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游客走進景洪市曼景保村,和傣族“老庚”共度傣歷新年節。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圖
當夕陽把瀾滄江染成金黃色時,曼景保村的竹樓間飄起了裊裊炊煙。空氣中逐漸彌漫著香茅草和芭蕉葉的清香,這是傣味長街宴開啟的前奏。
4月的西雙版納,傣族人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傣歷新年節。4月12日至15日,景洪市嘎灑街道曼景保村開啟“去傣族老庚家過傣歷新年節”活動,邀請游客去傣寨里吃傣味、喝傣酒、蹦傣迪,沉浸式體驗傣歷新年的年味。
曼景保村被稱為“傣味第一寨”,是景洪市知名的傣寨美食村。據微信公眾號“西雙版納發布”介紹,近年來,曼景保村憑借交通和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農家樂,全村已經開辦23家特色農家樂和2家民宿,年均接待游客約20萬人次,年收入600萬余元。這里的傣味保留了傣族傳統制作技藝,品種豐富、味道鮮美,深受市民和游客喜愛。
而“老庚”,在傣語里意為“年齡相仿的朋友”。4月14日晚,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與傣家人相聚在曼景保村,在一聲聲“水、水、水水水、水”的祝酒詞中,共度新年節。
4月14日晚,曼景保村村民為游客表演孔雀舞。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圖
在曼景保村,你會被當地人的熱情和善意所包圍,也能收獲純粹的快樂與滿足。
長街宴項目負責人王一娜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只有走入村寨,才能真正體驗到傣家人的生活,才能真正感受到深厚的民族文化。”
步入曼景保村時,便會被濃濃的人間煙火氣所吸引。道路兩旁,由傣族村民制作的竹筒飯、烤肉等各種傣味小吃以及手工藝品依次擺開,集市里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晚上6時,“重頭戲”長街宴拉開了序幕。烤雞、青苔、菠蘿糯米飯……一道道傣味十足的菜肴被端上鋪滿芭蕉葉的餐桌上;孔雀舞、祝酒歌、章哈等節目輪番上演,傣家人讓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在視覺和味覺上享受雙重“年味”。
4月14日晚,游客在曼景保村吃到 傣族“老庚”過年所吃的美食。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圖
作為長街宴項目的負責人,河北人王一娜被當地人熱情淳樸的品質深深吸引。據她回憶,幾年前,她來到曼景保村過春節,在苦于打不到車回酒店時,當地村民開摩托把她送到了目的地。
出于一份感恩的心,以及對民族文化的熱愛,7年前,王一娜在西雙版納定居并投資,成為這里的一名新市民。
她告訴澎湃新聞:“傣家人熱情好客,游客到了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庚’,就像回了家一樣,大家圍坐在一起唱歌跳舞、吃飯喝酒。這份快樂和輕松,在如今很多快節奏的大城市中很難感受到,而這種濃郁的風情和體驗正是村寨里的傣家人帶給我們的。”
4月14日晚,游客和曼景保村村民一起繞圈跳舞,氣氛熱烈。 澎湃新聞記者 王玨瑋 圖
“我現在做得就是幫助村寨更加標準化地運營和管理,例如保證餐食的衛生干凈,對表演節目進行創新升級等,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讓更多游客走進村寨,感受民族文化。”王一娜說道。
“去傣族老庚家過傣歷新年節”活動期間,曼景保居民小組將舉行趕擺和民族歌舞表演、花車巡游、美食長街宴等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游客還可以參與體驗傣族織錦技藝、傣族慢輪制陶等活動,感受傣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夜幕降臨,現場的游客與傣族村民圍成一個不分彼此的圓,在美妙的歌聲中歡樂起舞。一旁熊熊燃燒的篝火,將人群的笑臉染成了蜜糖色。
來自成都的鄭女士感嘆:“我在這種氛圍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滿滿的生活氣息和風土人情。這不僅是一項活動,更像是一座橋梁,帶著我了解更多西雙版納的文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