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作為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兩大強國,中美關系本質上構成了當前全球層面最為關鍵的雙邊關系架構,其發展走向直接關涉人類社會的整體安全與秩序穩定。
自2010年起,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穩步增強,在軍事領域,中國海空作戰實力顯著提升,對臺海與南海地區的影響力持續擴大;在經濟領域,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亦不斷攀升。這一系列發展態勢引發了美國部分鷹派勢力的深切憂慮。
為此,美國在軍事與政治層面持續推進“重返亞太”戰略,而在經濟領域則呈現出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傾向。這一系列舉措,正是美國近期頻繁揮舞關稅大棒、與中國展開貿易較量的深層動因。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至145%后,中國迅速作出對等反制回應,這一舉措隨即在美國國內引發了反華輿論的進一步抬頭。部分美國右翼及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在網絡上不斷渲染中美之間的競爭與博弈態勢,揚言“要與中國抗爭到底”,更有甚者,一些人公然宣稱應做好與中國“開戰”的準備。
原本在臺灣地區流傳的所謂“攻擊三峽大壩,以瓦解大陸抵抗力”的荒謬觀點,自4月以來竟在美國右翼勢力中備受追捧,仿佛他們發現了能夠擊敗中國的“絕密武器”。
如今,在美國的社交媒體平臺上,竟真的出現了這樣一些令人震驚的設想:部分人提出“動用B21轟炸機或者發射彈道導彈去摧毀三峽大壩”。他們妄圖通過這種極端手段,讓中國長江流域陷入災難,進而削弱中國應對美國的能力。更有一些美國右翼分子妄加揣測,聲稱此舉將致使中國損失3.5億至4億人口,同時讓中國經濟遭受重創。
美國人關注的問題來了:倘若美國真的派出B21轟炸機,或是發射彈道導彈對三峽大壩發動攻擊,他們的陰謀能夠得逞嗎?
首先,三峽大壩對于我國而言,具有著無可替代的戰略意義。
它不僅在宏觀層面深刻影響著我國經濟發展的軌跡與建設推進的節奏,更為嚴峻的是,一旦這座關鍵性水利設施遭受破壞性襲擊,其后果將不堪設想,一場災難性事件將不可避免地爆發,屆時,壩體所攔截的395億立方米水量,將化身最有摧毀力的武器,不受控制奔涌而下,一瀉千里。在下游的湖南、浙江、安徽包括上海等城市都會被這洪水猛獸侵襲,至少一億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
必須明確的是,對于此類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工程,僅憑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毫無依據的空談,絕不可能構成實質性威脅。做出這一判斷的依據主要有以下三點:
其一,三峽大壩的堅固程度遠超想象,堪稱固若金湯。若要對其造成有效物理破壞,除非遭遇十級以上強烈地震引發的劇烈震動,否則難以構成實質性威脅。據了解,三峽大壩的堅固程度,至少需要10級以上地震能量才能對其造成損壞。也就是至少65顆核彈的威力才能使之動搖。
其二,為有效防范假想中的潛在威脅,我國軍工部門已累計開展數百次模擬打擊三峽大壩的測試演練。同時,我國軍事部門還專門構建了一套完備的軍事防御體系。鑒于三峽大壩選址于我國中部地區湖北省宜昌市,且在我國海陸空三軍全天候、高戒備的嚴密守護下,任何敵對勢力均難以接近三峽大壩所在區域。
其三,我國具備一套嚴密高效的防空體系。任何進入其防御范圍的不明飛行物,都將被迅速攔截擊落,絕無逃脫可能。解放軍在三峽區域及周邊部署的防空體系極為嚴密,若要實施對三峽大壩的攻擊行動,美軍飛行器將面臨突破中國嚴密防空網絡的巨大挑戰,這絕非易事。
防空作戰的核心流程主要包括兩個關鍵環節:一是目標探測,即發現飛行器;二是目標攔截,即摧毀飛行器。前者依托由陸基雷達、海基雷達以及預警機構成的陸、海、空立體化預警網絡;后者則通過陸基防空導彈系統、戰斗機編隊、陸基高射炮以及海基防空導彈等多種手段實施攔截。
三峽大壩是中國的寶貝,誰要是敢炸,我們就用導彈打回去!
2013年,在國防大學的一場交流活動中,一位外國記者拋出了一個極為敏感的提問:“倘若三峽大壩遭到轟炸,中國將會采取何種應對措施?”
我國著名軍事專家金一南教授在面對這一尖銳問題時,并未直接作答,而是以一種巧妙且犀利的方式予以回應:“若美國白宮遭遇轟炸,貴國又會作何反應?”外國記者聽聞此言,頓時愣住,想必內心暗自驚嘆:“這回應實在高明!”
隨后,金一南教授進一步強調:“三峽大壩是中國的寶貝,誰要是敢炸,我們就用導彈打回去!中國現在已經很強大了,不是誰都能隨便欺負的!”此番話語鏗鏘有力、霸氣盡顯,外國記者在如此堅定的立場面前,只能尷尬地結束這場對話。
再次,若美軍意圖對三峽大壩實施攻擊行動,其作戰路徑將不可避免地需沿中國東部沿海至內陸的既定航線推進,并需連續突破解放軍構建的多層次防空攔截體系。
當前,解放軍在東部沿海區域部署有48艘具備先進相控陣雷達系統的神盾級驅逐艦,這些艦艇可依托其遠程預警雷達與自裝載的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在沿海區域構筑起第一道空中攔截屏障,有效應對美軍深入滲透的轟炸機群與彈道導彈威脅。
深入內陸作戰時,解放軍中部與西部戰區的空軍部隊可出動多型預警機,與地面部署的紅旗-9、紅旗-16等防空導彈系統形成立體化防空網絡,對突破至內陸的敵方飛行器實施精確打擊。陸軍部隊則通過地面雷達站持續監控空域動態,空軍戰斗機編隊亦能快速響應,攜帶空空導彈對攜帶彈藥的美軍戰機構成致命威脅。
基于當前中國已構建的嚴密沿海-內陸防空體系,美軍彈道導彈與轟炸機在多數作戰場景下僅能于邊境300公里外區域實施武器發射,難以突破至內陸核心區域。
即便是B-2和B-21這種隱身轟炸機,解放軍也可以通過地面部署的毫米波雷達進行探測。
B-21隱身轟炸機被視為當前美軍戰略布局中的關鍵一環,美軍對其寄予厚望,將大量戰略資源與期望傾注于“隱身轟炸機協同隱身巡航導彈實施打擊”的作戰理念上。
五角大樓方面更是高度評價此戰術,認為其在實戰中展現出超越傳統航母戰斗群的效能,且在當前軍事環境下具有極高的可行性。五角大樓宣稱,“B-21將有效突破并摧毀敵方關鍵設施、指揮中樞及雷達網絡……這款轟炸機具備從本土起飛,對位于中國的戰略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后,再安全返航的能力。”自2023年11月B-21成功完成首次試飛以來,美國各大媒體競相報道,以不同視角解讀并夸大其作戰效能,最終在網絡上滋生出“B-21可自由穿梭于中國領空實施轟炸”的極端論調。
前段時間,中國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于海外知名開源網站上傳了一張衛星圖像,該圖像以高清晰度呈現了一架美國B-2隱身戰略轟炸機正在美國本土空域飛行的場景。此舉迅速引發國際輿論關注,美國主流媒體與西方社交網絡平臺隨即展開激烈討論,相關話題熱度急劇攀升。
B-21隱身并非全頻段,若全頻段隱身則光學上也應隱身,即肉眼不可見。既然肉眼可見,衛星也能捕捉。“吉林一號”非單顆衛星,而是一個星座,有108顆在軌衛星,未來將增至135顆,可每天40次以上重復訪問全球任意地點。“吉林一號”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視頻衛星,能“凝視”觀察某區域,以視頻成像獲取更多信息,適合動態目標檢測跟蹤。
傳統目標跟蹤算法適用于地面大目標,對小目標跟蹤技術缺乏,衛星視頻中小目標跟蹤是難題,但“吉林一號”已解決。“吉林一號”部署在距地面535公里、傾角97.54度的太陽同步軌道,B-21飛行高度10-20公里,兩者距離至少500公里。盡管如此,“吉林一號”仍能穩定識別、跟蹤和鎖定大氣層內高速飛行的目標。“吉林一號”可拍攝精度1米以內的視頻畫面,對地視頻成像分辨率優于0.92米,能以“上帝視角”觀察敵方地面、海面和空中目標。美媒分析,美軍B-2、B-21轟炸機基地無法保密,長光衛星在特定時間過頂即可捕捉隱身轟炸機蹤跡,西太平洋更易操作。
最后,不得不說,美國右翼分子叫囂的“攻三峽”之計非常瘋狂。
三峽是民用設施,攻擊它屬戰爭罪與反人類行為,美國若這么做將失人心且遭世界反對。三峽若遭襲,對中國而言是極其嚴重事件,中國或對美發起核反擊,可能引發三戰。提此瘋狂想法的多為支持特朗普的美國右翼“紅脖子”,他們文化程度低,缺乏思辨,易受簡單言論影響。2024年特朗普若再次當選,紅脖子受其影響,認為其“威風”“勇敢”。近期中美經濟爭端中,紅脖子堅信特朗普能遏制中國商品,促制造業回流,讓他們重回“黃金時代”。因此,他們敵視中國,認為中國造成其失業和社會問題,想通過設置貿易壁壘和軍事手段解決。
法西斯主義者往往抱有一種荒謬的認知——他們自恃具備攻擊他國的能力,卻認定自身絕無可能遭受反擊。美國國內某些右翼勢力提議襲擊中國三峽大壩的言論,便充分暴露了這種扭曲的戰爭思維。任何具備理性判斷能力的人都清楚,此類主張不僅瘋狂至極,而且根本不具備可行性。事實上,即便在美國國內,也有許多清醒人士指出,美軍根本無力執行此類軍事冒險行動。
當前,中美兩國雖在經貿、政治、科技等領域存在激烈競爭,但兩國決策層均深諳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意義。某些美國極端右翼分子的狂妄主張,與臺灣島內某些"臺獨"勢力的分裂行徑如出一轍,這種不自量力的叫囂在現實面前顯得尤為荒誕可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