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原標題:從“不會談不敢談”向互利務實對話轉變,上海工會推動集體協商實現各方共贏——(引題)
讓協商談出好“薪”情、凝聚力(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裴龍翔
“3月初,公司工會向行政方發出了集體協商要約書,并通過問卷、郵箱、微信等方式收集提案43條,通過梳理,把職工最關心的3個方面作為今年協商的議題。”近日,在日立電梯(上海)有限公司新一年度的集體協商會議上,公司工會主席夏建軍一開場就直奔主題。
會議室里座無虛席,旁聽席上還多了不少專業人士——上海市各區總工會、有關局(產業)工會協調勞動關系職能部門負責人,企業負責人,工會主席代表,公益律師,勞動關系工作指導員代表等。大家希望通過觀摩學習,找到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的“金鑰匙”。
近年來,上海工會不斷推進集體協商走深走實,實現從協商各方“不會談不敢談”向互利務實對話轉變,為職工談出好“薪”情,為企業談出凝聚力,實現各方共贏。
在觀摩交流中探尋“協商之道”
“按照公司往年工資增長幅度,結合今年經濟情況,我們希望職工工資漲幅繼續保持在5%左右。”集體協商一開始,職工方代表、日立電梯公司電氣車間科長王翔雅就拋出職工最關心的薪資議題。
此次協商建立在企業真實經營狀況之上。行政方為此不僅派出首席代表,還請來公司各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對于王翔雅提出的問題,財務科長鄒顯宇回復道:“按5%的增長幅度計算,預計年增加成本近400萬元,在去年產能下降的情況下,公司壓力很大。”
“基于目前生產經營形勢,是否可以考慮至少確保漲幅為2%呢?”面對另一位職工方代表的追問,行政方首席代表回復:“去年電梯行業整體需求有所下降,但可以保證今年職工薪資不減,同時公司也會積極向總部爭取漲薪。”職工方代表表示同意。
復盤這段協商時,上海市總工會法律顧問團成員邱婕表示:“企業和職工雙方都拿出了詳實的數據,這樣彼此就會多一分理解,更容易形成共識。”
面對面的觀摩讓眾人印象深刻。近年來,上海工會通過現場觀摩和工作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宣傳動員各類企業、行業深入開展集體協商。各級協調勞動關系三方紛紛舉辦集體協商指導員培訓班,其中各級工會累計培訓近3000人次。
不只談薪,還談公積金、算法
在日立電梯公司開展的集體協商中,職工方代表不僅提出“漲薪”的訴求,還對車間產能總量控制、配置機動人員緩解崗位壓力等提出建議。行政方代表對此給予積極回應。
“法律規定了協商的程序和代表的產生,但對于協商內容沒有明確規定,上海工會通過努力,不斷拓展協商內容,讓協商更具實效。” 邱婕表示。
隨著協商內容的不斷拓展,近年來,上海市容綠化、道路養護等公共服務行業持續規范開展集體協商,協商成果含金量不斷提高,職工互助保障、外來務工人員住房公積金等待遇落實率超過82%,從業人員收入增幅高于本市均值。
“今年,我們將重點推動平臺企業聚焦涉及勞動者權益的制度規則和平臺算法開展協商協調,推動平臺算法向善改進。鼓勵平臺企業分支機構、合作用工企業與省、市級工會組織開展二次協商,合理確定薪酬福利、工作時間、勞動保護等涉及勞動者權益的具體事項。” 上海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推動集體協商“點上做精,面上做大”
“積極參與集體協商,攜手企業‘共商共建構和諧,共創共享促發展’。”2025年度上海工會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推進會上,極兔速遞工會副主席黃加偉發出倡議。
極兔速遞是集體協商受益企業之一。近年來,上海工會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機制建設,推動餓了么、“三通一達”、極兔、德邦、叮咚、盒馬(中國)、途虎等10家在滬頭部平臺企業建立全網協商協調機制,推動美團(上海)等平臺建立地區總部民主協商制度,在浦東、寶山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集聚區域先行先試建立行業協商協調機制。不久前,上海工會又推動滴滴平臺建立網約車司機協商懇談機制,并通過了網約車司機權益保障協議。
上海工會推動下,集體協商正在“點上做精,面上做大”兩個維度不斷拓展。上海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集中要約行動”期間,全市簽訂集體合同1.37萬份,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簽訂1.29萬份,覆蓋企業8.1萬家,動態建制率97.03%,覆蓋職工約277萬人。與此同時,上海推廣靜安區芷江西路街道、閔行區古美西路商圈、光華路文創產業園等區域性協商經驗,推動區域、行業及企業集體協商實現“二次覆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