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這回是真出名了。
老板一張嘴,員工跑斷腿,就僅僅因為這么一句話,讓三河市損失慘重——“紅色讓人亢奮,藍色太俗,咱們得去紅去藍!”
共計有3126家商戶被迫換招牌,按每家1500元計算,至少浪費了460萬元。
當地市監局領導
根據央視采訪內容
一個名為王亮的商戶透露說,自家那個高一米二、長三米五,鑲嵌四個字的新招牌花費近2000元,相當于近半個月房租。同時他還透露,還有門面較大的商戶,花費一萬多元制作的招牌,剛使用不久,因為底色是紅色,也被要求“整改”了。
而且有不少商戶透露說,只聽說過有補貼,但具體怎么計算、如何下發,均不清楚。換句話說,暫無補貼。
那這些要求都是誰提出來的呢?
根據商戶提供的視頻,三河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劉某在2024年10月底的一次談話中提到,
“按書記的要求,西邊打造的是學院風、國際化”,
并稱“紅色代表火,比較火熱,人到里面比較亢奮,所以去紅去藍。藍色太俗,所以要用暗色調”。
“市監局介入后,大家不敢不聽”
當地一名商戶陳蕊(化名)反映說:“起初,城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進入市場,讓大家把紅色的廣告牌匾更換掉,大家都不聽。后來,市場監管部門便介入了,要求商戶們換廣告牌,大家不敢不聽。”
所以當地的商戶們為了響應市監局的要求,不得不更換廣告牌,費用雖不高,但涉及范圍廣,整改壓力大。尤其是那些小商戶,即便是幾百塊錢的支出可能就已經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了。
蜜雪冰城現在又被改回來了,幾千大洋又沒了吧?
更讓人無語的是
這種“去紅去藍”的要求,似乎并沒有經過充分的論證,而是直接“按書記的要求”執行。這種“領導一句話,百姓忙一天”的作風,真的能代表科學的城市管理嗎?城市就一定要國際化和學院風才顯得好看嗎?
退一萬步來講,這種國際化和學院風就真的很高級很漂亮,但是就真的適合所有商戶?我一個農民下地干活還得穿西裝皮鞋不成嗎?對于農貿市場和街邊小店來說,醒目的紅藍黑牌匾,可能才是吸引顧客的最佳選擇,你一個紅色蜜雪冰城突然換成了綠色,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盜版呢!
說到底,城市的“高級感”從來不在領導的審美里。
蜜雪冰城的紅、蘭州拉面的黃、五金店的黑,KTV的五顏六色,這些被市場檢驗過的色彩組合,才是商業活力的真實脈搏。與其糾結顏色,不如多聽聽商戶的聲音,畢竟他們才是城市的活力所在,城市是因為人流才會有所謂的“高級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