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高三學子調整心態,科學應對接下來的備考挑戰,我校特別舉辦了以“減壓賦能,輕松前行”為主題的心理健康講座。本次講座是由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孫彩云老師主講,她從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壓力、分析常見的考前心理現象,以及如何緩解壓力等三個方面出發,給學生帶來超實用的減壓秘籍。
在講座開始之前,高中部李毅校長給同學們分析了心理狀態和情緒管理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狀態能讓學生保持專注、思維敏捷,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相反,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會分散注意力,導致記憶力下降,思維遲緩,學習效率低下。同時,良好的心理和情緒狀態,能讓考生在考場上保持鎮定,遇到難題也能夠冷靜思考,盡力作答,心理狀態不假的考生,在考場上容易怯場,原本會做的題目也容易出錯,嚴重影響考試成績。所以,同學們應積極調整心態,告別焦慮內耗,重拾信心與活力。
正確認識壓力,剖析壓力源
壓力是心理壓力源和心理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孫老師列舉了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壓力:父母有來自工作、家庭、經濟和子女的壓力;老師有來自自身專業、家長滿意度、學校考核和家庭的壓力;其余行業的人也有各自的壓力。而學生的壓力來自于老師和家長的殷切期盼,自身的要求和同伴的競爭。壓力,是一把雙刃劍,取決于你如何與之相處,如果能了解它,接納它,讀懂它,與它更好地相處甚至于搞定它,壓力便會化為動力,助推同學們實現夢想;反之,壓力只會帶給同學們無限焦慮,讓大家一蹶不振。
分析各類考前心理現象,直面高三重壓
學生的壓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考試分數。孫老師詳細地分析了常見的考前心理現象,如“舌尖現象”、“高原現象”、“克拉克現象”、“心理飽和現象”、“習得性無助現象”、“陰影纏繞現象”等,鞭辟入里,深入淺出,引起了學生們的強烈共鳴。同時孫老師還針對每種心理現象,提出了對應的解決對策。
巧用放松療法,為高三心理“減負”增能
改變認知,勇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孫老師通過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提出的理性情緒療法,給同學們剖析了我們產生各種不良情緒的深層原因。她說,我們之所以產生各種不良的情緒狀態,不是由于事情本身造成的,而是因為我們產生了不合理的想法。只要我們糾正不合理的想法,就能夠達到改善情緒的目的。比如,當我們考試成績退步了,我們要認識到自己在知識上的漏洞,積極查漏補缺,要樂觀從容,而不是自怨自艾,一蹶不振。人生階段的容錯率很高,不要因為一兩次成績的失利而否定自己,敢于重新出發的人才是強者!
尋找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焦慮的辦法。孫老師帶領同學們體驗和學習了幾種科學有效的放松療法,比如深呼吸療法、手部操減壓運動、動物操、音樂冥想等,講座現場氣氛熱烈。從同學們的動作、表情、言語等方面,可以展現出他們在互動中的熱情與投入,同時也達到了放松身心的目的。
尋找可以幫助我們克服焦慮的辦法。孫老師帶領同學們體驗和學習了幾種科學有效的放松療法,比如深呼吸療法、手部操減壓運動、動物操、音樂冥想等,講座現場氣氛熱烈。從同學們的動作、表情、言語等方面,可以展現出他們在互動中的熱情與投入,同時也達到了放松身心的目的。
愿各位同學們:
不因一次考試否定自己
不因一時焦慮停下腳步
在剩下的日子里,穩扎穩打,靜待花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