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AI領域部分從業者很早之前就沒有掩飾想要用自家AI工具取代部分崗位的野心,早在去年年中,OpenAI的前CTO就在采訪中表示:“一些創意性工作可能會消失,但它們或許本就不該存在?!?/p>
但過去幾年AI的飛速發展過程中,大眾對于AI的印象大多是一個偶爾會出錯的高效工具,包括OpenAI、百度、微軟、阿里、騰訊等AI公司,往往也會將AI塑造成手工紡織時代的珍妮機,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工作的優秀輔助。
可隨著AI能力持續升級,全球經濟卻又反復無常,全球不少企業似乎頗為迫切地試圖將“AI降本增效”當作了在動蕩時代的救命稻草,自2022年起一直在社交媒體被渲染的AI取代人類工作的狀況,正在2025年正變得無比真實。
就比如前不久SEA旗下Shopify的CEO就在一份公告中強調公司將全面擁抱AI、所有員工都必須積極使用AI、員工的業績考核也將加入AI的使用情況這一標準,甚至各部門未來都需要證明特定工作無法被AI完成,才可以招聘新人。
而根據GameLook的觀察,海外Reddit等論壇上不少游戲、創意產業從業者的分享和吐槽,GameLook發現,當前下至普通員工,上至所謂的“社會精英”,強制、高度使用且高度依賴AI已經成為許多公司的一種常態。
就比如游戲行業,此前GDC的調查就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開發者(52%)所在公司已采用生成式AI技術,其中三分之一(36%)的個人開發者也在使用此類工具。而在企業內部,生產與團隊領導崗位(41%)都在使用AI。
當然GameLook不否認AI確實在效率方面優勢明顯,但似乎越來越多人也意識到,類似短視頻剝奪了很多人吸收長內容的能力,對于AI的依賴也讓很多人失去了獨立工作的能力。
在外媒Aftermath的最新報道中,一位化名Brad的3A游戲大廠資深美術師就激情開麥吐槽:“我當前項目的藝術總監本人曾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電子游戲美術師,但如今卻連寫封該死的郵件都離不開Chat GPT。”
回想2022年,GameLook依舊記得,當時大家普遍都認為AI最先沖擊的將是底層創意工作崗位。
但如今各家AI寫算法的嚴謹程度遠比它們寫文章要強得多、位于企業金字塔頂層的一批制定規則人也成了AI最忠實的信徒,將自己變成了AI的事實核查員和企業輔助管理員。
這當真是一個瘋癲的、倒反天罡的時代。
圖片來源:豆包AI
沒有駕照的人在高速上疾馳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目前AI在部分工作上確實很強。就以GameLook為例,我們經常會關注一些海外市場的關鍵行業報告,又或者在年底往往會對過去一年國內版號發布情況進行統計和總結。
這些工作往往會涉及大量的數據處理、分析、總結、提煉、翻譯等工作,這個過程中AI就是很好的輔助。
比如每年韓國會定期發布的游戲市場年報,八百頁多的韓語報告,AI就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定位關鍵信息,AI翻譯的結果往往也比普通谷歌的機翻更加準確、本地化,對于稿件產量不低的GameLook而言,這其實可以節省不少工作。
但問題是,當前很多公司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并非按需使用AI,而是將公司的未來發展都押注在了一個新興工具上。
在Aftermath的報道中,前文的Brad就透露,目前其每日的工作就是老板不停地用AI生成概念圖,然后其中合格的圖片,自己及整個美術團隊需要逆向推演,如何在游戲中設計并實現老板的AI的想法。
“我真不明白,他連自己想要什么都無法在腦海中構想出來,除非利用AI看到些成品,這樣的人怎么能當上藝術總監?!盉rad吐槽道。
當然這還不是最極端的情況,另一位化名Mitch的程序員回憶了他上一份在科技初創公司的工作。
“在一次與CEO的會議中,他告訴我注意到我并未使用公司提供的Chat GPT賬戶。我當時并未意識到公司會對此進行追蹤。”Mitch說道,“總之,他告訴我需要開始使用Chat GPT來加快開發進程。此外,他甚至指導我完成了Claude——另一款AI工具的賬戶注冊等流程,說我應該使用它來批量創建應用程序的新功能?!?/p>
可由于AI生成的代碼質量某些程度不如人工編寫的代碼——盡管差距并不懸殊——而且由于大部分代碼并非由負責監管的人員編寫,導致工作配合困難,在Mitch離開該公司后數月,該初創公司倒閉。
如果說Shopify決定將AI的使用情況納入員工的考核,還可以理解為一家成熟企業無所不用其極追求效率、削減員工開支,試圖降本增效,上述初創公司的例子,其實讓GameLook想到了最近風頭和爭議都頗為熱烈的智能駕駛。
智能駕駛和ChatGPT等AI的基礎其實都是幫助人類更好地完成某件事。唯一不同的是智能駕駛至少需要駕駛員取得基礎的駕駛能力和證明,但AI完全不需要,甚至其目前日新月異的能力還會讓下至小白上至精英產生“幻覺”。
簡而言之,AI就像是帶著一個沒有駕照的人在高速以上百碼的速度疾馳的智能駕駛,理想狀態下,不出問題的時候確實有用,但一失靈,或者司機需要接管駕駛了,老司機(大公司)或許還能及時反應,但小白面臨的后果恐怕就不堪設想。
降本增效,真的降了本?增效還是增“笑”
而以上的討論,包括部分開發者的現實發言,甚至都是預設AI確實能夠加快內容產出、建設效率的前提,但事實真的那么美好嗎?
首先還是GameLook自己的經歷,已知關注GameLook的讀者應該清楚,我們之前也嘗試過使用AI編寫一兩次簡單的消息類報道,就是那種遵循5W+1H(誰(Who)、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為何(Why)、過程如何(How))原則基本不會出錯的內容。
這是行業最先進AI之一Claude 3.7生成的內容
但從2022年到現在,GameLook的體驗其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即如果你想要AI寫一篇1000字的報道,你往往前后就需要輸入1000字甚至以上的提示詞,讓AI完成內容的撰寫,并且后續可能還需要花費不短的時間進行逐字逐句的事實核查,所花費的時間其實并不比一個熟練的記者寫同樣體量文章的時間短太多。
唯一的“快”的體驗其實只在最后AI幾秒鐘內一口氣輸出文章內容的時候,觀感還是相當驚人的。
而根據GameLook的觀察,類似看似“快”,但AI不一定降本也不一定增效的情況,我們的體驗不是個例。
資深游戲設計師Ricky就表示在上一個項目中經常被要求使用人工智能,初衷是為了節省基礎任務的時間。他表示自己經常被鼓勵使用ChatGPT來完成諸如“生成現有游戲及其系統的概要,以便我們將其作為參考和討論點”的工作,但結果就是“這些AI生成的概要經常出錯,而我花在修正它們上的時間比用傳統方法完成還要多?!?/p>
“AI無法像人類那樣在潛意識里整合項目其他維度、影響因素、參考素材或個人經驗,因為它根本沒有思維,我也曾試圖通過調整提示詞或繼續與AI對話來修正這些問題,那無異于浪費我的時間和專業能力,畢竟我的專業素養恰恰是我受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我成為提示詞工程師的潛力。”Ricky吐槽道。
Reddit上不少網友對此也深有同感:“我的公司正在全面推行人工智能應用,但完全是自愿的。公司多次培訓中他們告訴我們這玩意兒不可靠要小心,我就想:那為啥我們還要用它。”
“最近我看了這個演示,是關于Unity中的LLM工作流程的。臺上的家伙說了類似這樣的話——‘我們拿這片草,讓AI在小范圍內復制它’。他寫了個簡短的提示詞要求LLM執行,結果一半的草生成在了地圖下面,或者彼此重疊。那家伙眼都不眨就接著說——‘如你所見,AI分辨不出地圖表面在哪兒,但別擔心,我準備了另一個提示詞給你們展示正確效果’。然后他真的掏出了一整段精心編寫的提示語,毫不意外,結果依然令人失望——LLM生成了一堆丑陋乏味的樹木和巖石團塊,你得手動拆分拖拽才能勉強看得過去。當我得花半小時構思提示詞,再花半小時修正結果時,工作流程的改進到底體現在哪兒?”
當然可能不是所有讀者都能感同身受包括我們GameLook的經歷,以及Reddit上一些游戲行業從業者的吐槽。
對此GameLook只能說找一個你個人的與工作無關,且自己了解頗深愛好,然后讓AI去幫助你解決一些現實或虛構的有關該喜好的難題,或者詢問一些非常識,更多是同好之間口口相傳的經驗,你就會迅速意識到目前AI的局限性和能力范圍。
更重要的是這可以有效幫助自己,對當前媒體各界打造的“AI全知全能”的氣氛迅速祛魅.
“我總是建議人們讓ChatGPT做一些你熟悉且中等復雜的事情,然后看看它會犯多少錯誤。然后想象一下,它在回答你無法察覺的問題時所犯的錯誤?!?/p>
AI有多強大,關鍵在用AI的人
當然,讀完文章的讀者可能會以為筆者是什么反技術的老頑固。其實恰恰相反,GameLook相當肯定AI的能力,就比如日常中一些常識性的問題,比如“飛機為什么能飛起來”,AI可以相當專業地解釋其背后的原理,也可以將專業回答轉換成幼兒園孩子都能理解的方式。
試想一下,對于一個孩子處于十萬個為什么時期的家長而言,AI會是多么有用的家教。
甚至在工作中,對于同一個事件,GameLook往往需要選擇一個創新同時我們讀者也感興趣的視角進行報道,但很多時候類似的視角其實找起來有一定難度,此時AI由于其能收集相關事件前前后后所有的新聞報道和相關內容,往往就能夠帶來新奇的想法和觀點。
但是GameLook對于AI一直堅持的是,AI有多強大,除了技術本身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使用AI的人,他的想法和創意、經驗,才是驅動AI除了算力之外,最核心的動力。
對于AI的降本增效,至少在游戲行業,GameLook觀察到,當下似乎有一種趨勢,那就是將“游戲研發”視作一個問題,而將AI作為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甚至是唯一答案。
但問題是“游戲研發”其實是一個過程,醉心開發、推進項目進度是這個過程的常態,同時團隊集合起來消耗時間和成本迭代創意、解決問題也應該被視作正常情況。
現在很多時候會存在這樣的聲音,“想想你可以省下多少時間,直接投入真正的游戲制作中去!”,但頭腦風暴、創意瓶頸、反復迭代、舍棄辛辛苦苦開發的部分內容本身都是游戲制作的一部分。
GameLook想說的是,至少在當下,人還是解決問題的關鍵,AI只是加速問題解決的工具。反倒是對比強制員工使用AI乃至冒進用AI替代人的規則制定者,或許AI還更像人一點。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