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智能電視遍地開花的時代,選擇一款真正能讓自己心儀的電視,仿佛成了一場尋寶游戲,各種參數讓人眼花繚亂。今天,咱們化繁為簡,單從視聽、交互以及配置三個重要核心方面入手,帶你領略何為真正的“卷王”電視。
選電視首先就是看屏幕,直接關乎視覺體驗。
市場上多數電視產品都是采用了MiniLED材質的IPS面板,而少數高端系列會使用HVA軟屏。相較于HVA軟屏,IPS面板的屏幕缺點就是畫面不夠通透、細節不夠豐富且層次感不行,好處就是成本低,廠商利潤能夠最大化。
那么,就沒有實惠的HVA軟屏產品嗎?當然是有的,比如剛發布的鶴 7 PRO 25款、鶴6 Ultra 25款以及鶴6 PRO 25款新品。
這三款產品就彌補了IPS對比度天生不足的缺陷。當然,你可能聽說過普通VA屏就能具備高對比度,但華星HVA/高階VA屏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7000:1的靜態對比度遠高于普通IPS的1200:1,提供了更廣的視角和更穩定的色彩表現。簡單來說,無論你從哪個角度看,顏色都保真,亮度都均勻,再也不用擔心一家人圍坐看電視時,有人看到的畫面偏暗或色彩失真了,看電視不就是圖個“好色彩”嘛!
再就是電視尺寸,真的是越大越好嗎?
其實并不是,不管是桌面擺放安裝還是墻壁掛裝,選擇與自己觀看空間尺寸匹配的才能看的“舒服”,電視機選擇的通用公式?為:觀看距離(米)×40≈推薦尺寸(英寸)。例如3-4米距離對應約120英寸(實際一般在100-120英寸),2-3米觀看距離就選65-80英寸比較合適。
而且,電視機價格也是隨著尺寸的增加而成倍增長的,尤其是超過100英寸,價格更是翻倍增加(屏幕良品率決定了成本),所以考慮到性價比,個人感覺非必要,85-100英寸對于多數家庭來說,更有性價比一些,所以在雷鳥HVA屏幕“鶴”新品中,我就更關注鶴6 Ultra 25款。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雷鳥這次上新也用上了0.5%LR低反膜。
這個技術其實說白了就是消除電視屏幕的“鏡面效應”。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我們平時看電視,由于工藝原因,通過電視屏幕就能看到燈光、人像、地板等倒影,就非常影響觀看效果。有了0.5%LR低反膜,就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
要知道,用上0.5%LR低反膜的雷鳥電視,反射率只有1.8%,相比2.6%的行業平均值就出色了很多,抗眩光抗反射效果可以說非常優秀,有了它不管在哪個角度、開燈或者白天都能讓畫面清晰可見,觀感更加出色。
除了屏幕,電視硬件+軟件足夠強悍,才能讓體驗更加完美。
雷鳥這次發布的“鶴”系,全系搭載MT9655新一代旗艦soc,并且還配備了真正四路滿血4K 144Hz接口的HDMI2.1,是純正的MT9655旗艦機型。硬件的性能就帶來了體驗上質的飛躍,1.2秒開機,操作響應速度是行業3倍,真正做到流暢絲滑、不卡頓。
而且,系統更加純凈,原生無廣告系統絕對不會浪費用戶一秒鐘時間,比起其它電視品牌的“廣告套餐”真的太良心了!而且呢,這次還把好用的國產AI之光——Deepseek也接入了,0多個大模型智能體,再加上雷鳥的4K靈控桌面,交互可以說是更加人性化,讓電視也更加懂你。
那么,鶴 7 PRO 25款、鶴6 Ultra 25款以及鶴6 PRO 25款,三款如何選呢?
如果像我一樣,觀看空間不是太大,而且還考慮極致性價比,那么就選85英寸的鶴6 Ultra 25款,國補之后也只就不到5600。如果是不差錢,就想要一臺極致性能的高端電視,那么鶴7 Pro 25款非常值得推薦,在亮度、分區數量更出色,而且這臺98英寸的“大彩電”補貼之后也才13000左右,比起友商的產品來說,很有誠意了。
最后,就是電視安裝一定別“過高”或者“過低”,電視中心點離地面高度建議為1.1-1.3米(客廳)或0.9-1.2米(臥室),確保視線與屏幕中心平齊,這樣不僅不會影響電視色彩,而且還能避免頸部疲勞。
值得注意的是,雷鳥的安裝也是純免費的,師傅會提供合理建議,還有免費勘測+免費安裝+送裝一步到位,省錢還省心,真的沒必要折磨自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波4月16日19:00的雷鳥新品發布會,相信屆時還會有驚喜帶給大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