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咱就來嘮嘮“博士買驢”這個成語。這詞兒聽著像個知識分子買牲口的段子,我頭一回聽還琢磨呢,這博士買驢跟普通人買驢有啥不一樣?其實里頭藏著一段特別有意思的故事,下面我們一起去學習下這個成語。
一、“博士買驢”成語讀音
“博士買驢”的正確讀音是【bó shì mǎi lǘ】,聽著就挺有文化味兒的。
二、“博士買驢”成語來源
“博士買驢”這個成語出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問一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云:“博士買驢,書劵三紙,未有驢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那些人)問(他)一句話,(他)就會酬答幾百字,要求他指出話的主旨大意,有時卻沒有關鍵要點。鄴下的諺語說:“博士去買驢,寫了三張契約文書,卻還沒有寫到一個‘驢’字。”
三、“博士買驢”成語含義
博士:指的是古代的一種學官名。六國時有博士,秦因之,諸子、詩賦、術數、方伎皆立博士。漢文帝置一經博士,武帝時置“五經”博士,職責是教授、課試,或奉使、議政。晉置國子博士。唐有太學博士、太常博士、太醫(yī)博士、律學博士、書學博士、算學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之,稍有不同。
買驢:就是買驢這件事。
博士買驢:博士去買驢,書寫買賣契約,三張紙寫完了還未見“驢”字。譏諷寫文章文辭煩瑣,文風惡劣,廢話連篇,不得要領。擱現在就是形容人說話云山霧罩,半天說不到點子上。
現如今這毛病可沒絕種!比如有些領導開會嘚啵倆鐘頭沒干貨,那也叫活脫脫的"博士買驢"!還有就是您瞅電視里那些個專家講話,十個字兒有八個是專業(yè)術語,老百姓聽得云山霧罩。要不怎么說"博士買驢"這詞兒透著那么股子鮮活勁兒呢,擱哪兒都好使!
例句:
1,前院張大爺聊養(yǎng)生,從黃帝內經扯到外星文明,博士買驢 —— 繞了十八道彎沒說綠豆湯咋熬!
2,這篇報告寫得跟博士買驢似的,既沒數據又沒結論,全是 ' 綜上所述 '' 由此可見 ' 的車轱轆話!
四、“博士買驢”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博士買驢”的近義詞:
廢話連篇:就是說一個人說話啰里啰嗦,說一大堆沒用的話,沒幾句正經的,讓人聽著特別煩。
繁文縟節(jié):形容過分繁瑣的儀式或禮節(jié),也比喻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xù)。側重于強調形式上的繁瑣、不必要的細節(jié)過多,與 “博士買驢” 所表達的說話或寫文章繁瑣、不簡潔的意思相近。
連篇累牘:形容篇幅過多,文辭冗長。主要指文章篇幅很長,內容繁瑣,與 “博士買驢” 中因不得要領而導致的長篇大論有相似之處。
拖泥帶水:比喻說話、寫文章不簡潔或做事不干脆,糾纏不清。強調做事或表達時不夠干脆利落,有拖沓之感,和 “博士買驢” 的意思較為接近。
“博士買驢”的反義詞:
簡明扼要:指說話、寫文章簡單明了,能抓住要點。與 “博士買驢” 的繁瑣不得要領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表達的簡潔性和準確性。
言簡意賅:形容言語簡練而意思完整,用很少的話就能表達清楚主要意思。這與 “博士買驢” 中長篇大論卻抓不住重點的情況相反,體現了高效、精準的表達。
要言不煩:指說話或寫文章簡單扼要,不繁瑣。強調關鍵的話不多,但能切中要害,與 “博士買驢” 所諷刺的現象完全相反。
要是您今兒看完 “博士買驢”,對這詞兒有了新認識,不妨跟身邊朋友分享分享。咱一起把這些有意思的成語傳承下去,說不定哪天您用這詞兒形容個事兒,還能讓人眼前一亮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