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很多老業主又要郁悶了,現在提前還款的門檻正在變得更高了,因為現在LPR已經有四個月沒有改變了,所以很多老業主現在又等不耐煩了,原本以為LPR會繼續下調,所以從去年9月重磅政策之后,大家提前還款潮的動力已經有所減弱了,但是現在一直不給降低利率,大家最近提前還貸的動力又重新增強了,而現在銀行有點變臉了,部分地區的房貸提前還款受到了閑置,針對還貸的金額、次數和線上渠道都不一樣了。
根據第一財經的報道,某大型銀行辦理提前還貸時,每年的還款次數從之前的5次降到了2次,并且通過線上還款單次還款金額還不得超過20萬元,這應該容易理解吧,之前你還款的錢沒啥限制,次數也可以多次操作,但是現在不行了,不僅減少你提前還的次數,還把這個金額給你限制住了,很明顯,現在銀行還是希望保住自己的利潤奶牛不被完全的消磨掉,提前還貸的人多了,加上之前存量房利率的下調,疊加銀行自身內卷消費貸利率去搶占客戶等等的因素,都不斷壓縮著銀行自身的利潤額,而新貸款的客戶現在又是非常稀缺的。
從央行的數據來看,去年末,咱們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大概是37.68萬億,同比23年是下降了1.3%的,因為大家去還款的金額是多于貸款的金額,所以才會造成現在這種情況,而且這種趨勢是有上升的感覺在,從貸款的數據來看,央行公布的2月金融數據中,咱們居民中長期貸款減少了1150億元,同比多減少112億元,愿意貸款的人數沒有增加,整體蛋糕是在縮水的,而且現在面臨的情況就是貸款的少但是還款的多,也就形成了房貸的逆勢差,客戶凈流失率其實是在增加的,而且一個提前還貸的老客戶,再去做大幅度的貸款可能性也比較小,他都不看好樓市了,賣掉房子后不會輕易當接盤俠了,而且不少人都是虧掉首付去賣房的,這里面虧的錢其實也就是銀行少掉的貸款部分了,所以銀行現在也是非常無奈,只能用這種限制的方式盡可能的留住存量客戶了。
在樓市高峰期的時候,利率基本都在5.88%以上,而在23年的時候,利率也還是在4字頭以上,但是到了去年,多數人的存量房首套利率降低到了3.3%,這里面的差值都是銀行少賺的利息錢了,想想以前利潤有多么高了,利潤縮水了,銀行肯定就非常著急了,而急了也容易互相內卷,所以前段時間才有消費貸的利率直接降低到2.78%甚至2.49%的歷史低點,但是這種互相降低利率的方式也被喊停了,現在多數都還是在3字頭了,也是為了保住房貸利率和公積金貸款的體面,現在大家有閑錢的情況下,如果收益超不過貸款利率的話,肯定是會優先選擇去做提前還貸了,這是大家對于降杠桿的追求,不止是房企在降杠桿,對老業主來說也在持續降杠桿。
而對于房貸利率的另外一面則是存款利率了,從4月份以來,大家也都發現了不少中小銀行都對存款利率持續下調了,整體來看,不同期限存款利率調整幅度在10BP至80BP,這個幅度其實還是比較大的,現在存款能獲得的利息正在被進一步的吞噬,就像某村鎮銀行的4月8日起調整存款利率,一年期1.6%,三年期2.05%,5年期2.1%,對比去年11月執行的利率來看,5年期下調85BP,3年期下降了80個基點,一年期也下降了40個基點,可以看出來銀行還是非常大手筆的下降的,銀行的盈利模式就是吃貸款的利息差,貸出去的錢利率高一些,存款的利率低一些,這樣就能賺錢,貸款是銀行的寶貴的資產,而存款對銀行來說反而是要付出利息的負債,那自然就希望貸款利率高高的,存款利率低低的了。
從整個24年來看,居民新增的存款達到了14.26萬億,今年前兩個月的話,總的存款余額是超過了157萬億,可以看出人均存款超過了11萬元,而在疫情之前的2019年咱們人均的存款只有5.8萬,可以看出來銀行這幾年的盈利的壓力是非常大,而警戒線的凈息差是1.8%,但是其實不少商業銀行的凈息差已經突破了這個警戒線了,這也就意味著銀行還需要繼續縮小自身的凈息差了,那只能通過各種限制手段了,而現在能做到工資原地踏步不去退步的話就已經戰勝不少人了,不過,在樓市下行期繼續提前還貸還是多數人最好的選擇了,現在,活下去不斷供才是最穩妥的辦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