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
田間地頭野菜瘋長
薺菜餃子、馬蘭頭拌香干紛紛上桌
成為春日餐桌的寵兒
可誰能想到
這一口口鮮嫩野菜
卻讓不少人付出了慘痛代價
△圖源:小紅書截圖
蘇州的張女士是個野菜愛好者,上周采摘了大量莧菜回家,做了一頓豐盛的莧菜宴。第二天外出游玩時,她在陽光下待了幾個小時,當晚臉部和手臂就出現瘙癢、紅斑,甚至起了水皰。醫生診斷為光敏性皮炎,而“罪魁禍首”正是前一天食用的莧菜。
無獨有偶,李先生在朋友聚會上品嘗了野芹菜,隨后外出辦事,當天晚上頸部和手背就出現大片紅斑和瘙癢。經醫生判斷,這是因食用野芹菜后紫外線照射引發的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到底咋回事?為啥吃個野菜就中招?
原來,灰菜、野芹菜、馬齒莧等常見野菜,都富含 “光敏性物質”。咱們吃進肚子里,要是沒做好防曬,這些物質就會在紫外線 “助攻” 下,和皮膚細胞 “搗亂”,引發光敏性皮炎,嚴重時皮膚甚至會潰爛。
01
這些野菜,是光敏性皮炎 “高危食材”
光敏性皮炎是一種因皮膚接觸或攝入光敏性物質后,經紫外線照射引發的炎癥反應。
以下常見野菜需格外警惕
???
薺菜:含有少量呋喃香豆素,敏感人群食用后可能增加光敏性皮炎風險;
馬齒莧:光敏物質含量較高,食用后風險較大;
莧菜(尤其是紅莧菜):部分人群易出現光敏反應;
蒲公英、灰灰菜、野芹菜:部分品種含光敏成分,需謹慎食用。
患上光敏性皮炎,癥狀十分明顯。經紫外線照射后,皮膚迅速出現紅斑、腫脹,瘙癢難耐,嚴重時水皰、脫皮接踵而至,一般在食用野菜后的數小時到2天內就會發作。
要是不幸中招,別慌!
1.先用清水沖洗接觸過野菜汁液的皮膚,減少光敏物質殘留。
2.如果發現輕微紅腫,就用冷毛巾冷敷患處10~15分鐘。
3.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或者外涂爐甘石洗劑以緩解癥狀。
4.但要是出現大面積水皰、發熱、頭暈等嚴重癥狀,必須立刻就醫,千萬別抓撓,防止感染。
02
皮膚科醫生親授:預防光敏性皮炎秘籍
1.嚴格控量:高風險野菜,一次別超100克,更別連續多日吃,減少光敏物質攝入。
2.烹飪有招:烹飪前把野菜放沸水里焯1~2分鐘,高溫能破壞部分光敏物質結構,降低危害。
3.食后避光:食用野菜后24小時內,盡量少曬太陽。外出時,帽子、長袖衣物、SPF30以上防曬霜統統安排上,全方位阻擋紫外線。
4.特殊人群注意:過敏體質者、患有紅斑狼瘡、皮肌炎、日光性皮炎等光敏性皮膚病患者,皮膚本就脆弱敏感,食用野菜務必謹慎,最好遵醫囑。
安全食用提示
千萬別采摘不認識的野菜,像毒芹、曼陀羅這類有毒野菜,長得與可食用野菜相似,誤食后果不堪設想。吃野菜時,搭配番茄、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也能幫忙減輕光敏反應。
野菜雖美味
健康價更高
做好預防措施
才能吃得安心、吃得暢快
別讓這惱人的皮炎
壞了春日賞味的好興致!
來源 :蘇州發布、蘇州健康
編輯:張夢琪(實習)責編:肖肖 編審:李鐵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