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手機真的比買手機劃算?2025年4月央視的一記重錘,砸碎了某些租賃平臺精心編織的謊言。當記者暗訪鏡頭對準號稱"零壓力用新機"的人人租時,赫然發現這個月活超千萬的平臺,竟上演著比諜戰劇更驚心動魄的戲碼。
一、地址造假迷霧:租賃商鋪集體"隱身"
成都太升南路的手機店主老張叼著煙冷笑:"平臺上80%的地址都是假的,你真要找?得按我說的暗號敲門。"在這套獨特的"地下規則"里,標價9999元的iPhone16 Pro Max被拆解成詭異算術題——月付1066元×12期,總價竟比官網貴出近三成。更魔幻的是,商家拿貨渠道藏著灰色密碼:"華強北的翻新機當全新機租,利潤直接翻跟頭。"
二、數字枷鎖驚魂:你的手機在"坐牢"
深圳白領林婉晴至今記得那個凌晨:手機突然黑屏跳出血紅彈窗"逾期鎖機"。她不知道的是,從簽下電子合同那刻起,這臺設備就裝著會"呼吸"的監管程序。維修師傅拆機時倒抽冷氣:"這根本不是普通鎖,它能竊取通訊錄、相冊,甚至遠程啟動攝像頭!"而當她想維權時,商家甩出的"陰陽合同"更讓人瞠目:租滿12個月后想買斷?請再掏5444元,而那時手機殘值早已跌破4000元。
三、翻新機江湖:維修師傅都不敢接的單子
在廣州崗頂數碼城,有著十年經驗的李師傅指著工作臺上七零八落的零件直搖頭:"這個月接了13臺人人租的維修機,9臺主板被動過手腳。"他掏出放大鏡展示主板焊點:"這種二次維修的機器就像打過補丁的氣球,說爆就爆。"更荒誕的是,有租客因屏幕劃痕被扣2888元押金,而官方換屏報價才899元。
四、暴利迷局:誰在玩"手機銀行"游戲?
行業內部流傳著一本"財富密碼":以租賃之名行放貸之實。某離職員工透露:"我們測算過,年化收益超300%才算合格。"這種模式下,監管鎖成了新型催收工具——你不還錢?手機變磚頭!北京律協互聯網金融專委會主任梁靖用"溫水煮青蛙"比喻:"先用低月租吸引入局,再用鎖機威脅續租,最后用天價買斷收割。"
五、當租賃變成數字綁架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這種行為已觸碰多條法律紅線:"《民法典》第1032條明確規定隱私權保護,遠程鎖機涉嫌雙重違法。"而在廣州天河區法院,已有23起相關訴訟排隊等候,其中多起案件出現"陰陽合同""證據消失"等詭異狀況。
結語
這場披著共享經濟外衣的資本游戲,正把無數消費者拖進債務漩渦。當我們的手機不再屬于自己,當租賃協議變成賣身契,是時候追問:究竟是誰,在給這個失控的行業按下"免死金牌"?或許正如網友的辛辣評論:"你以為在租手機,其實是手機在租你的人生。"
#央視曝光人人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