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縣推出夏黑葡萄高產栽培新技術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23J1639)
劉 琴等
宜良縣位于云南省中部,地處北緯24°30'36"—25°17'02"、東經102°58'22"—103°28'75",海拔1500~1800m,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3 ℃,年平均日照 2200 h,年平均降雨量 900~1000 mm,全年無霜期260 d左右。pH值7.2~7.83,土壤中性偏堿。宜良縣從2013年開始種植葡萄,截至2023年底全縣種植面積483.13 hm2。主要以種植鮮食葡萄為主,夏黑為主栽品種,面積 423.1 hm2,其他品種種植面積較少,分別為克瑞森 24.93 hm2、陽光玫瑰22.87 hm2、紅地球7.6 hm2、茉莉香1.2 hm2、無核白雞心1.2 hm2。由于近年來市場需求變化和品種更新換代,建水、彌勒、蒙自等夏黑種植大縣(市)在調整品種結構中改種茉莉香、陽光玫瑰、妮娜皇后,該品種在這幾個種植區所剩無幾,面積減少到不足原來的1/9。宜良縣現為云南省夏黑面積最大的種植區域,產量高,價位在15~25元/kg,市場前景向好。
從降雨量、日照時數、水熱系數、年平均氣溫等參數來衡量,宜良縣屬于次適宜葡萄栽培區,露地栽培容易出現灰霉病、炭疽病、潰瘍病、白腐病、黑痘病、薊馬、紅蜘蛛、果蠅、介殼蟲、天牛等病蟲害 。對夏黑等中晚熟四倍體美洲品種及紅地球等二倍體歐亞品種,提倡大棚栽培,必須從施肥、樹體管理、保果、疏果、膨果、病蟲害防治入手,提高栽培技術,狠抓質量,才能確保樹體生長健壯和果實品質。
1 確定修剪時間
種植者為使夏黑葡萄提前上市,10月開始修剪,修剪后氣溫呈下降趨勢,冬芽萌動期會出現0~10 ℃的低溫天氣,在此期間,冬芽抵御低溫的能力較弱,氣溫下降至0~1.0 ℃時,絨球期的冬芽就會凍死。低溫冷害是葡萄絕收的主要原因。12月至翌年2月宜良縣平均氣溫 8.4~8.6 ℃,每年的 11 月 20 日至 2 月 6 日會出現≤-2.6 ℃的氣溫,1月6日至1月25日會出現≤-6 ℃的低溫天氣,持續時間最長可達20 d左右,修剪時間必須參照這一期間的溫度來確定。如果不把氣溫回升與修剪時間相聯系,僅僅是按月份對號入座,修剪過早則會因地溫、氣溫低,葡萄芽后受低溫冷害影響導致葉黃梢弱,葡萄不能正常生長。
宜良縣大棚在12月20日以后修剪較為適宜,冬芽萌動后≤-2.6 ℃的低溫天氣基本結束,加之使用增溫器進行增溫,發芽后安全系數大,基本上不會造成凍害,發芽與根系活動生長的時間相距10~15 d。樹體儲存的養分在這段時間內可以維持新芽的生長需求,隨氣溫地溫的回升,根系開始活動吸收水分和養分,進入正常生長。適時修剪對以后花芽的繼續分化,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2 合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單氰胺打破休眠,促進高產優質
2.1 選好破眠劑
目前破眠劑為氫氰酸氨,也稱單氰氨(NH 2 CN)。
2.2 澆透水
空氣及土壤濕度對使用單氰氨后冬芽萌發的整齊度影響較大,空氣濕度大、土壤潮濕冬芽萌發整齊,反之效果差。冬剪結束澆透水后涂抹單氰氨;也可下透雨后涂藥,若用藥后4 h內遇雨應重新涂藥。
2.3 根據樹勢強弱及氣溫用藥
生產上存在結果枝強弱不分,使用同一個濃度藥劑,導致弱枝發,強枝不發,整個園子發芽不整齊。強枝所含的脫落酸濃度較高,必須與弱枝區別開,涂完單氰胺后用相同濃度的藥液重新處理1次強枝條,方能使強弱枝同步發芽。氣溫高時結果枝內脫落酸自然降解,氣溫低則增加,使用單氰氨濃度各有側重,氣溫高使用濃度低,氣溫低則濃度高 。平均氣溫高于20 ℃時,單氰胺在夏黑葡萄的使用濃度為1∶12~1∶4倍液,以1∶12倍液效果最佳,超過1∶14倍液很難早發芽,且發芽后不能正常生長。低于 20 ℃時,其使用濃度為 1:10.5倍液較好。
2.4 規范操作
宜良縣可在1月初涂藥。用噴霧器對整個枝條噴霧和小刷子處理冬芽2種方法:①要求現配現用,處理均勻、全面;②澆透水后處理單氰氨;③處理時不準吃零食、抽煙、喝酒;④用后清水洗臉洗手,不慎粘于手上立即用清水沖洗。
3 重視萌芽前后管理
3.1 萌芽前
用單氰胺處理冬芽后及時清園;芽鱗片裂開(吐白絨)時,根據氣候干濕情況選擇清園藥劑,氣候干燥用波美度5°的石硫合劑,陰雨天氣濕度大用25%喹硫磷乳油 1000 倍液+70% 退菌特水浮劑 500 倍液全園噴霧,去年白粉病發生嚴重的園子可加入30%三唑酮懸浮劑800倍液預防病害。
3.2 施肥措施
按照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的施肥原則,在確保營養有效供給的前提下,有機肥增量,化肥減量。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重視微量元素的使用,兼顧各營養元素之間的平衡。防止肥料在使用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土壤肥力,增強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
3.3 施肥方法
根據不同的生長發育期選用不同的肥料,多次少量、精準使用肥料滿足樹體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需要(表1)。
表1 夏黑葡萄全年用肥量及用肥種類
3.4 微量元素
砂土地應特別注意補充硼肥;淋溶性強的弱酸土壤中易發生缺鋅,有的園區易發生缺鐵,應根據當地實際補充相應微量元素肥料,防止發生生理性病害。
4 抹芽與定枝
4.1 抹芽
新梢約15 cm時抹第1次芽。抹去弱芽和無用芽。夏黑新梢生長下慢上快,頂端優勢強,抹芽時除去頂芽,促使下部芽快速生長。土壤肥沃,肥料充足、樹勢強可多留有花序芽,反之則少留;新梢萌發早、肥大扁平芽留作結果枝,弱芽留作營養枝。能分清花序大小優劣時進行第2次抹芽。選留花序好、粗壯的新芽,間隔20 cm留1個芽。注意架面新芽分布均勻;多留花序好的強壯的嫩梢和雙穗梢;盡量把結果母枝下部的壯梢留作結果枝;防止花序退化和風害,穩定產量,多選20%的新梢留作預備枝,定枝時再處理。
4.2 定枝
定枝時期留枝量的合理與否,是夏黑能否實現優質高效的關鍵措施。定枝時間宜早不宜晚,新梢長至7葉時定枝,花前21 d完成;按新梢距離20 cm均勻定枝,1 m2架面留5~6個結果枝;粗度0.8 cm的結果母枝留1個結果枝,粗度1~1.2 cm的留2個結果枝。
依據架式確定留枝量:①行距2 m的V型架,新梢間距為20 cm,留結果枝51000個/hm2。②行距為4 m的水平棚架,留結果枝37500個/hm2。留枝過多,通風透光差,果粒著色差,成熟延遲,病害頻發,花芽分化差;留枝過少,結果枝粗壯,產量低。
4.3 綁枝、去卷須
V形架結果梢長至30 cm時進行綁枝,先弱后強,弱枝直綁、強枝斜綁,待弱枝恢復長勢后再綁強枝;V形架單邊1 m留5枝結果新梢,兩邊留10枝。疏除多余的無用枝梢。綁枝時除卷須,減少養分消耗,防止卷須纏繞。
4.4 主蔓摘心及副梢處理(“8+4+3”留葉法)
開花前5~7 d,結果新梢長到10片葉時,在8葉處摘心,摘心不抹梢,抹梢不摘心(以防冬芽萌發),7 d后分批抹去花序以下副梢,開花后5 d在頂端副梢留4片葉處理,頂部所發2次梢留3葉剪梢,使每個結果枝留足15張葉片。樹勢弱、葉片小的園子,采取留1葉絕后摘心的方式留1個副梢葉片,有利于花芽分化、提高光合效率和提高坐果率。
5 花果精細管理
5.1 花序整理
花前7 d至始花期,采用圓錐形花序整形,保留尖端花序,除去其余分枝。該方式比圓柱形花序整形操作起來方便省工。
5.2 使用生長調節劑
夏黑樹體生長勢強,落花落果嚴重,坐果率低,內源激素不足,該品種自然狀態下有籽且果粒小,須用外源激素來保果和膨大果粒,否則商品率低。很多種植者在生長調節劑的使用上存在許多誤區,大部分種植者到坐果才用花穗拉長劑,錯過了保果最佳期,導致整個果穗果粒稀疏、商品率低下。
5.2.1 拉長劑
在開花前12~15 d、花序7~10 cm時,用75%赤霉酸15 g/hm2,酒精溶解后加水1500~1800 kg/hm2;或用20%赤霉酸 45 g/hm2,加水 1350~1575 kg/hm2,再加 25% 咯菌晴水劑750倍液(防治灰霉病、穗軸褐枯病),進行拉長花序,可拉長花序1/3。
5.2.2 保果劑
花后4 d、果粒火柴頭大時保果,過早易大小粒或僵果,過晚效果差。用保果劑 75% 赤霉酸粉劑15 g/hm2+0.1%氯吡脲可溶劑600 mL/hm2+2%芐氨基嘌呤水劑300 mL/hm2+25%咯菌晴水劑450 mL/hm2對水450 kg/hm2蘸果穗,保果時兼防穗軸褐枯和灰霉病。
保果劑用量需根據溫度、坐果量及果穗大小進行調整。保果最佳溫度為20~25 ℃,溫度高于28 ℃可適當增加對水量;低于20 ℃可減少對水量,開花不整齊,做好記號,分批次處理;陰雨天不進行保果。
5.2.3 膨果劑
保果后8~9 d(見花后22~24 d),用75%赤霉酸粉劑45 g/hm2+0.1%氯吡脲可溶劑3150 mL/hm2+5%芐氨基嘌呤水劑90 mL/hm2+25%咯菌晴水劑900 mL/hm2對水675 kg/hm2,并在配制好膨果藥液后再加入25%乙醚粉磺酸酯微乳劑1000倍液后浸果(防白粉病等)。注意,膨果劑不能多次或高濃度使用,重復使用影響著色,延遲成熟,高濃度使用易產生裂果 。
5.3 選留穗、疏果整穗
5.3.1 選留果穗
始花后14 d,按計劃產量選留果穗,按1 m2 架面4~5個結果枝選留結果枝約4萬個/hm2。并根據樹勢及結果枝強弱進行調整,剪去穗形不好、開花晚、果粒發育不良呈淡黃色果穗。
5.3.2 修穗、疏果
留穗不能太多,盡早除去生長不良的果穗;穗長留17~19 cm,成熟后穗長22 cm左右,呈圓錐形或圓柱形。留穗過長、果粒太多,果粒膨大不好、成熟前后不一。
花后22 d,果粒能分辨大小時進行疏果。按照結果枝強弱決定穗長與留果量:強枝留 90~100 粒,果穗長22~25 cm;中庸枝留80~90粒,穗長18~20 cm;果穗低于18 cm長的小穗,疏果時剪除穗尖;弱枝不留果穗 。
5.3.3 套袋
果粒開始著色進行套袋。套袋前用10%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40%嘧霉胺1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噴果穗,藥液干后立即開始套袋。紙袋選擇紙質相對薄、透明度好透氣性高的木漿紙袋。
5.4 合理確定負載量
夏黑葡萄大多采用高密栽培,行距2~2.5 m、株距0.6~0.8 m,采用 V 型架栽植產量高,平均產量在 3.0~3.75 t/hm2以上,很多園子超出這個產量范圍。留枝量超標、掛果過多成為夏黑葡萄生產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大果穗、大果粒、高產量,致使早熟品種成熟不“早”,夏黑變成“夏紅”,不能按時著色上市,豐產不豐收;有些園子采收期長達50 d以上,采收期間因雨水造成裂果損失慘重。留枝量超標、掛果過多是夏黑葡萄效益普遍低下的最根本原因。要實現夏黑葡萄優質高效,必須嚴格控制產量,控制留果量,控制膨果劑的使用次數。
6 病蟲害精準防控
夏黑葡萄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霜霉病等。采前的白粉病和采后的霜霉病近年較為普遍發生,不及時預防將成為不治之癥,后期難以防控;大棚溫度高白粉病發生嚴重,增大了防治難度。
6.1 防治原則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防大于治”的原則,生物、物理與化學防治相結合:根據病蟲發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治。
6.2 控制用藥次數和用藥量
按照農藥使用“一增一減”的原則,增加生物農藥的使用,控制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和用量,減少農殘,減少用藥過程中帶來的環境污染。選擇無公害農藥,保證食品安全,詳見表2。
表2 夏黑葡萄關鍵期病蟲害防治措施
續表2
6.3 霜霉病發生嚴重時措施
在霜霉病普遍發生的情況下,3~4 d用藥1次,連續用3~4次后轉正常管理。藥劑可用80%稀酰嗎啉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70%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0%氰霜?懸浮劑2000倍液+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氟啶胺懸浮劑2000倍液+80%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7 小結
實現夏黑葡萄優質高產關鍵是把握好保果、疏果、膨果時間及確保人員到位,做好日常管理,按計劃完成各項任務,按照各物候期合理施肥、確定合適的產量、對病蟲害精準防控,按不同的樹勢、掛果量、病蟲害發生特點及土壤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才能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