟詩詞,瑯瑯書聲傳遞著家風傳承的溫情。拜孔儀式上,身著傳統服飾的兒童向先賢行揖禮,在躬身行禮間感悟中華禮儀精髓。
在非遺傳承實踐環節,孩子們在家長和志愿者的指導下,將畬鄉彩帶紋樣與春日意象結合創作。8歲的留守兒童小敏在孩子們在純白風箏上揮灑創意,將畬鄉彩帶紋樣、春日意象與童真想象融于筆端,在風箏上繪制出"黨徽映青山"的圖案:"我想讓風箏帶著我的感謝飛得更高。"在社區草坪上,綠茵如織清綠一片,藍天白云春風和煦。志愿者與家庭結對,共同將孩子們繪制的30余只滿載夢想的風箏放飛藍天。
圖為活動現場,志愿者與孩子共吟詩詞。
圖為活動現場,志愿者與孩子共吟詩詞。
圖為活動現場,志愿者與孩子共吟詩詞。
圖為活動現場,志愿者輔導孩子們繪制風箏。
圖為活動現場,志愿者輔導孩子們繪制風箏。
圖為活動現場,家長和孩子一起手握畫筆繪制風箏。
圖為孩子們繪制完風箏后,在草坪集結,集體放飛自己繪制的風箏。
“童”心繪春,風箏逐夢。圖為社區草坪上,一名志愿者在和孩子一起放飛風箏。
揮拍羽動強體魄 精準關愛顯擔當
當日下午,畬鄉羽毛球館內,一場面向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特別關愛行動溫情上演。麗水羽林貿易有限公司踐行社會責任,向參加活動的孩子愛心贈送專業羽毛球拍30只、尼龍訓練球30桶,為運動護航注入"兩新"力量。經縣民政局、社區和鳳凰愛心協會組織招募,30名經嚴格篩選的兒童獲得"體育+心理"雙護航服務。
國家二級裁判、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夏偉偉帶領梅文凱、毛美景等3名專業羽毛球教練制定分級訓練計劃,通過"趣味熱身-技能教學"教學模式,讓零基礎兒童半小時掌握羽毛球基礎擊球技巧。
在熱身運動后,羽毛球基礎技能訓練現場,教練員毛美景從握拍到揮拍耐心向孩子們講解了羽毛球專業的基礎知識,手把手進行了全方位的教學指導,孩子們興致高漲,充分感受著羽毛球運動的魅力。"這個高遠球就像人生挑戰,只要找準擊球點就能漂亮回擊。"教練員梅文凱用運動哲學引導孩子們建立自信。
圖為活動現場,愛心企業向孩子們贈送球拍。
圖為活動現場,愛心企業工作人員在向孩子們贈送體育掛飾。
圖為活動現場,羽毛球協會工作人員向孩子們贈送愛心娃娃。
圖為活動現場,教練員毛美景在指導孩子握拍運球。
圖為活動現場,教練員毛美景在指導孩子握拍運球。
圖為活動現場,教練員梅文凱在指導孩子握拍運球。
圖為活動現場,兩名孩子在練習發球。
景寧縣羽毛球協會秘書長梅偉超表示:"協會將以'體育扶貧'新模式打開精準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窗口,通過建立'1名教練+2名志愿者'長期結對機制,確保孩子們有更多機會接受專業訓練。下一步將推動'羽毛球進校園'計劃,讓更多兒童享受運動快樂"。
黨群連心共筑夢 服務升級譜新篇
紅星街道外舍社區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紅色星期天'2.0版的重要實踐,通過'社會組織搭臺、多部門聯動'模式,實現特殊群體關愛精準化、文化服務品牌化。讓轄區留守、困境兒童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文化的魅力。下一步,將持續以“培訓班+公益課+暑托+特色活動”模式,常態化開設晚間培訓班、暑托服務,并通過每月開展特色活動打造品牌亮點,為社區兒童送上多樣的“文化大餐”。"。
鳳凰愛心協會會長葉麗榮介紹,年內將啟動"候鳥護航"三年行動計劃,聯合20家共建單位打造"文化傳承""陽光體育""心理療愈"三大公益矩陣,持續深化'黨建+公益'模式,年內計劃開展50場關愛活動,重點推進'微心愿認領''成長導師結對'等項目,讓黨的關懷像春風化雨般浸潤每個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孩子的心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