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古董、假國寶的產業鏈與流量經濟完成合謀,銀發族成為算法精準鎖定的獵物,子女們也被迫化身“直播間守夜人”。
采寫/一然
編輯/天南
9999元在直播間能買到圓明園十二生肖馬首?
如此降智的騙局,卻騙了不少盼著“撿大漏,發大財”的老年“國寶幫”。
山東蔣宇的父親,買了113件假古董,貸款、透支花了30多萬元。
黑龍江柳青的父親也深陷其中。老人每月2000余元的微薄退休金,不足一年時間,為贗品支付了兩萬多元。
如今,柳青已成驚弓之鳥,父親不關手機,她不敢上床睡覺,生怕他又在直播間偷偷下單。
當假古董、假國寶的產業鏈與流量經濟完成合謀,無數銀發族成為算法精準鎖定的獵物,子女們也被迫化身“直播間守夜人”。
一、專割老年韭菜的直播間
凌晨三點,蔣宇揉了揉酸澀的雙眼,終于將父親貸款和透支信用卡“撿漏”的"古董"登記完畢。
(部分古董訂單登記信息)
銅香爐、生肖兔頭、羊角杯、鴛鴦瓶......整理購買清單時,蔣宇發現,從2024年4月13日到5月10日,短短29天,父親竟買了113件假古董,花了30多萬元。
去年4月25日,僅一天,父親就在直播間購買了5件標價3999元的銅器。形狀各異的黃銅擺件留著明顯做舊痕跡,細看卻是嶄新工藝品。“主播反復強調‘保真包老’,我爸就以為撿到寶了。”
3天后,蔣父又瘋狂下單4件標價6666元的擺件。“一件帶蓋的金壺,某多多類似款不到38元”,整理清單時,蔣宇的心在滴血。
8888元的紅褐色帶蓋瓶是清單中最貴的一件,對于他的質疑,父親理直氣壯地懟了回去, “我這是低買高賣,撿漏發財”。
這是直播間的慣用話術,主播一聲高過一聲的亢奮叫賣,在蔣宇和柳青眼中就是寒光凜凜的大鐮刀,一刀又一刀砍向老人的錢包。
“乾隆年間的花瓶只要998!”“600塊錢純正翡翠手鐲,您轉手就賺幾萬。”“老爸、老媽,這和田玉手鐲就是孩子回報你們的,誰能搶到,搶到就是撿漏。” “叔叔阿姨,如果說您手里方便,就當給孩子投資了。”
柳青父親就是被這類劇本直播帶貨捆綁。61歲的柳父是黑龍江退休工人, “我媽去世后,我爸找了個后老伴,總吵架鬧分居。”若說柳青對父親被騙抱有一絲同情,這便是緣由。
但她無法理解,夜市定價5、6塊錢的手鐲,父親卻愿意支付2000多元。僅僅一年,月退休金2000塊的父親,買假貨花了2萬多。
柳父不僅自己買,還鼓動柳青跟他一起買。“他讓我2000塊買一個瓷器,說轉手能賣200萬。”
最令柳青匪夷所思的,不是父親花1000多買的塑料夜明珠,而是200塊買的一個紅紙包,主播再三叮囑“不到時間不能拆”。父親腿摔傷時,紅紙包就在她家門框掛了整整49天。拆開后只有“福祿四海”字條,父親卻當至寶一樣供起來。
有一次,她看見父親在快手刷直播,“這個古董主播在被人追殺,追到山上四五百人圍剿他,但他還是逃出來了。”
柳青探頭看去,自稱逃過追殺的主播,臉上畫了幾道紅印,哭得上不來氣。看著滿臉同情的父親,她強忍笑意心想,“完了,又要下單贗品支持了。”
柳青與蔣宇的遭遇并非個例。《財經故事薈》以“直播間古董”為關鍵詞,在黑貓投訴平臺進行檢索,發現有58條相關投訴案例,涉及金額由千元到萬元不等。
其中2025年2月9日的投訴稱“無良商家用假資質注冊多個賬號售賣假古董,我從2024年7月起,在多個直播間購買十幾件古董,價值超18500元,后發現是染色注膠的仿品,要求退貨時商家已失聯,電話停機。”
去年,有媒體報道,沈陽康平縣公安局打掉了一個犯罪團伙,該團伙利用網絡直播售賣假古董實施詐騙。
去年11月,《今晚報》曾對老年人網購展開過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297份。數據顯示,69.95%的老年人通過電商平臺網購,也有62.44%的老人在直播間網購,不少主播利用“暗藏玄機”的話術,夸大贗品價值,謊稱可以高價回收、數倍增值,甚至喊粉絲“爸媽”,編造劇本情感綁架收割老年人。
二、貸款買假古董,被迫賣房還債
去年5月,柳青與父親爆發了一次激烈爭吵。
記憶里,她沒跟父親說過重話。母親在她11歲時離世,父親拉扯她長大不易,她想讓父親安享晚年。
可萬沒想到,一向喜靜的父親竟深陷喧囂的劇本直播間,一次次撒謊向她要錢。
“我爸攢了5萬多怕亂花,讓我保管。”從去年4月份開始,他就陸續跟柳青要錢,3000元、2000元......理由不外乎,“有人管他借錢”“朋友家孩子結婚”“給小妹買衣服”。
柳青察覺異常,“問了好幾次,我爸死活不說實話。”直到去年5月,她才發現了真相。
看到父親手機上滿屏的千元假古董、假珠寶,柳青血壓飆升。“我讓他報警舉報直播間。”
不料,向來慈愛的父親,竟一把搶過手機推搡她,“我沒被騙,你不能這樣。”柳青嚎啕大哭,父親才松口承諾不再購買。
可柳青不信,有一次,她聽見主播大喊,“快搶快搶,翡翠手鐲最后三單。”父親搶單時,激動得臉漲通紅,手都在顫抖。她氣憤不已,抄起電話就舉報了直播間,父親從屋里沖出來怒吼:“你不能這么干,人家幫老百姓做好事,你給舉報了還咋播了。”
中國青年報的一份千人調查問卷顯示,69.7%的受訪者與家中長輩在網購上發生過分歧。其中超4成人直言,相比于相信兒女,老人在產品功能和質量好壞的評判上更信任主播。
柳青的崩潰,蔣宇全都經歷過。
第一次聽父親說買古董是去年4月。“我爸喝多了,說買了幾件古董,鑒定是真的,轉手就能賣八九十萬。”
聽著父親酒后喃喃自語,“好人有好報,我要翻身了”,蔣宇還覺得挺心疼,“前幾年,我爸跟人合伙弄個化工廠,趕上查環保,虧了20多萬,他就想把錢掙回來。”
可妻子卻警覺:“快阻止,咱爸指定被人騙了”,父親滿口答應絕不再買。可蔣宇事后查清單發現,父親承諾當天,又下單兩件,花了9000多塊錢。
去年9月,父親給蔣宇打電話,說欠信用卡的錢還不上了。先前承諾“80萬元回流收購”的公司,收完每件4000元的鑒定費后,便無限拖延。
“我媳婦當場崩潰大哭,逼我爸報警,可他死活不去。”至此,蔣父仍不覺被騙,還承諾,“再等倆月賣不掉就報警。”
那天蔣宇才知道,父親絕非“買了兩三件”。“他帶我們去家里另一套閑置的房子,開門那一刻,全家都傻眼了,一屋子假古董。”父親還謊稱,“這些東西也就幾萬塊錢。”
去年11月份,拍賣公司通知“徹底賣不掉了”。父親急召蔣宇回家,至此,他才知道,父親買假古董花了30多萬,“20萬是銀行貸的錢,平臺貸款+支付寶7、8萬,余下透支信用卡。”。
負債還不上了,無奈的父親一度決定出售房產還債。
蔣宇不是最慘的,“小紅書上還有不少被騙100多萬的案例,可我們家本就負債,父親一個月工資也就3000多。”
三、歷時4個月退回26萬
柳青沒有報警。
直到今天,父親仍不承認自己被騙。她也不敢忤逆患有肝硬化和肺結核的父親。
但她從維權群里得知,有很多子女報警了,警方認為這屬于交易糾紛,不予受理。
不過,柳青背著父親偷偷舉報了幾次直播間。“每次平臺的回復都是推諉,讓我找商家協商,可商家根本就聯系不上。”
蔣宇算是幸運的,父親花了30多萬買假古董,他退回了90%的款項。但這四個多月的維權路,他一點也不想再回憶,“我從維權群里退出來了,現在看見誰說買假古董,生理上就會頭暈惡心。”
蔣宇報過警,警察讓父親配合調查,最終卻不予立案,認定這屬于消費者欺騙行為,建議找工商局。
蔣宇聯系不上外地的商家,也無法對接工商局,只能投訴平臺,但平臺每次說辭都一樣,“購買時間太久了,處理不了,跟商家自行解決,平臺頂多補償300塊錢代金券。”
這個結果,蔣宇絕不接受。他一方面繼續向平臺施壓,另一方面問到了商家的發貨地址。“我一看是福建寧德,又給寧德市的工商局打了12315投訴,那邊受理了。”蔣宇又查到廠家位置,聯系當地政府部門投訴,最終在工商局協調下,商家同意退還90%的款項。
蔣宇很感慨,這次幸運地退回大部分錢,是因為假古董來自同一廠家,維權難度相對較低。起初他以為7、8個直播間分屬不同公司,但父親說,雖然賬號不同,實際是同一個主播,可能是為了規避風險,也為了避免用戶追責,每個賬號只播一個星期。
珠寶鑒定師吳巖松解釋,這類售假賬號隱蔽性強,不可能長期穩定直播,售賣假古董的直播間,最大成本不是商品,而是購買流量。很多售假賬號生存周期僅一場直播,但每場在線人數上千,輕松賣出幾百萬元。
蔣宇從去年11月份開始處理退貨,到全部退完已是2025年春節后。他把113件古董的購買記錄和照片逐一整理,每天忙到深夜12點,第二天還要早起上班。工作間隙,他也抓緊時間繼續整理。
他投訴了所有店鋪,每個店鋪都有一個專門客服對接,那段時間,他還要不停地接打電話。
整理退貨時,他把所有假文物都看了,“有的做工很粗劣,一眼假,有的質感還行。可你想想,值幾十萬的東西,人家怎么可能幾千塊錢賣給你?”但父親依然堅持這些是從“博物館退下來的”,有清朝的,明朝的,還有民國的。但幫忙退貨的快遞小哥透露,退貨地址就是工業園區,里面全是做工藝品的。
退貨過程中,蔣宇還發現一件事:父親購買的部分瓷器快遞顯示從景德鎮發貨,實際退貨的廠家,卻是寧德市下轄的一個村子。他懷疑對方為了增加老年人的信任,特意將瓷器轉運至景德鎮轉寄。
事實上,能像蔣宇這么幸運的受害兒女極少。多數被騙老人陷入追討困局,更多家庭面臨取證難題。《今晚報》調查老年人網購被騙是否維權時,發現多達56.81%的老年人不懂維權,也不敢告訴子女,寧可吃啞巴虧。平臺推諉更讓維權舉步維艱。
四、叫不醒的父母,縱容的平臺
4月7日早上,柳青父親又在快手直播間下了3單。
“我爸答應不買古董,又改成買藥了。”柳青記得,父親曾拿一款“進口藥”讓她吃,“他說主播是特朗普姑爺,這藥是特朗普私人醫生研發的,專治新冠后遺癥,特朗普也在吃。”
“這咋就成了進口藥,產地明明寫的河北。”勸不動父親,柳青只能換個法子阻止他——偷偷登錄父親賬號,發現下單后立刻退單,再順手舉報店鋪。
柳青也不敢拆穿父親,怕被他發現,再改了密碼。父親手機不離手,她只好每天反復登錄賬號,查看購買記錄,熬到父親入睡后操作退款。
蔣宇與柳青一樣,不時登錄父親賬號檢查購買記錄。“我爸確實不買了,因為他沒錢了。”
據小紅書相關案例顯示,99%的受騙者子女曾向父母轉發過反詐視頻,但老人幾乎無動于衷。大多數人直至最后仍堅信自己未被騙。
蔣宇退回90%貨款,卻跟父親謊稱僅退回60%,“我想讓他肉疼一下,吸取教訓,別再買假古董了。”
父親受騙已影響了全家人的生活。母親退休后,原本幫蔣宇照顧孩子,如今只能回老家盯著父親,為了還債,不得不去打工,月薪3000元。
珠寶鑒定師吳巖松建議子女,不要粗暴阻攔,引起父母逆反,而是要做好科普,以理服人, “例如,石英巖玉冒充和田玉,雖更透亮,但成本僅幾十元,而同等白度的和田玉則價值數千甚至上萬。但石英巖玉硬度低,小刀能劃動,和田玉莫氏硬度達到6.5以上,無法劃傷。”
吳巖松還提醒老人,商品價格透明化時代,極低價格購高品質商品,絕無可能。而且要警惕"僅限直播間特價"話術,古董直播間“包老保真”承諾99%為假。
眼下,柳青和蔣宇除了希望父親戒網,更呼吁監管和平臺能重拳出擊,一旦詐騙售假,不僅應該封號,更要連根拔起式追責。(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