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三大戰役最慘烈的一場戰斗,無非是遼沈戰役中的塔山狙擊戰。塔山狙擊戰是我國遼沈戰役最開始攻打錦州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開始我國的東北野戰軍迅速地包圍了錦州,并且全力的進攻。而錦州作為東北地區的南大門,只要拿下錦州,在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就會成為無根之草,那么遼沈戰役的勝利也會隨之到來。
當敵人看到我軍正在攻打錦州之后,便絲毫不敢怠慢,迅速派出了23個師的兵力去支援錦州。而這23個師則是分為兩個兵團,東進兵團是由侯鏡如指揮。為了阻止敵人的向東方前進,我軍派出了第四縱隊和第十一縱縱隊,對侯鏡如進行狙擊。其中第四縱隊駐守在我國的塔山地區,而指揮這次作戰的,便是第四縱隊的副司令員胡奇才。
在塔山戰役剛剛開始的時候,敵人的步兵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之下,讓塔山陣地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擊,但是都被我軍打退。當時候鏡如十分心急,甚至是派出敢死隊對塔山的陣地進行沖擊,但是在胡奇才的指揮之下,塔山陣地紋絲不動。經過了六天六夜的浴血奮戰,第四縱隊也成功地完成了任務。
這次狙擊戰沒有讓敵人踏過塔山一步,而敵人在發現對于塔山的進攻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成果之后,就轉向長寧山陣地,但是他們也沒有攻克第十一縱隊的防。就這樣在四縱和十一縱的一浴血阻擊之下,我軍的主力部隊最終順利地解放了錦州城,為遼沈戰役的勝利打開了大門。
而在這場狙擊戰中,總共殲滅6000余人,就這樣第四縱隊的威名開始名震天下。而吳克華和胡奇才由于完成了狙擊敵人的任務,他們受到了組織上的贊揚。尤其是胡奇才在這次戰斗中,他指揮戰士們與敵人進行拼殺,最終讓塔山陣地成為敵人難以跨越的障礙。
而胡奇才是我國的湖北黃安縣人,在1929年的時候他就投入在革命的洪流中,當時他僅僅只有15歲。在1930年的時候,他就進入了紅軍的隊伍,從一名戰士逐步走向了名將。在紅軍隊伍中,他的提拔并不是很快的,在長征之前,他就已經成為了紅十二師的政治委員。
他從戰士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了高級指揮官,在這期間他沒有跨越過任何等級個級別的職務他全擔任過,這份資歷在全軍之中是非常罕見的。與李天佑、許世友等人不同,胡奇才之所以可以成為一代名將,主要是憑借著自己的軍事才能,他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到了正師級。
在抗日戰爭的時候,他在延安抗日大學畢業之后,他就前往山東地區。當時山東軍區是一個實力十分強悍的部隊,在解放戰爭中,山東軍區成為了重要的兵源發源地,而山東軍區的部隊在后來都成為了王牌部隊。
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五個師的兵力從山東地區調到了東北。而胡奇才作為一員虎將,也被派到了這片黑土地上,開始了自己的指揮生涯。在他戰斗時,他喜歡身先士卒,這也導致在無數戰斗中他身負重傷,所以他的身體并不是那么太好。
而在我國解放戰爭時期,他因為身體原因被迫前往后方養病,所以在解放戰爭時期,他基本都是擔任副職。而他與吳克華二人完美配合,在我軍之中,被稱為完美的搭檔。而他的功績除了塔山狙擊戰之外,就是新開嶺戰役了。在這次戰役中,他與韓先楚指揮第四縱隊全殲國民黨第25軍,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
而胡奇才作為第四野戰軍的一員猛將,在1955年授銜儀式的時候,他僅僅被授予了開國中將。在紅軍時期,他就已經成為了師政委。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就成為了副師長,這個職位不高也不低。
我們知道,當時山東軍區的梁興初師長也僅僅是中將,所以就算是胡奇才在抗日戰爭和紅軍時期的資歷來說,被授予中將軍銜也是理所應當。而解放戰爭時期,他因為自己身體的原因,大部分擔任別人的副手。
結語:在1949年的時候,他才成為副軍長,而當時授予中將軍銜卻有一個重要的準則:就是解放戰爭時期,必須是要正軍級以上的將領。以胡奇才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資歷,他被授予為中將軍銜也是不高不低的。而他之所以能夠被授予中將軍銜,完全是因為自己過人的戰功,并不是依靠著自己在軍中的資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