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形容里薩謝的菜鳥賽季,大概是“過山車”。賽季初,這位老鷹狀元被貼上“史上最沒存在感狀元”的標簽,場均11.2分+35.5%三分命中率的表現,連自家球迷都調侃“選了個寂寞”。但誰能想到,賽季末尾對陣籃網,他轟下38分創24屆新秀單場紀錄,硬生生把“水貨”劇本改寫成“逆襲爽文”?
前半程:從“超人”到“普通人”
里薩謝的開局堪稱災難。11月對國王9投1中僅得3分,空接脫手、籃下放飛,連最擅長的三分也頻頻打鐵。老鷹球迷甚至自嘲:“這狀元還不如布朗尼務實!” 他的問題很直接:對抗差、持球弱、心理崩。歐洲聯賽靠體型和投射吃飯的他,在NBA連“吃餅”都費勁,他自嘲“從超人變普通人”絕非玩笑。但轉折點來得猝不及防。
交易成轉折:場均14.8分+4成三分命中率
2月,老鷹送走亨特,杰倫-約翰遜報銷,里薩謝突然被推到鋒線核心位。戰術調整立竿見影:減少持球單打,專注無球跑動和接球投籃。結果?后半程他場均14.8分+40.2%三分命中率,罰球準心從69.4%漲到75%。對雄鹿砍36分,對籃網轟38分,空切每回合1.35分的效率甚至超過聯盟82%的球員。
逆襲密碼:戰術適配+自我升級
老鷹教練組做對了兩件事:一是揚長避短。讓他學克萊·湯普森——少運球多投籃,利用身高跑無球。對陣雄鹿的36分,12個運動戰進球里6個是接球終結,3次空切直接得分。二是心理疏導。哪怕前期再鐵,首發位置雷打不動,這才有了3月連續20+的爆發。
他自己也沒閑著:增肌4公斤提升對抗,三分出手速度加快0.2秒,甚至開發出慢三步上籃。防守端雖然臂展吃虧(203cm),但靠預判場均干擾投籃3.1次,隊內第三。
最佳新秀還有戲嗎?
原本馬刺卡斯爾幾乎鎖定獎項(場均14.6分+4.1助攻,但里薩謝收官階段的表現讓懸念重生。他的優勢在于效率質變——后半程真實命中率58.7%,比卡斯爾高4個百分點;劣勢則是穩定性不足,整個賽季正負值-0.3,而卡斯爾所在的馬刺勝率更高。不過,比起獎項歸屬,里薩謝的未來更值得期待。
模板是誰?3D天花板or全能側翼?
球探報告曾將他類比巴圖姆,但現在看,他有機會成為升級版奧托·波特:三分準(后半程40.2%)、空切嗅覺好、防守不拖后腿。若能練出持球,甚至可能摸到全明星邊緣。老鷹隨隊記者透露,休賽期計劃讓他增重到98公斤,并加練擋拆后中距離——這正是字母哥早期的進化路徑。
歐洲天才的啟示:別急著判“水貨”
從諾維茨基到約基奇,歐洲球員在NBA的成長軌跡總是“慢熱型”。文班亞馬菜鳥季也被噴“竹竿”,第二年就沖MVP;東契奇新秀年場均21分,照樣有人說他“太胖”。里薩謝的逆襲證明:基本功+球商才是硬通貨。當適應了NBA的節奏,歐洲球員的戰術素養往往會迸發后勁。
里薩謝的新秀賽季,像極了每個職場新人的縮影——初來乍到手足無措,挺過壓力終見曙光。或許他不是24屆天賦最高的,但絕對是最懂“低頭打磨,抬頭抓機會”的。下賽季,當特雷·楊的傳球再次找到埋伏底角的他,對手可得小心了:這個“低調狀元”,早就不是當初那個空接都手抖的菜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