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信網 責編:孫寶震 2025-04-14 22:33:23
春光山色片區區間道路整治后。(來源:青島市城市管理局)
春光山色片區區間道路整治前。(來源:青島市城市管理局)
背街小巷作為城市的“毛細血管”,承載著市民的日常生活圖景和城市的煙火記憶,但部分背街小巷卻也因年代久遠、設施陳舊成為治理難點。圍繞“建設群眾滿意的城市管理”核心目標,自2023年以來,青島市城管辦在全市組織開展背街小巷“微提升”行動,將城市精細化管理向街巷胡同延伸。
針對背街小巷復雜多元的現狀,青島市城管辦根據背街小巷所處區域、承載功能和設施條件的差異,將其劃分為整治提升類、嚴管類、規范類,實施差異化分類治理。其中,整治提升類著重于路面修復、護欄維修更換等硬件設施的改造升級;嚴管類主要針對垃圾積存、占路經營、亂貼亂畫等現象的整治;規范類聚焦于環境衛生改善與綠化美化水平的提升。與此同時,堅持以規劃設計引領背街小巷“微提升”的提檔升級,注重設計先行,體現背街小巷的自身特色,將“常態治理”與“特色治理”相結合,力求實現背街小巷的全方位優化。
各區(市)結合自身特點,因地制宜開展背街小巷“微提升”行動。例如,黃縣路之前墻面斑駁,雨天易積水,缺乏照明設施。市南區將硬件提升與文化植入相結合,一方面通過疏通下水道、重鋪滲水磚和增設太陽能路燈等舉措提升街巷硬件設施功能,另一方面在墻面手繪青島里院建筑,賦予老墻人文氣息,利用邊角地打造“居民議事廳”,成為居民的“第二客廳”,從而使背街小巷成為“有溫度、有故事、有活力”的公共空間。春光山色片區區間道路串聯周邊多處社區及單位,但路面破損嚴重,雨天易積水,影響群眾出行。嶗山區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通過對路面及人行道進行鋪裝,增設太陽能路燈、護欄和綠化帶等設施,改善了道路交通功能,解決了市民出行難題。
2025年,青島市城管辦繼續對50條背街小巷開展“微提升”,扎實踐行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充分發動市民群眾參與到“微提升”行動中,通過傾聽民意,推動居民的好建議、“金點子”落地實施,不斷提升背街小巷“微提升”的群眾滿意度。文/王劍鋒 谷正原
黃縣路整治后。(來源:青島市城市管理局)
[來源:信網 編輯:孫寶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