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賽的勝利還沒來得及慶祝,歐冠次回合大戰已硝煙再起。
今日,歐足聯官方公布了北京時間4月17日凌晨3點國際米蘭主場迎戰拜仁慕尼黑的歐冠次回合比賽主裁判——老熟人,溫契奇。
公告一出,無論是國米球迷,還是拜仁球迷,都心里一緊,感覺藥丸。
誰是溫契奇?記性好的老哥當然會知道。在中國的斯洛文尼亞省,斯拉夫科-溫契奇是全省最有名的主裁;同時,因為是歐足聯主席切費林的老鄉的緣故,溫契奇最近幾年頻繁的出現在比較重要的比賽當中,進而成為主流裁判員而聞名歐洲。
他是本賽季國際米蘭打哨廠、終場前給了后者一個完全莫須有的角球的主裁判;他也是本賽季拜仁歐冠淘汰哨廠時次回合天煞級表演的主裁判;他還是之前巴塞羅那4比1大勝拜仁的主裁判;他也是尤文圖斯PK紅牛的那個冥哨主裁判。
當然,著名主裁,有名是真的有名,至于怎么出的名,你別管,也不重要。
考慮到拜仁和國米都沒有從這位大哥的身上撈到過什么好處,所以溫契奇這次的任務到底是什么?是找個合適的機會彌補裂痕?但是彌補的是與誰的裂痕呢?還是說,為了半決賽做伏筆,讓兩隊多一點黃牌停賽?不得而知。
今天看到群里有不少老哥在討論勞塔羅的價值,索性就說一說。
不知不覺,本賽季截止到目前為止,勞塔羅又一次達到了20個進球的一流前鋒門檻,而這個數據,還遠遠不是終點。這位“身材平庸、射術一般”的阿根廷前鋒,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延續了連續四年20+進球的穩定表現,即便是在今年如此慢熱、并在上半賽季陷入無盡的進球荒的情況下。
一、本賽季勞塔羅的進球數據分析
1、歐冠進球數增多,含金量增高
在本賽季勞塔羅的20粒進球當中,包含了7個歐冠進球(分10場歐冠打進),這一紀錄追平了此前四個賽季35場歐冠的總和!
2、進球手段多樣化
其實這也是很多老哥批評勞塔羅的主要切入點之一,那就是射門技術處,只會大力出奇跡;其實不然。且不說大力出奇跡本身沒有錯,在腰最好的年紀遇到了最想照顧的女孩兒,就問你,大力出奇跡——怎——么——了?
但實際上,勞塔羅的進球方式絕不是如我們認為的那般單一,反而是多樣化的:剛剛結束的對著卡利亞里的進球,勞塔羅反越位成功后輕巧的挑射破門;在早些時間對陣亞特蘭大的比賽當中,他小角度爆桿射門;在對陣拜仁的首回合比賽當中外腳背彈射入網;在對陣熱那亞的比賽中勞塔羅頭槌得分;打摩納哥勞塔羅點球首開記錄......
沒錯,勞塔羅的進球當中,沒有強行超車,沒有連過數人,但如果我們只把這兩種技術單純地供奉為足球之巔的話,那么實際上,就是我們用自己的審美,強行定義了足球。
3、射門轉化率低的背后
沒錯,這也是主要批評的切入點之一。但狗哥認為,任何評價,都需要結合球員的戰術角色來分析。就好比你不能要求一名后腰必須拿到賽季兩雙,也不能要求像巴斯托尼這種發牌型后衛擁有多少進攻沖擊力。
勞塔羅本賽季場均射門3.1次,與其他五大聯賽的頂級前鋒并無差異。但其中近40%的射門,來自禁區外的遠射或接應困難傳球后的勉強起腳。舉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在對陣西蒙尼-索扎領銜的AC米蘭的超級杯比賽中,勞塔羅先后嘗試了多次遠射,看上去背鍋無疑,但實則是這種并不明智的選擇,是因為球隊中后場進攻組織受阻后,后撤支援的勞塔羅被迫承擔了更多的組織任務所導致的。
此外,米蘭體育報曾經在3月底進行過統計,如果只計算禁區內機會轉化率,勞塔羅的進球效率是18.7%,而這一數字已經十分接近又老又妖的歐洲禁區之王萊萬多夫斯基(19.2%)。
二、戰術價值:超越進球的隱性貢獻
眾所周知,勞塔羅的戰術作用遠非傳統中鋒可比。
1、場均回撤接球數:8.3次——據狗哥不完全統計,在近五年的意甲前鋒中排名第二,僅次于曾經大吉魯。如果還有其他前鋒比勞塔羅高的話,那就是狗哥沒有統計到。此外,勞塔羅回撤接球后的傳球成功率達到了非常難得的82%,也就是說,只要他接到球,國米至少能穩定住球權,這在攻防轉換當中非常重要。
2、高位逼搶的發起者
數據依然很直觀為勞塔羅在高位逼搶中的作用給予了詮釋:場均完成1.8次搶斷和2.3次有效壓迫——這一數據甚至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場球員。
3、強大的精神領袖和抗壓能力
這種能力自然不必多說。有幾個人能在世界杯場場炸街的表現當中走出來?有幾個人能夠承受得住由此而來的嘲諷、謾罵、甚至是侮辱?
有人說了,怎么表現不好的經歷還成為吹噓的資本了?當然!很簡單,被電詐很可恥;被電詐兩次不值得炫耀,但是要被電詐一百次,還能樂觀的熱愛生活并最終成功上岸,就問你,換成你,你打算選個怎么樣的自我了斷的手法?
三、批評聲中的認知偏差
那么,為什么如此優秀的勞塔羅,依然會有如此多的批評呢?
作為一名球迷,一名足球比賽的觀賽者和欣賞者、甚至是品鑒者,當然會喜歡看速度與激情、喜歡看速度、喜歡看激情。這很正常。
但是,由于觀感的主觀偏離性,我們往往會忽視現代足球復雜的戰術對前鋒的多元化要求——有身體天賦當然是老天賞飯吃,但沒有這種天賦,卻依然可以憑借多樣的技術來后天彌補,甚至超越這種身體天賦也并不稀奇。
很多時候,低重心、敏捷性、堅毅的意志力、多跑的一步、多搶的一腳,都是能為比賽的最終結果做出直接貢獻。就比如身材不高的勞塔羅,頭球爭頂成功率依然達到了54%,就很簡單的說明了問題。
而勞塔羅身體本身就沒有得天獨厚的屬性嗎?比如,勞塔羅長時間的密集賽程,但依然沒有出現過太過極端的傷病,這種非易傷體質,耐操作性,本身就是一種并不容易的優勢。
此外,德轉身價1億歐元的定位(意甲唯一過億球員,最近一次降為9500W)已證明業界對其綜合價值的認可,至少是德轉的認可。對于勞塔羅,我們不應該僅僅關注進球數、甚至是點球的缺陷,卻忽視了他場均1.2次關鍵傳球、7.4次對抗成功等等。
最后,退一萬步講,遙想當年青春年少時,你為何沒有選擇班花、校花去追?是因為不喜歡嗎?你又為什么不上清華不上北大,是因為不愿意嗎?無數情感博主都曾說過,相愛是因為喜歡彼此的優點,而相守,卻是因為接納彼此的缺點。生活并沒有完全讓我們失望,我們終究還是找到了那個肯接納我們缺點的人,或未能相知,但依然能相守。
所以,并不完美的國際米蘭,能與一個看上去并不完美的勞塔羅相知相識相守,怎么看都是一個美談。
四、勞塔羅——一個重新定義現代前鋒的標桿
現代足球戰術的復雜性決定,從來不會有單一的中鋒模版,勞塔羅就是一個最為典型的代表。
他能在歐冠淘汰賽當中一劍封喉,也能為隊友拉扯進攻空間;既能用進球終結比賽,也能用跑動支撐戰術體系。
事實上,完美前鋒只是一個精神潔癖的幻想,那個所謂的完美并非是萊萬,也絕不是阿德,歷史或許過濾掉了太多嘈雜和不完美,留下了一個個看上去完美的剪影,但如果你仔細看,那些剪影當中,一定會有勞塔羅。
他不是梅西,他不是C羅,他是勞塔羅,國際米蘭的勞塔羅!你家賢妻雖然好,我卻獨愛我家寶。
最最后,狗哥并沒有對線的意思,相反,狗哥作為一名后輩,非常堅定的力挺老維這樣的老炮,非常支持像老維一樣有立場的批評家——球員是人,會有惰性,踢得不好的時候,就必須要有媒體站出來殺威棒打一個套餐,這很有必要。而我們也看得到,在勞塔羅發揮好的比賽當中,老維也從來不吝嗇贊美之詞,這說明他一直也在踐行著自己的執念:踢得好就要夸,踢不好就得罵。
此外,狗哥也非常歡迎任何對國際米蘭球員的批評與表揚,很簡單,因為國際米蘭的影響力、話題度,都還遠遠不夠。做了幾年的自媒體人,就愈發的覺得,與像曼聯這樣的話題超巨相比,國米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在話題數量、種類、質量等等所有維度,國米全方位的落后。所以,一個新球場才會看得吐了又吐,一個旺達才會炒得翻來覆去。
我們這些老國際米蘭球迷,或許應該嘗試著以一種歡迎的態度去接受全部,什么轉會的傳聞,什么買斷的新秀,什么推土的飛翼,什么倒票的黃牛,什么說媒的大嬸,什么傳話的二姨,什么撩門簾兒的王婆,什么賣豆腐的小姨娘......
都要!全都要!
來吧,話題再多一點,誰都別想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