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關單位工作,與領導打交道是必修課,這不僅關乎工作推進,更與個人前程緊密相連,其中門道之深,足以著書立說,就叫《和領導打交道的藝術》也不為過。而在領導面前,哪些事該守口如瓶,哪些話絕不能講,尤為關鍵。
一、詆毀領導的傳聞,只聽不說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輿論的江湖,關于領導的負面信息和評論,難免會傳入耳中。但記住,這些話只能左耳進右耳出,絕不能從自己嘴里說出去,不管誰問,都要佯裝不知。切不可為了所謂的 “滿足領導知情權” 而主動匯報,這極有可能踩中 “雷區”。
原因很簡單,人皆愛面子,領導更是如此。從下屬口中聽聞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無疑會大大損害領導的威望,讓其顏面掃地。再者,領導會覺得傳播此類信息的人 “不靠譜”,是個愛多事的人,進而對其人品產生質疑。這不僅破壞團隊的合作與信任,打擊團隊士氣,影響工作開展,更糟糕的是,領導若因此心情不佳,很可能遷怒于你,將你當成現成的出氣筒。
案例:某機關單位里,有小道消息稱領導在一次重要項目中決策失誤,導致單位損失。一位年輕職員聽聞后,為了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 “消息靈通”,便找機會向領導匯報了此事。領導當時雖未表露什么,但之后對這位職員的態度明顯冷淡,重要工作也不再交給他。原來,領導認為這種輕易傳播負面傳聞的人缺乏沉穩,不可重用,而這位職員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晉升機會。
二、中傷下屬的話語,切莫出口
早年,有位處長常在局長辦公會上叫苦不迭,抱怨處里某位同志能力欠佳,致使自己工作困難重重。這位處長或許本意是想引起領導重視,希望增加人手或調整個別自己不滿意的下屬。起初一兩次,領導并未在意,但第三次時,一把手忍不住直接回應:作為領導,除了做好工作,帶好隊伍也是重要職責,處長此舉恰恰暴露了其失職,當場讓這位處長陷入尷尬境地。
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領導的職責在于發揮下屬長處,規避短處。無論是公開還是私下場合,對下屬諸多指責,實則是在領導面前暴露自己領導能力的不足 —— 連下屬都帶不好,又怎能勝任領導之職?
案例:張科長經常在上級領導面前抱怨科員小李做事不細心,效率低,影響整個科室工作進度,希望領導能把小李調走。領導經過觀察發現,小李雖然在某些方面不夠細致,但在數據分析上有獨特的優勢。領導便認為張科長未能合理分配工作,沒有發揮好小李的長處,反而經常中傷下屬,對張科長的領導能力產生了質疑,在之后的晉升考核中,張科長因此受到了影響。
三、同事間矛盾,不亂說不添亂
工作中,因立場不同產生分歧和矛盾實屬正常,應積極尋求解決之道。但倘若向領導透露與同事的矛盾,領導可能會質疑你的問題解決能力,甚至給你扣上 “搬弄是非、挑撥離間” 的帽子,后果不堪設想。
案例:小王和小趙在一個項目中因工作思路不同產生了矛盾。小王覺得小趙過于保守,小趙認為小王太激進。小王一氣之下向領導反映,指責小趙阻礙項目推進。領導并沒有立刻表態,而是讓兩人一起溝通解決。在溝通中,領導發現兩人只是溝通不暢,并非不可調和的矛盾。此后,領導覺得小王遇到問題不先嘗試自行解決,反而直接告狀,缺乏團隊協調能力,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四、敏感信息,嚴格保密
機關單位中存在不少敏感信息,這些內容務必守口如瓶。比如,聽聞未經核實的人事消息,切不可輕易傳達給領導;又如,聽到某位領導酒后對其他領導的評價,絕不能傳話;再如,參與涉密事項,絕不能向未參與的領導匯報。總之,一切以團結為出發點,利于團結的話可傳,不利團結的話堅決不傳。同時,嚴守保密原則,不該問的別問,不該聽的不聽,不該傳的不傳。
案例:在某單位籌備一次重要人事調整期間,小張聽聞了一些關于新領導人選的小道消息,未加核實就告訴了自己的直屬領導。結果這些消息并不準確,引發了單位內部不必要的猜測和混亂。領導對小張隨意傳播敏感信息的行為極為不滿,嚴肅批評了他,并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減少了對他的重用。
五、隱私話題,三緘其口
每個人都有不愿他人知曉的隱私。在單位,總有人熱衷于吐槽諸如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不易、同事家庭資產豐厚上班只為體驗生活、領導憑借資源人脈上位等八卦。然而,無論是領導、同事還是自己工作之外的隱私,都應謹言慎行。畢竟,沒人希望自己的隱私淪為他人茶余飯后的談資,在領導面前,更要守好這道防線。
案例:單位里流傳著關于某位領導的家庭隱私,說其家屬利用領導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一位員工在與領導匯報工作時,不小心提及了這個傳聞,試圖表現自己對單位 “風氣” 的關心。領導當場臉色就變了,嚴肅地告知員工不要輕信和傳播此類謠言。此后,領導對這位員工產生了防備心理,認為其不懂得尊重他人隱私,在工作安排上也逐漸疏遠他。
六、個人發展規劃,謹慎透露
通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生活和人生規劃。有人渴望努力晉升,有人只想安逸 “躺平”,有人以家庭為重,有人本職工作敷衍卻想在副業大展身手。但這些想法若輕易讓領導知曉,等于亮出自己的底牌,后續目標恐難實現,工作日子也可能愈發艱難。一些看似不夠積極上進的想法,領導得知后,會認為你心思未專注于工作,甚至質疑你的忠誠度。
案例:小劉在單位里工作表現一直不錯,但他私下跟領導聊天時透露,自己其實并不想在仕途上有太大追求,只想做好本職工作,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網店經營上。領導聽后,雖未當場說什么,但之后在分配重要項目時,便不再優先考慮小劉。領導覺得小劉心思不在單位工作上,難以全身心投入,不利于團隊發展。小劉原本期望通過出色工作獲得更多資源支持網店發展的想法,也因此落空。
七、雞毛蒜皮小事,勿擾領導
“早請示晚匯報”,匯報的應是領導關心的要事,若總拿雞毛蒜皮之事煩擾,會讓領導懷疑你的工作能力。領導作為決策者,更關注關鍵問題與重要進展。因此,向領導匯報時,要先給事情劃分優先級,揀要緊的說。先講結果,再談過程;能用數據說明的,少用文字贅述;能直觀表達的,切勿拐彎抹角。
案例:小孫每次向領導匯報工作,都會把一些諸如辦公用品短缺、同事之間的小摩擦等瑣碎事情詳細匯報。領導多次提醒他匯報重點工作,但小孫并未在意。一次重要會議上,領導讓小孫匯報項目進展,小孫依舊從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說起,導致重要信息被淹沒,領導當場發火,認為小孫分不清主次,不具備承擔重要工作的能力,之后逐漸減少了對他的工作安排。
倘若領導直接詢問上述事情,該如何應對?多數情況下,如實相告,展現忠誠,讓領導自行判斷。但極少數情況,切不可實話實說,需言辭巧妙,讓領導舒心又摸不透。不過,若沒十足把握,最好一問三不知,再報以微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