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養殖是具有高經濟價值的水產養殖產業之一,在許多國家,尤其是越南等地蓬勃發展。然而,當今養蝦戶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疾病——這是生產力和利潤嚴重損失的主要原因。
因此,及早準確檢測池塘中的病蝦不僅有助于限制風險,而且在確保工廠化和傳統對蝦養殖模式的可持續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蝦農應該每天更頻繁地檢查蝦的健康狀況。
一、為什么需要及早發現病蝦?
蝦對環境非常敏感。當被感染時,他們通常一開始就不會有明顯的表現。如果不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會在池塘中迅速蔓延,導致大規模死亡和整造蝦的失敗。此外,蝦病還能夠通過水、工具或從一個池塘傳播到另一個池塘,影響整個養殖區。
及早發現病蝦有很多好處:
1、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損失。
2、減少藥物和化學品的使用,從而減少環境污染。
3、提高養殖管理效率,提高蝦產品質量。
二、在池塘中,如何識別病蝦的跡象:
1、觀察蝦的行為:
檢測病蝦的最常見方法之一是觀察行為:
①蝦停止進食或吃得少:如果蝦突然減少攝食,料臺里有很多多余的飼料,這可能是發病的第一個跡象。
②游泳異常:患病蝦經常游得虛弱,在水面上嗜睡,或者游來游去沒有明確的方向。
③聚集在池塘的角落和邊緣:健康的蝦通常在整個池塘中活動,而患病的蝦往往集中在池塘靠近岸邊的角落。
④浮頭/游塘:蝦群長時間在水面游動(非投喂時段),可能缺氧或鰓部受損。
⑤跳躍/痙攣:突發性跳躍可能因寄生蟲刺激(如纖毛蟲)或水質突變。
2、檢查外觀和顏色:
通過料臺對蝦樣本進行檢查是一個重要的步驟:
①柔軟、渾濁、變色的蝦殼:這是白斑病 (WSSV) 或早期死亡綜合癥 (EMS) 的常見跡象。另外,發紅(弧菌感染)、發黑(亞硝酸鹽中毒)也是比較嚴重的蝦病。
②出現棕色、紅色和黑色斑點:可能是細菌或真菌感染的跡象。另外,軟殼、黑斑(甲殼潰瘍)、白濁斑點(細菌感染)。
③蝦殼薄、頭大、體小:弧菌病或白便病的表現。
④鰓部變化:發黃(黃鰓病)、發黑(污物附著)、腫脹(寄生蟲或細菌感染)。
3、肝胰腺和腸道異常:
①白色或稀便是白便病的典型體征,通常由細菌或寄生蟲引起。
②肝胰腺異常:正常為深褐色,若萎縮、發白或液化,可能感染肝腸胞蟲(EHP)或弧菌。
③尾部肌肉白濁:可能感染桃拉病毒(TSV)或應激性肌肉壞死。
白對蝦檢測病蝦的最常見方法之一是觀察行為。
三、支持疾病檢測的技術方法:
1、顯微鏡可以有助于檢測蝦中的寄生蟲、真菌或異常微生物。
2、PCR技術,可以檢測白斑病毒、EMS或EHP等,可以在幾個小時內給出結果,幫助蝦農及時做出反應。
3、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溶氧、溫度變化,自動報警。
4、水下攝像頭:觀察蝦群夜間活動及攝食狀態。
三、水樣和沉積物分析:
水環境是蝦健康的決定因素。定期測量pH、DO、NH3、H2S、堿度和鹽度等指標,有助于及早發現可能導致疾病的異常。
四、隔離和治療:
如果懷疑蝦患上疾病,需要快速采集樣本并送至實驗室,以準確確定原因。在等待結果時,可以:
1、減少飼料投喂量。
2、多開增氧機,增強水體的溶解氧。
3、使用益生菌來穩定環境。
4、嚴格管理池塘。
5、不要投放未檢查的蝦苗。
6、定期記錄投喂、水體的變化。
7、定期清潔池塘,有控制地換水。
如何檢測出池塘中的病蝦,是每個養蝦戶都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仔細觀察,結合技術方法,將幫助蝦農快速發現異常跡象,從而提供及時有效的處理措施。在水產養殖業面臨氣候變化和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的巨大壓力的背景下,提高對蝦病理學的認識和知識將是可持續和長期發展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