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為聚焦提升朝陽區科技創新能力、加強中關村朝陽園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鼓勵朝陽區企業通過科技技術創新提質增效,根據《北京市朝陽區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管理辦法(試行)》與《北京市朝陽區科技計劃項目(課題)經費管理辦法(試行)》,現面向全區公開征集2025年度朝陽區科技計劃項目,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01
申報時間
2025年4月14日至5月9日17:00
02
征集要求
(一)在朝陽區規范注冊、納稅、納統,同時符合朝陽區發展方向的企業;在朝陽區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登記,并在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的事業單位;以及坐落在朝陽區域范圍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或機構等;
(二)未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且無嚴重違法失信行為,經營狀況良好;
(三)具有高效的運行管理體系,產業化能力強,堅持不斷地技術創新,有效促進社會科技進步;
(四)重視知識產權工作,有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對研究成果有知識產權保護措施;
(五)立項時間應在2025年1月1日之后,原則上完成時間應在2026年3月31日之前;若2026年3月31日項目未完成可提交延期驗收申請,完成周期最長不超過一年半。
03
征集方向
(一)支持科技總部生態體系建設:促進龍頭企業產業鏈集聚和創新協作,發揮科技總部打通科技創新“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建設內驅型科技成果轉化生態體系,構建高效的科技創新生態;
(二)支持企業核心技術攻關與首創產品創新:支持企業核心技術攻關,聚焦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安全等“3+X”領域及重點行業關鍵技術突破,培育龍頭引領集群創新;鼓勵首創產品創新,彌補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新材料等領域短板,加強朝陽區新產品的研發創新,加速新技術新業態新經濟培育;
(三)支持協同創新發展:鼓勵朝陽區企業與京津冀三地高校、科研院所協同創新,推動科技創新驅動的技術研發,通過整合資源、共享技術成果,促進企業與科研機構在創新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形成協同創新的良性生態;
(四)支持社會發展科技創新:鼓勵科學技術普及和科技體系建設,促進衛生健康、雙碳環保、文化科技融合、農業農村及城市建設管理等領域的技術示范應用。項目通過創新驅動,提升科技在各個社會領域的應用水平,助力解決社會發展中的關鍵問題,推動可持續發展,實現全社會的共同進步;
(五)支持專業服務機構集聚產業效能:圍繞朝陽區數字經濟重點產業領域,開展公共服務平臺搭建、企業引進培育、產業鏈對接合作、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創業投資對接、國際交流合作、產學研協同組織等專業化服務;
(六)支持開展軟課題研究:圍繞朝陽區科技創新、數字經濟、中關村朝陽園等中長期規劃內容,支持研究機構、企業聚焦朝陽區發展特點,開展前沿技術、行業發展、數據監測等研究,支撐綜合經濟和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
(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開展成果轉化活動:鼓勵行業頭部企業、社會組織、園區運營管理單位等,圍繞朝陽區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領域,在朝陽區組織、舉辦科技學術會議、產業發展論壇、行業國際展會、創新創業賽事等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類活動。搭建交流合作、宣傳推介、資源對接、業務協作平臺,吸引帶動各類創新資源要素落地發展。
04
申報方式
此次科技計劃項目(課題)進行全流程管理,通過朝陽區科技項目申報系統 http://219.141.252.163:8080/fund/ 進行申報,網上審核通過后提交相應紙質申報材料(紙質材料具體報送時間及地址初審通過后可系統查看通知,但不得晚于項目申報截止時間)。網上申報請盡量提前,為按時提交紙質材料預留時間。
附件1:2025年度《北京市朝陽區科技計劃項目(課題)》實施方案;
附件2:承諾書;
附件3-0X:對應類別《2025年度北京市朝陽區科技計劃申報書》及預算表、匯總表。
中關村科技園區朝陽園管理委員會
(北京市朝陽區科學技術和信息化局)
2025年4月14日
附件1
2025年度《北京市朝陽區科技計劃項目(課題)》實施方案
【參考往期政策文章】
想了解更多政策?
政策咨詢及申報指導,聯系我們
咨詢輔導(微信同號):15201268250 鄧老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