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用戶請用電腦端打開小程序)
本期要點:谷歌給出了一個重要的產業信號!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里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前段時間,谷歌在AI領域可謂動作頻頻,甚至還有不少亮點。
4月初,有消息曝出谷歌的DeepMind決定,在未來六個月內對重要研究成果保密,不再像以往那樣公開發表。特立獨行的DeepMind,也在配合谷歌的AI競賽,收緊研發信息。據報道,位于英國倫敦的谷歌DeepMind還不惜通過競業協議限制核心人才流動,寧可高價養著人才,也不讓競爭對手得到。別忘了,谷歌總部所在的美國加州可是以不承認競業禁止協議著稱的。
之后,谷歌又推出了最新的大模型Gemini 2.5。不僅有對標OpenAI o1模型的Gemini 2.5 Pro,還有不錯的文生圖功能,甚至還推出了與OpenAI表現相當的谷歌版Deep Research功能,幾分鐘內就能生成四十多頁的學術報告,還能將其轉化為語音解讀。特別是,這些功能都向免費用戶開放,且試用次數也基本能滿足日常需求。
不僅如此,上周三,谷歌又推出了智能體通信標準A2A(Agent-to-Agent)協議。通過A2A協議,讓不同公司、不同功能的AI Agent能像互聯網設備一樣互聯互通,不依賴特定技術框架或供應商。谷歌還在推動構建AI Agent的協同生態,他們宣稱,已有包括Salesforce在內的50多家企業加入首批合作陣營。
谷歌的這些舉動,表明他們確實在發力,極力進行轉變。但我認為,大家更應看到,谷歌的表現無疑表明AI競賽已經進入下半場,單一模型不再是決勝關鍵,兩年前的玩法已經過時。而且,這也側面反映出OpenAI的動作太慢了,在商業化和生態引領方面明顯落后,他們能否引領下一階段的革命,也要打個問號了。
首先,要注意的是,谷歌從來都不是一個特別市場化的公司,做不好應用、也不屑于做應用,如今卻在積極琢磨如何為AI Agent的商業化鋪路,仿佛成為了生態構建的先鋒。這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
我常把AI大模型比作蒸汽機,因為它們分別是AI革命和工業革命的核心通用技術。然而,早期的蒸汽機本身用途有限,真正帶來工業革命動力的是高壓蒸汽機,而且要把蒸汽機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要能驅動機器運轉,就需要曲軸連桿等關鍵部件。
同樣的,AI大模型要發揮作用,必然離不開AI Agent來完成實實在在的任務,而協議標準正在重演工業革命的劇本。不管是Anthropic公司的MCP(“模型上下文協議”,Model Context Protocol)還是谷歌的A2A,這些協議都像是AI時代的“曲軸連桿”,讓AI大模型的能力變成實際的生產力。
MCP示意圖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這背后體現著AI產業的一個發展趨勢:單一AI模型或封閉平臺的競爭力,將難以匹敵由眾多智能體協同合作所形成的網絡效應。
Anthropic去年11月所推出的MCP,能夠共享工具和數據源,這就讓ChatGPT有些孤立。不過,即使有MCP,大模型公司的優勢并沒減弱,開發者仍然要在其平臺上構建應用,生態還是掌握在他們手中。
可是后來DeepSeek橫空出世,讓OpenAI受到了不小威脅,特別是打擊了其商業模式的基礎。也許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OpenAI才會宣布支持MCP,與競爭對手的標準接軌。
現在,又有了A2A這樣的協議,使得任何單個平臺都很難鎖定客戶,開發者完全可以讓不同來源的模型共同為其所用,而不必受制于某一家平臺。OpenAI也必將因此陷入更加尷尬的境地。
更重要的是,現實世界中的任務,通常需要多個不同的Agent協作才能完成。單一的AI Agent再怎么強大,如果無法與其他Agent有效溝通、傳遞信息、協調任務,都只能是孤立的工具。
谷歌的A2A協議吸引了像Salesforce等眾多企業的參與,也進一步印證了AI Agent協作的需求。但這也讓單一大模型的商業模式進一步岌岌可危。企業用戶可能已經擁有各種不同的、來自不同廠商的AI Agent,更需要的是能夠整合現有AI Agent協同工作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推倒重來,讓AI Agent完全鎖定在單一供應商的技術體系中。
所以,最后,我想強調的是,在未來,構建開放的應用生態才是關鍵競爭力。
不難看出,A2A和MCP只是開端,很快,更多領域的AI標準和聯盟將不斷涌現。各個AI巨頭的一個重要策略,將是爭取讓自家技術成為AI協作網絡的一部分,為其提供底層標準,甚至成為最重要的底層能力來源,而不是跟這個協作網絡孤立對抗。
但是,OpenAI的封閉路線已經落后于產業大勢。他們推出的AI Agent開發工具包,還希望一切以OpenAI為核心,用戶需要圍繞他們的技術棧來構建應用。可是,AI產業已經進入了“曲軸連桿時代”,單一“蒸汽機”、也就是某個AI大模型的重要性正在迅速降低。
OpenAI可能還是太自信了,覺得自己是最好的,用戶就必須以他們的技術為中心,他們還可以繼續構建封閉的生態。但在日新月異的AI產業,他們的動作確實有些慢了,只想靠模型來卡大家的脖子,或許就將逐漸失去來之不易的先發優勢,甚至要泯然眾人,淪為幕后的諸多技術供應商之一。可以說,連不擅長商業化的谷歌,都顯得比OpenAI更有遠見。
最后,我想說的是,開放協同是大勢所趨,各種配套技術正在逐漸完善,這對于更廣大的開發者和創業者而言,無疑意味著黃金時代正在到來,現在就是要趕緊行動的時候了!
也向你推薦科技特訓營,我們用了多次課程對AI Agent進行了深入講解,未來也會對這一重要領域保持持續關注。歡迎掃碼加入,前來學習探討,和我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此外,前哨AI小課已經更新到第7次課了,我們一直緊跟科技前沿,將最先進、最實用的工具教授給你,教你如何把AI的效能發揮到最大。本周是最后一次的公開直播,以后的AI小課主要針對付費學員閉門開講,想用AI提升自己職業能力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 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鏈接!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用戶請在電腦端打開)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美國前十大AI公司一覽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