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小作者添加小編好友,以便領取榮譽證書。
投稿方式:關注微信公眾號“溫州新教育”(微信號:wzrbxjy),點擊下方自定義菜單欄“作文投稿”即可進行投稿(投稿時,請注意必填與選填)。
一片冰心在“豆腐”
永嘉縣甌北中心小學
五(4)班 潘弈君
指導老師:林溫柔
在我的老家昆陽,人們還延續著用石磨磨豆腐的過年習俗。每年臘月年尾,家家戶戶都會張羅著鄰里家人一起親手制作鹵水豆腐。這時,你若是到村子里轉一圈,每家都會飄出一股濃郁醇厚的豆香,讓你垂涎欲滴,走不動路。
“嘎吱!嘎吱……”一臺古樸又老舊的石磨出現在眼前,石磨連著一根粗粗的木桿,桿子上端又用兩根麻繩懸吊于房梁上,石磨中間有一個圓形孔洞,不用說,這就是用來裝豆子的。
豆腐,諧音“都福”,寓意著新的一年福氣滿滿。過大年啦,做豆腐啦!今年,我也跟在奶奶身后一起做豆腐!你見過豆子又大又胖的模樣嗎?前一天晚上,奶奶就要把豆子浸在水里,泡上一整晚。我瞧見滿滿一桶黃豆里面夾雜著少許的黑豆和青豆,奶奶說這樣做出來的豆腐更好吃。
開始磨豆啦!一個人拉著木桿子一圈一圈繞,推動著磨盤不斷轉動;另一個人守在石磨旁,時不時往中間圓孔內放豆子,手法一定要干脆利落,講究手眼配合,看準就放下,磨兩下放一次!很快,伴隨著一陣嘎吱作響,豆子化作了一圈又一圈豆乳貼于石磨上,像極了鐘乳石,最后慢慢滑落……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雙手緊緊抓住木桿,一拉,一推,往前一靠,又一下子往后仰,一直重復這動作,手臂確實有點酸,但看著越來越多的豆乳一點點落下來,心里覺得很滿足。
最關鍵的就是把豆乳加工成鮮嫩的豆腐。首先,把剛才磨出來的豆乳倒入過濾網中,加入熱開水,濾出細膩濃稠的豆汁。接著圍攏過濾網巾,用手不斷按壓,壓干后,再次加熱水壓干,反復幾次,最后過濾網內就只剩下豆渣。然后把濾出的豆汁倒入大鍋里煮沸,快速舀出來,倒入干凈的容器里。這時,奶奶拿出了一小碗早就準備好的鹽鹵水,勻一點在豆汁里,靜置一會兒,等待豆腐成型。
果不其然,每個豆汁盆里慢慢出現了一團團豆腐花(俗稱“豆腐蛋”),奶奶說這是最嫩最美味的,入口即化。最后等盆里的豆汁水變清了,就可以把豆腐撈出來啦!熱氣騰騰的豆腐塊被裝進網巾,圍攏按壓成型,擠出多余的水分,在上面壓上重物,稍等片刻,新鮮熱乎的豆腐就大功告成啦!我和妹妹早已迫不及待,伸手就拿過奶奶打成小塊的豆腐,蘸著醬油便吃起來,直呼:“太香了!太好吃了!”
親朋好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豆腐”。這小小的豆腐成了我童年生活里“家”的味蕾記憶,還有家鄉的傳統習俗之美!
編輯:瞿含張
二審:曾云畢
三審:林 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