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段時間,如火如荼的對等關稅舉措,讓整個世界都在為之所擔心,那就是各種不確定性在未來或許會持續上演,對于中概股的問題,人們向來都很關注,無論是之前的幾年,還是如今的川大時代,中概股被摘牌的風險始終是人們熱議的話題,這兩天市場又開始探討了,近日香港的財政司司長表示,如果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須讓香港成為他們首選的上市地。
在我看來,即便是沒有這樣的表態,如果有一天中概股在美股那邊被摘牌的話,唯一的選擇恐怕就是回流,畢竟港股具有全球化的市場屬性,中概股回流也是一種必然的選擇,這對港股市場當然是利好了,以至于最近兩天的香港交易所出現大漲。
坦率的說,我倒是真不希望中概股回流,原因很簡單,中國概念在美股上市流動性方面是有優勢的,還可以獲得更好的估值,簡單的說,美股的流動性在全球是最好的,對中概股的融資以及市值增長會更為有利。
若中概股回流,港股市場應該做好什么準備?
然而,如今事態的變化越來越復雜,中概股實際上從過去幾年到目前,始終有著被動回流的風險,從我自身的判斷角度而言,在事態沒有惡化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中概股在美股的上市是沒有太大風險,如果有一天,中概股真要回流,那么就要對可能面臨的風險做好評估了。
今天的話題是假設性的,如果中概股真的要回流了,港股市場最應該加強的是流動性,實際上A股的彈性雖然不及港股市場,可是在流動性方面,是遠遠好于港股的,對港股市場來說,當前最需要提前準備好的,就是如何盡最大可能提高自身的流動性,能夠讓中概股回歸之后,感受到與美股同樣的流動性環境。
這就看港股市場自身的制度建設了,如何能夠形成一個容納全球資金的金融市場,這種生態不僅僅對當下的中概股可能回歸創造有利的條件,還能重新恢復港股的全球化市場地位,到時候效果明顯的話,我相信會有更多的資金愿意來說港股投資,這實際上也是中國資產的一種國際化投資方式。
那么,如何提高港股的流動性呢?我想那就是最大程度的吸引更多的全球資金到港股市場投資,從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立屬性上多做文章,便捷全球資金流動,這種時候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以及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在這方面應該多多的宣傳,讓全球對港股的知名上市公司耳熟能詳,就跟美股的科技七姐妹一樣,凸顯部分上市公司的資源屬性,這樣吸引力就大大增強了。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我感覺港股市場未來將會是我們全球化投資應該值得重視的市場,無論是投資的彈性或者說收益的體現方面,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未來只有全球化投資,我們或許才會獲得更為持久穩定的投資收益。
免責聲明: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或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請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