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在香港開幕,香港科創正“背水一戰”?

0
分享至

2025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于4月14日在香港開幕,主題為“數智融合引領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由世界互聯網大會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承辦、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協辦。這次峰會為何選在香港召開?“背水一戰”的香港創科,目前發展到什么程度了?又有哪些優勢和蓄勢?未來十年,“藍圖”目標劍指翻番躍升,能否實現?

《問答神州》專訪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鳳凰衛視中文臺4月14日晚20:30首播。

1

“杭州六小龍”齊聚

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

香港會有自己的“六小龍”嗎?

吳小莉: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次的亞太峰會選在香港,大會秘書長特別說到這是“正逢其時”,作為主要協辦方,您對此次峰會有什么樣的期望?

孫東:借這個機會,我們邀請海內外知名的機構團體來參會,比如說“杭州六小龍”都會派代表參加,還有內地很多知名的龍頭企業也想借這個機會,展現他們先進的創造力。

同時我們也借這個機會籌劃一些高層次論壇,邀請海外的一些團體,包括一些歐洲國家的部長前來,做一個部長級的論壇,政企交流,慢慢把這個峰會提到一個國際上的層次,這是我們現在努力工作的方向。

吳小莉:美國方面有沒有人參加?

孫東:一些個人和團體會參與,在香港我們持非常開放包容的態度。

吳小莉:我知道這次還有實踐案例、科技獎,您自己作為科學家,有哪些實踐案例是可能得到科技大獎的?

孫東:我想還是遵從一個一般性的標準,首先在科學上要有突破,比如說我們國家的DeepSeek為什么這么火爆?它在技術上有重大的突破;第二就是除了科學上的先進性以外,應用能夠對于各個行業產生深遠影響。我想科學的先進性、應用的廣泛性、商業化的優勢,都會是重點考量。

吳小莉:您在內地出生長大,也在香港念書、工作,兩邊都很熟,今年初DeepSeek出現,AI領域變化非常迅速,您覺得杭州會出“六小龍”是不是有它的特別原因?

孫東:我想當然有它的原因。首先杭州整個生態系統發展得好,這與政府的領導是分不開的,同時有開放的環境、政策的支持、產業的支持。我覺得“杭州六小龍”取得的成績,實際上都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是一朝一夕就出來的。所以今后特別是高科技產業,一定要有耐心,而且要埋下頭來苦干才行。

吳小莉:為什么香港還沒有出現“六小龍”?您說未來一定會出?

孫東:一定會出!以前我們基本上做上游的基礎科研,中游成果轉化和下游產業發展從政策上沒有太多配合措施。過去兩年半來,我們推出了好多政策,就是要上中下游協調發展,而且我們搭建平臺、推出土地、資金等一系列的組合拳,我相信沿著這個方向做下去的話,假以時日,香港一定會出現類似“六小龍”的企業。



2

孫東:創科對于香港來說是“背水一戰”

吳小莉:2023年您說創科的發展對于香港來說是“背水一戰”,您又說要“對癥下藥”,那個時候您覺得是有什么癥狀需要對癥下藥?又應該如何下藥?

孫東:之所以“背水一戰”,是因為周邊發展太快了,包括內地、大灣區其他的城市,當時2023年香港又剛剛從疫情走出來,我們確確實實面臨著“背水一戰”,現在、今天也依然如此。香港的基礎科研、科學創新做得不錯,但是光靠基礎科研成就不了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所以一定要做中下游。

吳小莉:有人說大疆的創始人是港科大出身,但最后落地到了深圳,沒有在香港,是不是這個原因?為什么我們的成果轉化或產業化沒有辦法及時跟上?

孫東:因為當時香港的政策就是這樣,覺得把上游的基礎科研做好就行了,所以當時香港、廣東有句名言,就是“香港研發、內地轉化”,叫了很多年,當時政策就是這樣,所以當時大家認為這沒有什么問題。

回歸以后,董建華先生做第一屆特首時也曾經想做一些事情,因為有很多歷史的局限當時沒有做。后來香港有一些優勢,包括金融、房地產、自由行、旅游等,這些來錢比較快,很好地支撐香港經濟發展。創科是一個非常枯燥的、需要長時間的事情,需要耐心,所以當時一直說要做科創,但是沒有這么特別即時的需求。

但是香港發展經過這么多年,特別是2019年之后,現在我們要由治及興地發展,那么大家思考:香港還有什么?紅利是不是吃得差不多了?所以又回到了1997年剛剛回歸時的原點,還要做創科。但是這次比二十幾年前不同在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共識了,這是我覺得我們這屆政府比當年董先生幸運的地方,形勢比人強。



3

香港的科創優勢是什么?

吳小莉:您說香港其實歷史上有很多優勢,但是如果不保持它就會消失。那您覺得有哪些優勢在創科領域未來發展一定要保持的?

孫東:實際上香港有一大批非常不錯的科學家和成果,比如我們現在的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他的無創產前檢測技術世界領先,我認為這個技術是諾貝爾獎級別的重大科學進展。

吳小莉:有人說他是距離諾貝爾醫學獎最近的中國人。

孫東:對。以盧煜明教授為例,他的商業化做得非常好,現在已經孵化出兩個獨角獸的公司,但他對外不這么講,很低調。我們有一批這樣的香港土生土長的科學家,當然我們也有一大批來自海外的科學家、海歸的教授也有一大批,過去20多年來,這批人在香港發展得非常好,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在這里匯聚。

我們香港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創科平臺叫做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它的目的是強調香港的全球創科合作。目前我們有30家創科中心,它與世界上30多個最具盛名的高校結成伙伴關系,過去這些年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我們最近最新成立的InnoHK研發中心,是參與國家嫦娥8號探月任務、做月球探測的機器人,這些都是香港的平臺。我們特別強調海內外的合作。

香港為什么一個彈丸之地能出5所世界百強的大學?一是吸引人才,這和我們相對自由開放跟國際接軌的學術環境是分不開的;二是香港的一些其他方面的優勢,比如說國際金融中心,它為香港提供了非常成熟的資本市場、融資渠道,健全的法律體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還有一些其他的優勢。要想做新的高質量發展,一定要增加新的發展動能,那么現在創科幾乎是重要的唯一選擇,所以我們推出的很多政策,都是在保住原有基礎優勢的同時增加新動能。



4

孫東:現在不做 未來全無

創科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2022年12月,特區政府發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明確提出一系列具體量化目標:從2022年到2032年,初創企業數目從3700多家增至約7000家;獨角獸企業數目從12家增至30家;制造業占生產總值比重從1%提升至5%……

吳小莉:2022年7月您剛剛就任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到12月時提出了《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里面有非常多的具體目標,您當時定的時候覺得是可行的嗎?

孫東:實際上我們當時提出未來5到10年比較清晰的一個發展路徑,因為創科發展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做成的事情,我記得我剛上任的時候李家超特首找我談話,他說要準備個10年規劃,因為他也知道搞創科不是一蹴而就的,沒有5年10年的發展很難見到效果。

吳小莉:對。像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70年。

孫東:但是如果現在不做,到時候還是什么都沒有。

吳小莉:比如說獨角獸企業要從12家增加到30家,目前來看這個目標能不能達到?有沒有哪幾家已經比較有苗頭了?

孫東:實際上這些年我們又有好幾家新的獨角獸企業,加在一起可能有將近20家。但是經過這一兩年的經濟風波,很多企業的估值都下來了,所以現在很難說有一個確切的統計。即使不叫獨角獸了,但是大的方向是明確的,就是在香港培育自己的巨無霸企業。

為什么我們對初創企業以及初創企業相關聯的一些產業發展這么重視?你看所有的創新科技城市,無論是硅谷、深圳還是杭州,它都有自己本土成長的、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企業龍頭企業,這是一個重要的標志。所以香港未來5到10年也要有自己的龍頭企業出來,無論是不是獨角獸企業,到一定地步的話,它只要做大做強,我想就可以了。

吳小莉:我們的政策布局都差不多了,目標也很明確,而且看起來希望在前。當然這時候需要資金,2024年香港特區政府就有一個100億的創科引導基金,這100億是怎么提出來的?作為科學家,您覺得夠嗎?

孫東:到了這個階段資金非常重要,我們的創科產業發展前面做了很多,真正能成功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還是資金。說句話你可能不相信,香港雖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但是我們在投資生態里面反而是非常的……

吳小莉:不活躍?

孫東:對。首先香港沒有一個多元化產業的發展,它自然在本地就不會投資,實際上我們很多的資金都在香港作為基地,然后投放到全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內地,現在我們想的是:不要“燈下黑”,你看看你的家在這邊……

吳小莉:把這些錢留下來。

孫東:我們希望建立一個比較好的投資生態,所以當時提出100億的產業引導基金,目的就是希望吸引各方的資金聚集,然后大家一起在香港把這個基金做大做強。

比如說很多內地企業要出海,想來香港建立新的產業基地,做香港制造的產品走向世界,這些都是資金今后投向的來源,是產業的發展,所以我們希望政府與這些策略投資人,還有一些LP(有限合伙人,基金的主要出資方)一起組合,然后再邀請市場上有經驗的GP(普通合伙人,對基金的運營和管理負有無限連帶責任)一起去管。

未來5到10年,我們母基金投放的錢,再加上市場融資,最終我們希望能夠投放1000億,支持香港創科產業的發展。表面是香港,實際上與香港關聯的很多內地、海外的企業都有。

吳小莉:未來撬動1000億,對于創科產業的未來體量夠大嗎?

孫東:當然如果效果好,還會繼續加碼,投資投放也與我們香港產業的發展速度是相關的。如果相關的產業沒有發展起來,其他政策沒有跟上,這么多錢你投不出去也不行。所以我們認為現在這個安排是合適的,跟我們的創科發展應該能夠相匹配,循序漸進。

5

孫東:茍利國家生死以

我在幫香港下一盤更大的棋

孫東

1986-1994年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本碩

1994-1997年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系博士

1997-1999年多倫多大學博士后

2000年開始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曾任香港城市大學機械與生物醫學工程系主任、機器人與自動化研究中心主任、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主任

2021年12月當選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

2022年7月任香港特區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吳小莉:您說香港要建立生命健康研發院,您原來的研究——生物醫療機器人其實跟這個息息相關,而且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績。當時什么樣的決心讓您轉身進入了政壇?

孫東:人的命運實際上與時代的變遷、歷史的發展息息相關。特別是香港經過2019年,是一個深刻的變化,后來我們就由亂到治,現在已經開啟了由治及興的征程,需要一大批不同背景的人,舊香港人也好,新香港人也好,需要站出來,為香港做一點事情。

實際上我也沒有想到會選立法會進入到政府,所以當時做立法委員時有人說:你孫東從政了。我還否認,我說沒有從政,我從哪來的還會回到哪去,我就是科學家。

吳小莉:所以您以為選委會界別,您只是進去貢獻心力,您那時候還是兼顧著科研。

孫東:對。我覺得我之前在內地出生成長,在香港做事,又到海外去做事,后來又回來,我認為我了解國家,我知道國際的發展形勢,我深刻地了解香港,特別是我們香港的創新科技、高等教育的生態。我覺得當時我如果能夠出來的話,能夠為香港做一點事情。有的時候也不用考慮太多,事情發展到這里,就是國家需要、香港需要。

吳小莉: “茍利國家生死以”這句話就蹦出來了。

孫東:對,就是這句話。從某種情況下我覺得我也不后悔,雖然我個人學術上可能有些損失,但我覺得我利用我的知識、我的能力,我在幫香港下一盤更大的棋,如果大家認為是正確的話,那么我們希望未來幾年我和我同事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吳小莉:而且就像您說的,香港現在的創科環境或創科的未來是“背水一戰、時不我待”。

孫東:是的。



制作人:韓煙

編導:馬家佳

編輯:金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鳳凰衛視 incentive-icons
鳳凰衛視
拉近全球華人的距離
12476文章數 12593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強軍之路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白朗县| 木里| 乌鲁木齐市| 焉耆| 平江县| 青浦区| 浠水县| 大竹县| 延边| 三门县| 古田县| 南康市| 聊城市| 泌阳县| 金乡县| 阳朔县| 崇左市| 封开县| 鹤峰县| 宜章县| 吉安县| 五河县| 曲周县| 四子王旗| 昔阳县| 房产| 乌鲁木齐市| 沿河| 资源县| 调兵山市| 察哈| 澄城县| 绥宁县| 通河县| 乳源| 盈江县| 常德市| 阿合奇县| 阳东县| 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