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由“紅藍黑”引發的風暴正在河北三河持續發酵!當地強制要求商戶招牌禁用這三種顏色,導致蜜雪冰城等品牌被迫“紅改綠”,甚至醫院紅十字標識也被刷成綠色拆除。更荒誕的是,政策執行竟靠“口頭通知”,連正式文件都未出臺。面對輿論炮轟,三河市至今保持沉默,僅通過工作人員放風“紀委已介入調查”,被批“用拖字訣應對民意”。
中國廣告協會直接定性此舉為“形式主義典型”,人民日報、新華網接連發聲,直指“城市治理不能只要面子不要里子”。而三河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一段流出視頻更引爆爭議——該官員聲稱“藍色太俗”,要求商戶改用“暗色調”以配合所謂“學院風”城市規劃。網友嘲諷:“原來城市審美由個人好惡決定?”
據調查,已有1820塊招牌被強制整改,商戶承擔全部費用。有店家剛花萬元裝新招牌就被拆,更有蜜雪冰城因反復改色陷入“紅綠循環”。夜晚的街道因缺失招牌變成“黑燈瞎火迷宮”,顧客抱怨“轉三圈找不著店”。而城管回應竟稱:“不怕麻煩可以改回去”——被指甩鍋商戶。
盡管廊坊市紀委和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已介入,但官方信息僅停留在“工作人員透露”層面。筆者認為:“沉默只會助長猜測!哪怕先發個初步通報呢?” 輿論擔憂,若繼續“冷處理”,錯誤政策恐被默認延續,最終演變成“罰酒三杯”式整改。
一邊是《三河市優化營商環境措施》中“包容審慎執法”的承諾,一邊是“顏色禁令”的粗暴執法,政策打架背后,究竟是誰在主導這場鬧劇?當商戶們看著堆在店門口的綠色招牌殘骸,那句“萬一又能用上了呢”的苦笑,已然戳破某些地方治理的荒誕底色。
紀委調查結果何時公布?被拆招牌的損失誰來賠償?更重要的是,這種“領導一拍腦袋,商戶倒貼買單”的治理模式,會不會在其他城市復制?三河的沉默,正在等待一個震耳欲聾的回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