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胥 帥 每經編輯:張海妮
通常情況下,IPO(首次公開募股)的聚光燈多投向“北上廣深”,但2025年一季度卻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城市秀”,舟山、成都、鷹潭、清遠、敦化、溫嶺等城市,憑借新增A股IPO企業,也有了高光的機會,其中,鷹潭的“出圈”尤為亮眼,這座被譽為“世界銅都”的城市,背后是江西銅儲量三分天下的產 業 底 氣 —— 江 南 新 材(SH603124,股價42.65元,市值62.16億元)的成功IPO,正是這座城市銅產業鏈上結出的一顆碩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部分新晉上市公司含金量十足,它們深植于地方優勢產業的沃土,恰似一顆顆明珠,映照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
興福電子募資排名第二
根據Wind(萬得)數據,2025年一季度,A股共有27家公司IPO上市,共募集資金165億元,平均每家募資約6.1億元。截至3月31日收盤,新上市IPO公司總市值約為2279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無論是上市家數還是募資金額,2025年一季度的數據都不及過去兩年同期。2023年一季度,A股共有68家公司IPO上市,共募集資金651億元。2024年一季度,A股共有30家公司IPO上市,共募集資金236億元,平均每家募資約7.9億元。
從上市時間來看,2025年2月A股僅新增1家IPO公司,接近一半的上市公司是在3月IPO上市,仍然帶有節前效應。
2025年一季度,合肥表現突出,新增IPO數量達到3家,處于領先地位。而大部分城市的新增IPO數量為1家,包括往期的大熱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過去的季度IPO城市榜單顯示,“北上深蘇”長期位列A股新增IPO上市數量前列。盡管杭州和蘇州并沒有占得鰲頭,但2025年一季度仍然穩定發揮,均新增2家A股IPO公司。
有意思的是,2025年一季度,IPO募資額最多的企業并不是來自傳統的“北上深蘇”,而是來自成都的開發科技。開發科技的募資金額為11.69億元,最新市值為111.11億元。開發科技上市之后,成為北交所第三大市值公司。排在開發科技之前的是錦波生物和貝特瑞。開發科技的募資額創出北交所開市以來的新紀錄。該公司由深科技控股,實控人是中國電子。
開發科技業績規模排在北交所公司前列,2023年營收達到25.5億元,凈利潤為4.86億元。公司預計2024年營收增至27.18億元,凈利潤為5.43億元。開發科技的主要市場在境外,公司智能電表客戶包括ENEL(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DP(葡萄牙電力集團)、E.ON(德國意昂集團)等在內的歐洲前十大電力公司。
2025年一季度,IPO募資額排在前五的公司主要集中于科創板和創業板。IPO募資額第二大企業是興福電子,募資額為11.68億元。
漢朔科技、恒鑫生活兩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募資額均超過10億元,表明創業板可能更符合眾多企業的上市條件和發展需求,其定位可能更適合新興產業、創新型企業的融資和發展。比如,2025年一季度募資額較高的公司主要來自數字化、半導體或者新材料領域。
小城市IPO也有成功秘訣
2025年一季度,城市IPO“百家爭鳴”的特點十分明顯。
舟山、成都、鷹潭、清遠、敦化、溫嶺等城市都有新增的A股IPO公司,包括此前很少進入榜單的鷹潭和敦化,對于這兩座城市來講,新增的IPO公司對當地也具有特別的意義。
比如,江南新材是鷹潭首家上市民企。江南新材上市當日,鷹潭市委書記許南吉和中國電子電路行業協會理事長由鐳等一同出席了上市儀式。江南新材也是電子產業的隱形冠軍。公開資料顯示,江南新材在二十三屆(2023)中國電子電路行業相關榜單中排名第一。
江南新材的主要產品包括銅球系列、氧化銅粉系列和高精密銅基散熱片系列。銅球產品的形態通常為球形,直徑規格多樣,較小的僅有幾毫米,較大的則有幾十毫米,主要應用于PCB(印制電路板)制造、光伏電池板制造等領域,是電鍍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陽極材料。
亞聯機械舉行上市儀式時,敦化市委書記唐振生也出席了。亞聯機械為年內首家在A股市場上市的吉林企業。公司打破人造板領域歐洲廠商在我國的壟斷局面,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居行業前列,推動人造板生產線高端裝備實現國產化替代。
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也有自己的IPO公司,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敦化的經驗是持續開展企業上市“吉翔”計劃。根據過去媒體報道,2021年9月,吉林省在企業上市“吉翔”計劃啟動活動上提出,將上市工作上升為“一把手”工程,服務企業上市。
至于江南新材成功IPO,則和鷹潭當地良好的產業稟賦有關。國內銅礦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是江西。江西銅基地已探明的儲量占全國銅工業儲量的三分之一。江西銅儲量最多的地方其實在鷹潭。所以,鷹潭也有“世界銅都”之稱。
過去,鷹潭面臨銅產業發展粗放、產品附加值低、人才不足等通病,這座城市的解決方法是以技術改造推動轉型升級。鷹潭與國內20余所知名高校院所深度合作,擁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70個,獲批國際國家標準、發明專利、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位居行業首位。圍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鷹潭先后突破了50項關鍵核心和共性技術,高張力高導電銅銀合金線、微合金化高強高導銅錫合金線等產品實現進口替代。
地方政府注重上市生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與亞聯機械的情況類似,盡管2025年一季度新增IPO上市公司數量不多,但上市公司質地很好,且與地方的優勢稟賦結合緊密。
另一個案例是漢朔科技。漢朔科技是電子價簽行業龍頭。2021~2023年,漢朔科技電子價簽收入規模位居全球上市公司前三。相較于傳統價簽,電子價簽讓人工申請、調價、打印、更換價簽等繁瑣流程成為歷史,商家可后臺一鍵變價,人力成本銳減。實際上,嘉興一直是“外貿大市”,且嘉興傳統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六成左右。站在全球市場“前沿”,嘉興本地企業的轉型意愿更強烈,信息化轉型的主動性也更強。
成都的案例也類似。開發科技所在的電子信息是成都首個突破萬億元的支柱產業。成都著力推動更多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繼續擴大上市“后備力量”。
對于2025年一季度的A股新增IPO公司情況,上海新古律師事務所王懷濤律師向記者表示,從一季度IPO城市分布格局來看,我國資本市場正呈現區域均衡發展的積極態勢。合肥首次領跑IPO公司數量,既得益于地方政府對科創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也與其聚焦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的戰略布局密切相關。反觀“北上深”等傳統IPO高地新增數量回調,或與企業申報節奏調整有關,“但更反映出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深化——優質企業不再過度依賴區位優勢,而是憑借核心技術能力和規范治理水平獲得上市機會”。
王懷濤表示,蘇州、杭州的穩定表現印證了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下的產業集群效應。兩地依托數字經濟先發優勢,持續輸出符合“硬科技”定位的上市公司資源。
他認為,現在各地政府需更注重構建“上市生態圈”,一方面加強合規輔導,協助企業完善內控體系以應對更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另一方面需優化政策供給,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搭建產學研平臺等方式培育上市后備力量。
他建議,擬上市公司提前3年啟動合規整改,重點關注科創屬性論證、關聯交易規范及知識產權權屬等法律問題。
(湯輝對本文亦有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