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第一軍區武裝力量發展史》記載:
1979年的北部邊境戰爭爆發之后,在諒山省前線,中國軍隊出動了第43軍、第50軍、第54軍和第55軍的8個步兵師,以及第55軍坦克團、廣州軍區獨立坦克團的196輛坦克裝甲車(第43軍坦克團的80輛坦克在高平方向作戰)。中國軍隊的主要進攻方向是同登鎮至諒山市一線,同時以部分兵力進攻祿平縣、長定縣、亭立縣,以吸引和牽制越南軍隊的兵力。
在長定縣,中國軍隊第43軍第129師進攻丘梅、隴舍、帕墩、班桑、帕馬等地,諒山省軍事指揮部第199團、特工第27營、長定縣獨立營、帕馬公安屯、平宜公安屯,以及智方、隊艮、國慶的民兵進行了一個星期的頑強戰斗。然而,中國軍隊于2月24日從石安縣(高平?。┏鰟右粋€團的兵力,沿4號公路對第199團的后方突然發起攻擊。由于缺少這一方向的作戰預案,第199團的防御態勢很快瓦解,2月25日,中國軍隊占領了長定縣城七溪鎮。
在祿平縣,中國軍隊第43軍第127師和第128師在坦克支援下發起進攻,諒山省軍事指揮部第123團、祿平縣獨立營、支馬公安屯和私覓、燕塊的民兵一起,在班蘭、班聽、支馬地區的557高地、540高地、468高地、私覓地區的402高地、412高地、481高地組織防御,并一度實施反擊,迫使中國軍隊后撤到公母山南側。然而,面對中國軍隊壓倒性的兵力火力優勢,第123團不得不于2月22日放棄陣地,退入公母山進行游擊作戰。至2月28日,中國軍隊完全控制了祿平縣。
在亭立縣,由第338師、亭立縣獨立營、北車公安屯、峙浪公安屯擔任防御作戰任務,中國軍隊沒有在2月17日進行大規模進攻,而是出動部分民兵和地方部隊占領了邊境地區的一些高地。在這種情況下,第一軍區決定將第338師的大部分兵力轉移到支馬、私覓、祿平地區組織防御。
為了減輕同登方向第3師的壓力,第338師指揮第460團于2月22日至2月26日在坂質方向主動發起進攻,突入中國境內10公里,消滅了1個營的兵力,并摧毀了營房設施和后勤設施。除此之外,該師還派遣特工部隊深入中國軍隊后方20公里,炸毀了2座橋梁,并用一支精銳分隊襲擊了廣西寧明機場。
在主要方向,中國軍隊第55軍第163師和第165師兵分多路,于2月17日向同登和新清(文朗縣)的第12團以及地方部隊發起進攻。在高祿方向,中國軍隊第55軍第164師向高祿縣獨立營發起攻擊,占領坂然、祿娟作為下一步進攻的跳板。在文朗方向,第12團的部分兵力和文朗縣獨立營、新清公安屯、那行公安屯協同作戰,在翠雄和新清(那內、班頭)地區阻止了中國軍隊的攻勢,迫使他們于2月18日停止了進攻。
在同登地區,中國軍隊憑借火力優勢和突然襲擊,于2月17日上午占領了越南軍隊的大部分防御陣地,切斷了1號A公路和1號B公路。但是,從2月17日到2月20日,同登鎮(距離諒山市14公里)和探壟岔路口(距離諒山市7公里)附近的戰火仍在繼續燃燒,激烈的戰斗在友誼關口岸、402高地、探某、法國炮臺、339高地、火車站、盆景山、昆朗等地爆發。
盡管遭受了重大損失,但是第3師、地方部隊第11營、諒山省武裝公安第12團、機動第1營、第5連、友誼關公安屯與當地民兵自衛隊一起,頑強地堅守陣地,同時組織進攻奪回失去的陣地,給中國軍隊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受阻幾天之后,中國軍隊于2月22日增強了兵力,向同登和新清地區發起了新一輪的攻勢。憑借著火力方面的絕對優勢,中國軍隊經過一系列連續戰斗,于2月23日占領了同登和新清地區。越南武裝力量撤退到后方,組成新的防線。
2月24日,第一軍區決定成立諒山前線,高級軍事學院副院長黃丹少將調任第一軍區副司令員兼諒山前線司令員。與此同時,后方的兩個主力步兵師(第327師、第337師)以及多個步兵營、兵種營和民兵自衛營奉命支援前線,增強防御力量。
在對諒山市的機關和群眾進行疏散之后,諒山前線的防御隊形進行了如下調整:第3師和北太省第197團負責保衛同登以南的1號A公路和1號B公路,以及從高祿縣到諒山市的公路;第327師、坦克第407團和諒山省軍事指揮部所屬部隊負責保衛諒山市北部和東部;防空第272團分散配置于諒山市北部和南部,第337師部署于在慶溪橋以南。
2月24日至2月26日,中國軍隊投入戰役預備隊,準備發起新的攻勢占領諒山市。第55軍第163師從同登出發,沿1號A公路向東南方向推進;第55軍第165師向同登以南進攻,并以部分兵力進攻1號B公路以東慶溪大橋地區;第55軍第164師從高祿縣沿公路經坂然、青螺向諒山市攻擊;第54軍第161師從新清出發兵分兩路,一部兵力沿4號公路進攻那岑(文朗縣城),一部兵力沿1號B公路進攻慶溪大橋以西地區。
2月27日,中國軍隊的大規模進攻開始。在2月27日、2月28日和3月1日這3天時間里,激烈的防御戰斗、襲擊戰斗和反擊戰斗在通往諒山市的各條道路上進行,激戰的地區包括三清、二清、黃同、奇勒……之前的2月25日下午,增援諒山前線的第337師也投入了戰斗,在1號B公路慶溪大橋地區與中國軍隊的迂回部隊交火,雙方在500高地、607高地、649高地、449高地、473高地等地區進行了反復爭奪。
盡管越南武裝力量進行了英勇的戰斗,但是戰至2月28日,中國軍隊已經控制了奇窮河北岸的諸多要點,割裂了我們的防御體系,將第3師第12團和北太省第197團包圍在慶溪大橋以北的1號B公路沿線。
中國軍隊第55軍第163師、第164師自3月1日起,從北面和東面同時向諒山市發起攻擊。第43軍127師在攻占祿平之后,從派出部分兵力向4號公路以南的梅陂地區進攻。與此同時,在祿平和亭立方向,中國軍隊第43軍第128師和第50軍第148師持續發動攻勢,對第338師陣地施加壓力,以阻止第338師向西增援諒山方向。
3月2日,由黃丹少將任軍長、費兆涵大校任政委的第一軍區第5軍成立,統一指揮4個步兵師(第3師、第327師、第337師、第338師)和第一軍區其他兵種團,為保衛諒山市而戰斗。同一天,中國軍隊占領了奇呂、三清、二清和諒山市北市區,我們的部隊被迫撤退到奇窮河以南。第5軍司令部決定將第3師主力轉為預備隊,留下第12團繼續堅守1號B公路沿線,在中國軍隊的后方戰斗,協同第337師堅決守住這條交通線,阻止中國軍隊越過慶溪大橋向諒山市和文關縣發展進攻。
3月4日上午,中國軍隊投入預備隊第50軍第148師加強攻勢。到該日下午,中國軍隊占領了奇窮河以南地區、梅陂機場和諒山市其余街區,并于3月5日上午控制了諒山市以南的幾個重要高地。當天晚上,第5軍司令部批準并著手實施戰役反攻計劃。與此同時,第1軍的增援部隊也完成了在諒山市以南芝陵鄉、同某鄉、友堅鄉一線的戰斗部署。裝備36門BM21火箭炮(40管122毫米自行火箭炮)的炮兵第204團已經占領陣地做好了射擊準備。
3月5日,正當前線各部隊加緊進行反攻準備時,中國方面宣布從越南撤軍,第二天,中國軍隊撤退到奇窮河以北,越南國防部決定停止反攻行動。在主要方向上,中國軍隊于3月9日從諒山市和高祿縣撤退,并于3月15日從同登、新清撤退。在祿平和亭立方向,第338師繼續向前推進,迫使中國軍隊于3月13日撤出該地區。
根據國防部統計,諒山前線的戰斗消滅和重創了3個團、4個營,造成中國軍隊19000人的傷亡,摧毀了76輛坦克裝甲車和52輛軍用卡車。參戰部隊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第3師傷亡近1500名干部戰士;第337師陣亡650名干部戰士,第338師陣亡260名干部戰士,第197團傷亡168名干部戰士……20名個人和14個單位被授予人民武裝部隊英雄稱號,第5軍被授予“芝陵兵團”稱號,第337師被授予慶溪師”稱號。
點評:針對越軍宣稱的戰績,筆者查閱了解放軍參戰部隊第55軍、第43軍、第50軍第148師、第54軍第161師的作戰總結。就坦克裝甲車輛損失而言,參戰的第55軍坦克團共戰傷39輛,報廢9輛,總計損失48輛,越軍夸大了近六成;就人員傷亡而言,總計為9000人左右,越軍注水了一倍有余。
而越軍聲稱第3師傷亡1500人這個數據經不起推敲。該部是越南國防部為了增強北部邊境地區作戰實力,而特地從南方調來的主力步兵師,承擔著同登、諒山這一主要戰略戰役方向的作戰任務。僅僅發生了15%的傷亡率,就丟失了北方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諒山市,這是無法自圓其說的。喪師失地的第3師,在其戰史中對傷亡情況閃爍其詞,沒有記載具體數據,而是用了含糊其辭的話語一筆帶過:“經過17個晝夜的戰斗,數以千計的官兵奮戰到最后一發子彈,英勇犧牲”。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