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一所初中校園上課的時間剛過,準備開始講課的老師發現,女孩阿伊的座位空著。這是怎么回事?老師很意外,阿伊是個特別遵守紀律的學生,從來沒有曠過課。老師意識到情況不對,趕緊跟家長取得聯系。
正在單位上班的母親聽聞阿伊沒去上課,便感到意外,趕緊聯系了阿伊父親,兩個人同時往家里趕。
推開家門,幾個房間都看不見阿伊的影子。在陽臺上看到的驚魂一幕,讓兩個人都僵在了那里。他們的眼前,自己的女兒阿伊,正在淚流滿面地看著陽臺下,不知道下一步她將要做什么?
驚魂未定的父母唯恐驚擾了阿伊,父親在后,母親在前,腳步很輕,向陽臺移動。在阿伊回頭的瞬間,母親如閃電般沖過去,抓住了阿伊的身子,把阿伊抱過欄桿,回到屋內。母女倆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團,哭得天昏地暗,哭得癱在了地板上。父親站在一旁,默默地流淚。
阿伊遇到了什么心理困擾?為什么要如此冒險?
原來,阿伊昨天晚上給媽媽寫了信。
信的大意是:自己近來心理狀態不好,郁悶,難受,心里太累、太痛苦了,有好多話要說,可是你們又不懂,跟你們說也說不清楚,看了這封信,請你不要跟我談。
阿伊寫完后,沒有直接交給媽媽,而是壓在了自己的枕頭底下。阿伊心想,這封信媽媽一定會發現的,媽媽一定會有所回應的。于是,吃過早飯就上學去了。可是,在媽媽發現后,心想,既然孩子說不要跟她談,也就沒有跟阿伊提起信的事兒。于是,中午放學回來,直到一家人吃完午飯,阿伊也沒有看到母親的任何回應,感到自己的期待落空了。這讓阿伊對媽媽很失望,居然對我的信像沒看到一樣。于是,下午自己去上學的路上越想越難受,越想越失望,走到半路上就返回家來了。
一家三口哭完了,母女的誤會消除了,驚魂一幕也化險為夷了,卻留下更大的懸念:阿伊究竟遇到了什么心理困擾不能跟父母說?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接待了一家三口的預約來訪。阿伊母親講述了上面的驚魂一幕。其間,阿伊父親想插話,都被阿伊母親抱怨的神情攔住了。阿伊母親也不知道孩子究竟是為什么,只知道心神不定地念叨:這孩子為什么這樣冒險啊?
我:謝謝你對我的信賴,請說說看,心里遇到了什么難題,說出來,我們一起想辦法。好嗎?
阿伊:家庭。
我:家庭?
阿伊:就是他們。
我:他們怎么了?
阿伊:他們總是吵架,差不多天天吵,從我記事起,就看他們吵架。他們一吵起來,就好像沒有我這個人似的。小時候,一看他們吵架,把我嚇得縮在被子里偷偷地哭。長大了,一看他們吵架,我就嚇得不顧吃飯,餓著肚子去上學。我就是在他們的爭吵中長大的,我不知道該說給誰聽,不知道誰能幫助我。
看阿伊的淚水滾落下來,我遞上紙巾。
阿伊接過紙巾,顧不得擦眼淚:他們吵架,我已經很受傷了,這還不算,還常常把我牽扯進去,讓我更受傷。
我:把你牽扯進去?
阿伊:他們為什么要吵架?
我:在你眼里,怎么看他們的吵架呢?
阿伊:他們就是差得太大了。
我:差得太大了?是什么意思呢?
阿伊:母親太強勢,特別能干,工作上特別厲害的那種,在家里也特別厲害。不都說男主外女主內嗎?我媽是又主內,又主外,家里,家外,都是母親。父親什么都干不好,又懶又饞,高興的時候,什么都聽母親的,不高興的時候,就知道跟我媽吵架。其實,我都不想管他們的事了,只想讓他們管管我。他們為什么總吵架?他們總吵架我該怎么辦啊?
我給了阿伊應有的心理支持,同時通過場景重建干預,引導阿伊學會表達自己的心情,讓阿伊意識到,自己的表達,對自己、對父母、對整個家庭,都會有正向的作用。
至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對話一開始,阿伊就把自己的心理困擾歸結為兩個字:家庭。那么家庭到底是怎么影響孩子的?
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土壤,負向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心理受到傷害的根源。阿伊生活在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家庭中,從小到大,父母的沖突讓她變得驚恐、害怕,備受煎熬。
所幸的是,在前面的家庭指導中,阿伊父母都開始認識到了雙方的沖突對孩子心靈的傷害。同時,他們都歸因是自己慣的,自己是有責任的,想改變也是要從自己做起的。這都是好消息,因為這對他們從改變自己做起,改善夫妻關系,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我和夫妻雙方取得共識:要想幫助阿伊走出心理困擾,需要父母從自己做起,努力改善夫妻關系,改善家庭氛圍。盡管雙方存在許多相互的抱怨,還有許多各自的苦衷和迷茫,但這是不難理解的,十幾年的夫妻關系模式,改善起來并不容易。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他們都不想讓孩子心靈繼續受傷,都想努力做個稱職的父母。不管怎樣艱難,他們愿意改善夫妻關系。
通過夫妻協商,適當分割家務處置決定的權利交還給丈夫,比如,從給足丈夫零用,還給丈夫應有的財權做起,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步助長或者叫作培養丈夫的主動能力和責任感。妻子在家庭生活中,不要時時事事逞強,學會有意識地扮演一下弱者形象,在不經意間給丈夫展示男人氣概的機會。
在家庭生活中,丈夫不能光等妻子放權,要主動爭取自己的權利,不能光等妻子的培養,要主動尋找機會成長,主動做家務、主動照顧孩子、主動關愛妻子、主動做自己該做的事。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夫妻間的問題,有些是需要也能夠解決的,有些是不必要或是很難或無法解決的。所以,對于許多夫妻間的問題,重要的常常不是怎樣解決它,而是要有一個很好的心理環境來看待它,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解決。
我在潛意識狀態下找到了阿伊的病理性記憶,小學的時候,她正在房間里寫作業,就聽外面他們又吵了起來,沒說幾句話,就動手打了起來。隨后就聽到了爸爸摔東西的聲音,接著聽到了媽媽連哭帶罵的聲音。阿伊正嚇得渾身發抖,就聽媽媽大聲喊她,讓她趕緊給爺爺奶奶打電話。阿伊猶豫中剛要撥通電話,爸爸沖過來,從她手中搶過電話,還狠狠地把她推倒在地上。她嚇壞了,嚇得哭著跑進自己的房間。這時候,他們誰也不管她,還沒完沒了地吵。阿伊都不知道自己那晚是怎么熬過來的,也不知道那幾天是怎么熬過來。她心里太難受了,可是她不敢跟他們說。我對阿伊進行了病理性記憶的重組,這使得她的焦慮程度明顯下降。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伊心情平靜多了,學業狀態也好多了。阿伊母親的反饋說,他們夫妻做了一次深度溝通,丈夫痛哭,自己也痛悔,都表示一定從改變自己做起。我仿佛看到,隨著夫妻關系的緩解,他們整個家的日子也開始有了和諧的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