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之花綻校園
智慧之光譜新篇
3月26日至27日,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的“走進粵東西北(河源)教研幫扶活動”初中勞動學科專場在龍川縣老隆鎮蓮南學校舉辦。來自深圳市和河源市的100余名勞動教師參加活動。活動旨在進一步探索新時代勞動教育新路徑,以課例為媒,以實踐為基,共繪勞動育人的美好藍圖。
本次活動分集體磨課研討、示范課展示、專家點評、開展專題講座和經驗交流分享五個階段進行。
精研細磨創高效,集體研討促提升
3月26日下午,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初中勞動學科送教團隊攜手河源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龍川縣教師發展中心組織的初中勞動學科骨干教師團隊齊聚一堂,開展集體磨課研討活動。深圳市羅湖區濱河實驗中學教師王詩偉老師、河源市龍川縣老隆鎮蓮南學校池麗琪老師分別針對次日的授課,以說課的形式,詳細闡述了各自的課堂教學目標和設計、實施策略及核心思路。
此次集體備課研討活動,充分發揮了集體智慧的力量,實現了以研促教、以研促改、以研促優的預期目標,為本次活動的順利圓滿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01
示范課
傳統農耕體驗課——《探插秧之秘 悟農耕智慧》
3月27日上午,精心準備的勞動課堂精彩上演。第一節課《探插秧之秘 悟農耕智慧》由河源市龍川縣老隆鎮蓮南學校池麗琪老師執教。
池麗琪以一場生動的水稻起源故事,拉開授課序幕。她不僅詳細講解了水稻的生長過程,并現場演示了插秧技巧和注意事項。
在實踐環節,同學們脫下鞋襪,踏上濕漉漉的水田。隨著老師與助教的耐心講解、示范和引導,孩子們迅速掌握了插秧技巧,小手忙碌而有序地在水田中穿梭。老師們在一旁細心觀察,對學生的每一次嘗試都給予了熱情的肯定與鼓勵。
這節課讓學生在學習和體驗插秧的過程中,體會農民艱辛,深悟珍惜糧食之理,更領略了嶺南農耕文化之美。
現代科技體驗課——《無人機組裝及試飛》
王詩偉的《無人機組裝及試飛》授課,攜八年級學生展示現代科技與體驗無人機組裝及試飛。
王詩偉從構造原理到飛行機制,從零件形態到功能解析,以生動的語言、鮮活的實例,讓復雜的科技知識躍然眼前,激發學生們的好奇與向往。
在王詩偉的引導下,學生們進行組裝無人機的實操。他們細致入微觀察每一個零件,認真研讀安裝指南,小心翼翼地拼接零件。
在試飛環節,學生們興奮地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無人機成功起飛,在實踐中感受到科技的魅力與創新的樂趣,課后紛紛表示未來會更加努力學習。這節課極大地激發了鄉鎮學生對現代科技的向往,提升了學生的探索與實踐能力。
在現場評課中,多位專家、老師對這兩節課進行了點評。省教育研究院勞動學科教研員梁惠燕說,這兩節課分別選取了傳統農耕與現代科技生產勞動項目,體現了因地制宜、科技賦能的新時代勞動教育要求,課例貫穿了從一科到一育的設計理念,有效培養了初中學生的勞動素養,尤其突出了初中階段勞動教育在創造性勞動能力和生涯規劃意識等方面的培養目標,為初中學校勞動課程建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本。
02
專題講座
深圳市鹽田區教育科學院教研員吳彥智作專題講座《勞動課程區域進階一體化的設計與實施——以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魚燈舞項目為例》。他以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魚燈舞項目為例,闡釋了如何開展勞動課程區域進階一體化的設計與實施,展示了非遺手工與科技賦能成果。
河源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初中勞動學科教研工作負責人作《“雙新” 背景下河源市初中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和實踐探索》講座,深入剖析了在“雙新”背景下,河源市初中勞動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同時結合有關教學案例,詳細闡述了初中勞動教育在培養與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塑造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依據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理念與要求,結合河源市實際,提出了推動河源市初中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對策與路徑。
03
經驗交流
龍川縣老隆鎮蓮南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魏海輝為大家介紹了學校校本課程研發經驗——《基于新課標背景下山區學校勞動教育校本課程研發和實施——以我和小稻共成長為例》。他將學科知識融入勞動教育,通過“家務勞動制”、種植農作物體驗、記錄勞動過程與感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等分享,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與收獲的樂趣,在勞動中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共同成長。
河源市第一實驗學校教研室副主任黃山松作分享《勞動煉體和樂鑄魂》。他介紹的其學校在打造“一校一品”勞動特色課程、開展勞動實踐指導、家校協同、增強勞動價值認知、知行合一等方面的經驗,得到參會老師的高度認可。
河源市源城區教師發展中心兼職教研員朱娜玲以《在源城厚土上 點亮勞動星芒》為題開講。她分享了學生通過勞動展現出的閃耀光芒,從個人成長、社會貢獻以及勞動精神等層面,解讀勞動與心靈、技巧的融合,勞動形態的多樣化,強調勞動精神的傳承與發展。
河源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初中勞動學科教研工作負責人在活動總結中提出,希望全體初中勞動學科教師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不斷開拓創新,在教育教學中為勞動教育賦能,促進學生勞動素養不斷增強,推動勞動教育在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等方面的育人價值落到實處,筑牢立德樹人根基。
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