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毅品文團隊毅叔,歡迎轉發!
弟兄們,如果用一個詞形容特朗普的“關稅核彈”,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本想用貿易大棒收割全球,結果先把自己的金融霸權炸了個底朝天。看看這魔幻的一周:美國股市、匯市、債市三殺,馬斯克兩天財富縮水300億美元連夜發推罵街,連華爾街都集體倒戈逼宮白宮。這場由關稅引發的金融風暴,徹底暴露了特朗普的色厲內荏。
這次中國如此之硬,讓特朗普萬萬沒想到。在2018年那會,特朗普靠加關稅讓中國簽訂了購買大量美國貨的大單,這讓特朗普一直沾沾自喜,他認為這次再如法炮制一下,中國一定撐不住。但他徹底的失算了,他的確寫過一本《交易的藝術》,但中國孫子幾千年前就寫了《戰爭的藝術》(這是《孫子兵法》的外文譯名)。在2018年中國沒人想得到特朗普這么瘋,因此還沒建構起對美國的經濟防御能力。當年簽訂的協議不過是最經典的緩兵之計,在這幾年中,中國完全沒閑著,充分建構了對特朗普發瘋的預案。因此當特朗普再度甩出關稅戰爭時,中國的反擊十分迅速,并且指向明確,打擊精準。
當然不要指望特朗普會就此認輸,他這種人現在狠狠地丟了面子,就一定會在后續進行各種各樣的報復,因此我們也不能有速勝論的幻想。對美國的貿易戰爭注定會是一場持久戰,教員的話說得好,“時間要打多久,我講我們不要做決定。現在是由特朗普,以后是由萬斯,或者是美國的將來的什么總統,由他們去決定。就是說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中國目前的反擊,可以說站在了全世界的面前在阻擋美國。當中國站出來之后,一些國家的舉動耐人尋味,引發了不少關于“站隊”的討論。當然,這里的“站隊”需要加上引號,它更多指向的是在全球經濟變局之下,各國基于自身利益做出的戰略選擇。對中國來說,只要各國真的以自己本國利益為先,而不是以美國的利益為先,那就一定會選擇中國,原因不言自明。
近期巴西就向中國出售240萬噸大豆。這當然可以解讀為巴西抓住了中國市場對多元化農產品供應的需求,填補了部分此前由其他國家供應的市場空缺。更深一層看,這也是巴西在全球農產品貿易格局變化中,積極爭取更大份額的體現。畢竟,在國際貿易中,誰能提供穩定且具有競爭力的產品,誰就能贏得市場。
再看南美的另一端,阿根廷與中國的本幣互換協議也備受關注。盡管面臨美國的壓力,阿根廷總統米萊上臺前的言論還對中國極為不友好。但如今阿根廷依然選擇與中國續簽并擴大這一協議。這背后的邏輯并不復雜:一方面,本幣互換能夠有效降低阿根廷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匯率風險,尤其是在美元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另一方面,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消費市場,能夠為阿根廷的牛肉、大豆、小麥等優勢農產品提供廣闊的出口前景。根據阿根廷最新發布的數據,對華農產品出口依然是阿根廷重要的外匯收入來源。選擇與中國深化經濟合作,無疑是符合阿根廷自身經濟利益的理性決策。
中國還在東盟與中日韓(10+3)財政和央行副手會上與各國達成了包括區域政策協調和加強區域金融安全網等領域的一系列共識,會議上還一致通過了再清邁提倡多邊化機制下以人民幣出資的法律安排。
歐洲方面,近期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和英國貿易政策國務大臣道格拉斯·亞歷山大和英國國防參謀長托尼·拉達金相繼訪華,其中,拉達金是近十年來首次訪華的英國國防參謀長。引發了外界對于中歐中英關系的諸多猜想。
歐盟如今迅速和中國達成了對電動車的共識,取消了對中國電動車的高關稅,雙方研究為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設定最低價格。正如一位國際關系學者分析指出,這表明歐洲正在努力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并積極探索與中國的合作機遇。
回過頭來看,近年來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或許真的超出了某些固有的預期。
首先,中國經濟展現出的韌性與戰略定力,可能超出了部分觀察家的預料。面對外部壓力,中國并沒有像某些預測那樣“不堪一擊”,而是通過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及積極推動貿易伙伴多元化等方式,展現了其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今年前幾個月,中國與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均保持了穩健增長,這充分說明中國在全球貿易網絡中的地位依然穩固。
其次,全球范圍內“不選邊站”的趨勢愈發明顯。許多國家不再簡單地以意識形態或傳統盟友關系來劃分陣營,而是更加注重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正如我們在巴西、阿根廷等國的案例中看到的,經濟利益往往是驅動其對外政策的重要考量因素。這種務實的態度,使得全球力量的對比不再是簡單的“一邊倒”。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簡單的“站隊”思維已經難以解釋和預測全球經濟的走向。各國都在根據自身利益和對未來趨勢的判斷,靈活調整策略,尋求更有利的位置。與其說是“站隊”,不如說是各國都在審時度勢,在全球經濟的棋盤上“借力打力”,努力為本國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而這種復雜而動態的博弈,才構成了當下全球經濟最真實的圖景。
當特朗普團隊開始轉發“中國崩潰論”專家章家敦的推文自我安慰時,這場鬧劇的本質已昭然若揭:一個沉迷于推特治國的總統,試圖用19世紀的關稅武器解決21世紀的債務危機,結果被現代金融體系的復雜性反噬。這場戰役尚未終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當美元霸權開始褪色時,沒有一場關稅豪賭能挽救帝國的黃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