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詐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高發性案件,電詐分子極其狡猾通過許多我們日常需要接觸到的網絡空間來誘騙,為此我們也要不斷地拓寬反詐知識、提高警惕!
高發電詐類型
一.虛擬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
*常見情況
1、利用銀行間接騙取用戶資金
詐騙方式:詐騙人員通過公共wifi、atm機針孔攝像頭等途徑獲取的用戶銀行卡賬戶和密碼后,但由于沒有手機驗證碼無法進行轉賬,因而想到利用銀行卡內將活期理財轉為定期無需短信驗證碼這一點,將余額由活期轉為定期,然后詐騙用戶說出短信驗證碼,盜走資金。
2、虛假借款詐騙
借款人通過信息販賣者取得有效身份信息,利用他人的身份在網絡金融平臺進行借款、交易。甚至存在職員與借款者串通,向公司提供不真實的借款人信息,使得本來無法借款的人借到資金,進而謀取公司資產的現象。
*那么虛假平臺投資詐騙能追回錢嗎?
如果被騙了錢財可以報警處理,贓款被追回后還有可能把錢退回。
二.網絡游戲產品虛擬交易類詐騙
*詐騙方式:很多年輕人對網游的參與度較高,借此詐騙人員在社交平臺通過發布高價收購游戲賬號、買賣游戲裝備、免費領取游戲皮膚等消息,誘導受害人在微信群或QQ群內進行交易。待收到錢后,詐騙人員就將受害人聯系方式拉黑或者消失。
*防范技巧:
1.不點擊和掃描陌生鏈接或二維碼,不在陌生人發來的交易平臺上填寫個人信息或進行充值操作。
2.多參與一些社會實踐等,減少被詐騙分子循跡的可能。
三.網絡婚戀、交友類詐騙
*詐騙方式: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平臺用戶信息審核不嚴,偽裝身份詐騙錢財,甚至衍生出平臺賬號買賣等“黑灰”產業鏈。
*套路分析:
第一步:確定目標
詐騙分子一般選擇的詐騙目標都是有一定經濟來源的單身青年,騙子進行主動搭訕,同時按照不同劇本來打造完美人設。
第二步:獲取信任
詐騙分子通過甜言蜜語建立起“戀愛關系”。實際上,他們的在平臺上個人信息、學歷文憑、生活經歷等都是杜撰的......
第三步:誘導轉賬
婚戀、交友類詐騙中,在確立“戀愛關系”后,詐騙分子會以意外事故、生病等理由誘騙轉賬。
第四步:銷聲匿跡
一旦轉賬匯款,將會被對方拉黑刪除,或者,成為“消失的TA”......
四.刷單返利類詐騙
近期出現了刷單詐騙與其他熱門形式合體的趨勢,諸如“刷單+快遞”“刷單+創業”“刷單+APP搶單”“刷單+招聘”等,誘惑性更大。
*復合型刷單詐騙:
“刷單+APP搶單”
騙局詐騙分子打著“無須墊付,一單現結”的噱頭,引導受害人下載“搶單”APP,營造緊張氣氛讓大家踴躍參與,以任務完成后就能賺取收益為由,引導受害人一次次加大投入做任務,最后動手腳騙取錢財。
“刷單+網絡賭博”
詐騙分子一開始利用刷單賺傭金來獲取信任度,之后再誘導受害者在賭博平臺進行投注實施詐騙,通過操作APP后臺數據制造盈利假象,等受害者發現無法提現才意識到自己上當被騙。
“刷單+裸聊”
要求目標群體先做任務、充會員才能解鎖“裸聊”房間;刷單+領福利,通過PS、虛假網頁制造成功免費領取的假象,引誘目標群體進行付費領取。小單返利,大單誘騙。
五.冒充公檢法及政府機關類詐騙
*詐騙手段:
1.獲取信任。通過非法手段獲取受害人的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碼、住址等,并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與受害人聯系,獲取受害人的信任。
2.震懾恐嚇。騙子用嚴肅的語氣嚇唬受害人,以受害人涉嫌犯罪等話術并出示偽造的通緝令等文件,使受害人害怕。
3.獲取個人信息。在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后,騙子會要求受害人提供銀行卡密碼等信息,或者讓受害人登錄指定網站填寫信息等,以便將受害人的資金轉走。
*應對措施: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或者直接到公安機關進行確認。
六.冒充領導、熟人類詐騙
*詐騙方式:
先偽裝身份,再通過關心等拉近關系,最后誘導對方轉賬。
*防范措施:
1. 保護個人信息:避免將個人敏感信息隨意泄露在網絡上,定期更改密碼,設立多重密碼鎖增強安全性。
2. 謹慎添加好友:在社交媒體上仔細審查和確認添加好友的身份,保持警惕。
3. 核實身份:當收到熟人或領導的消息或請求時,通過其他渠道(例如電話、面對面確認)來核實。
4. 警惕轉賬需求:對方提出要求轉賬,應當直接打電話或者本人見面確認后再做決定。
七.冒充電商物流客服類詐騙
*常見詐騙內容:
冒充電商客服告知用戶商品有問題或者會員需要升級,積分不足等讓其添加微信等,誘導被害人轉賬。
*反詐牢記:
不點鏈接,不轉賬,不透露個人信息。
八.虛擬征信類詐騙
*詐騙方式:詐騙分子冒充網上金融平臺客服,謊稱因國家征信規定,要求受害人對其金融賬戶進行變動,否則就會影響征信記錄。借此誘導受害人下載在線會議軟件并共享屏幕,通過分飾多角等方式實施詐騙。
*預防措施:
1.認真核實平臺客服來電。
2.果斷拒絕以影響征信為由關閉或注銷賬戶的要求。
3.謹慎回應添加好友共享屏幕的請求。
4.不向陌生人轉賬或借貸。
九.虛擬購物、服務類詐騙
*常見詐騙手段:有些非法分子在網上散布有海外代購渠道或者低價售賣商品的群聊,進而誘導被害人添加聯系方式,最終騙取錢財。
*防范措施:記住天上不會掉餡餅,使用正規途徑來進行交易,拒絕不明轉賬。
十.虛擬貸款類詐騙
*常見類型之助學金詐騙
騙子通常會通過非法渠道,事先獲取受害者詳細資料,當接到自稱教育、財政等部門工作人員的電話,要發放“國家助學金”等時,要主動與學院輔導員聯系,以證實真偽。
*防范措施:堅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理睬。同時記得把自己輔導員老師的聯系方式告訴家人,以備需要緊急聯系時,你的家長能夠在第一時間與老師取得聯系。
來源:隴西縣公安局〡編輯 整理: 掌上隴西
【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征稿郵箱:50169220@qq.com
合作請添加小編微信號:zhangshanglongxi
掌上隴西
掃碼添加客服微信
|廣告發布|便民信息|本地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