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遇到一個在國企上班的朋友,看他挺興奮的樣子,我以為他升職了,結果他說自己身邊一個同事離職了。
我納悶不已,為什么央國企員工對同事離職的消息,感到興奮。
朋友說自己單位前段時間離職的同事,姓張,小張本來在單位里干得挺穩當,結果某天突然被一個“關系戶”給頂了崗。這一頂,小張就莫名其妙地被晾在了一邊,一兩個月都不知道自己該干啥。更慘的是,他們所在的國企原本是二級機構,結果被硬生生降到了三級機構,還差點再降到四級機構去。
小張最后實在是忍無可忍,決定不干了。他先給人力資源的副總打了個電話,一頓好罵,然后直接提交了離職申請。不僅如此,他還在網上發了篇舉報帖,里面放了好多公司內部的證據、OA系統的截圖啥的。這一波操作下來,公司都慌了,連夜找小張協商,讓他刪帖。
這事一出,全公司都炸了鍋。大家私下里議論紛紛,聊天截圖滿天飛。跟小張熟的,直接打電話問他怎么回事,然后又把這事兒傳給其他人。最后,這事兒傳得太廣,有的機構還特地發了通知,不讓大家再傳了。就連別的公司的同事,都來打聽這事兒。一時間,小張的離職事件成了整個行業的熱門話題。
大家對同事離職的關注程度,比那些八卦消息還要高。
那么,問題來了,別人離職,跟身邊同事有啥關系呢?其實,這得從央國企現在的職場環境說起。
現在的央國企,可不是以前那個鐵飯碗了,隨時都可能裁員降薪。所以,別人今天離職,很可能就是你明天的寫照。大家關注同事離職,其實是在想,如果這事兒輪到自己頭上,該怎么辦?是默默忍受,還是奮起反抗?自己跟離職的同事比起來,家底兒厚不厚?能力強不強?能不能像人家那樣,說走就走,還能給公司留點“深刻印象”?
說白了,關注同事離職,其實是對自己現狀的一種擔憂,也是對未來可能離職場景的一種預演。
再說說央國企離職的“故事性”。央國企離職,往往都不是那么簡單的事兒。它不是一刀切的,而是會經過調崗、降薪等一堆復雜的程序。這里面,就有好多討價還價、唇槍舌劍的事兒。
大家對公司怎么挨罵、員工怎么反擊,都特別感興趣。是什么原因?
因為很多人心里都有個聲音:“他做了我想做但不敢做的事。”這種心理,特別容易引起共鳴。
而且,同事離職的原因和反應各不相同。有的人選擇默默走人,有的人則通過各種途徑維權,并且成功了。還有的人,離職前非得把討厭的領導罵一頓,才覺得解氣。
大家通過打聽同事離職的事,其實是在“學習經驗”。比如,看到同事維權成功了,就想知道是怎么做的,需要準備什么資料,登哪個網站,找什么人。有的人還會默默保存離職同事的申訴材料,心想:“說不定以后我也能用上。”
所以,央國企員工對同事離職消息的興奮,其實是因為大家對現在的職場環境都不太滿意。
如果大家都收入滿意、工作幸福,誰會輕易離職呢?如果員工的權益能得到正當保護,誰又會在離職的時候費那么大勁,搞出那么多動靜?
總的來說,央國企員工對同事離職消息的興奮,背后反映的是大家對職場現狀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擔憂。
大家都希望通過關注同事的離職經歷,來為自己可能面臨的相似情況做好準備。這也算是職場中的一種“未雨綢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