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切除12kg巨大盆腹腔腫瘤
近日,解放軍總醫院京東醫療區綜合外科劉鑫麗副主任醫師帶領婦科團隊順利完成一例高難度手術,為患者切除了重達12kg的盆腹腔巨大腫瘤。
患者為65歲絕經后女性,近2年腹部微微隆起,以為是老年發福。后來腹部逐步變大且腹脹明顯,還出現了食欲減退、胸悶、憋氣、尿頻等多種癥狀,近半年體重下降10余斤,腹部卻大得像妊娠足月的孕婦那般。在家屬勸說和陪同下, 患者前往解放軍總醫院京東醫療區消化科就診,經CT檢查發現盆腹腔巨大占位性病變,轉診至綜合外科。劉鑫麗副主任醫師再次對患者進行詳細查體,發現盆腹腔巨大不規則囊性包塊,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為了確保手術成功,劉鑫麗副主任醫師帶領婦科團隊迎難而上,協調各相關科室進行多學科聯合會診(MDT)。經過術前進行充分討論,會診專家對患者病情達成共識:
腫瘤充滿整個盆腹腔、供血豐富,手術分離腫瘤時隨時可能大出血;腫瘤摘除后回心血量會迅速增加,增加了心衰、心梗、血栓的發生風險,所以,一方面要管理好液體出入量及入液速度,防止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另一方面需抗凝治療。
巨大腫瘤可引起膈肌上抬,導致胸腔容積縮小,通氣量受限,造成麻醉困難;也可能壓迫下腔靜脈,使回心血量減少,下肢淤血浮腫,心臟后負荷增加。
術后右心回心血量突然增加,導致前負荷突然增加而誘發急性肺水腫;后負荷突然降低,導致血壓下降、心率增快,腫物取出后應立即腹部加壓。
嚴密制定方案 精細實施手術
劉鑫麗副主任醫師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及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處理預案,最大可能降低圍手術期風險。同時,麻醉科吳芳勇主任、楊靜醫師做好了充足準備,術前實施深靜脈及動脈穿刺,便于監測即時生命體征,術中嚴密監測放囊液速度及放液量,避免腹壓驟降帶來的不良后果,同時備好急救藥物和除顫儀等搶救器材。劉鑫麗副主任醫師指導成莎莎、劉玉杰兩位醫師術中探查巨大腫物,在麻醉師全程嚴密監測生命體征情況下緩慢放液。
經過3個小時的精細手術操作,放出囊液共計8000ml,切除腫物估重達12kg,位于左側附件,呈不規則多房性,上達膈肌、下達盆底。
錨定發展目標 提升救治水平
此次手術圓滿成功,患者下肢水腫逐漸消失。在整個恢復期,劉鑫麗副主任醫師及其團隊每天詢問患者情況,護理團隊給予細致照護,患者多次表示:“感謝京東醫療區,感謝人民軍醫,讓我擺脫了疾病的困擾。”
成功絕非偶然,而是源于點滴積累。京東醫療區本著踐行人民軍醫為人民的職業理念,持續不斷夯實學科實力、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為守護官兵和群眾健康做出了堅持不懈的努力。
專家簡介
▲劉鑫麗(中)與同事一起閱片
劉鑫麗,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軍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現為解放軍總醫院京東醫療區綜合外科副主任醫師。
擅長領域:在婦產科專業領域深耕20余年,擅長婦產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治,對急危重癥的救治有著十分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掌握陰道鏡下宮頸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宮腔鏡、腹腔鏡等微創手術技術,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參與撰寫醫學論著4部。曾榮立三等功3次。
出診時間:每周四上午(京東醫療區綜合外科)
主管| 解放軍總醫院政治工作部
主辦| 宣傳處融媒體中心
來源 | 京東醫療區
撰文 |成莎莎 劉鑫麗 張國云
攝影 | 楊 楠 肖曉彤
刊期 | 第2809期
總編:熊 剛
主編:張 奎
編審:張 密 李笑一
編輯:李笑一
郵箱:jfjzyy01@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