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商務大使鄧淇丹一行走進沈陽急救中心,實地考察中國院前急救體系的建設成果。沈陽市急救中心常務副主任劉世偉陪同,參觀了沈陽急救中心的指揮中心、急救車隊以及培訓中心等關鍵部門,并詳細介紹了中心在院前急救、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并向來賓詳細介紹了中國智慧急救的“沈陽模式”。雙方就中馬兩國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沈陽急救中心多次受到上級和有關部門的表彰和獎勵,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授予的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稱號單位。是一所集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癥監護專科病房為一體,具有現代化專業水平的急救醫療機構,隸屬于沈陽市衛生事業管理局。
沈陽急救中心占地面積3千平方米,建筑面積近1萬平方米,在市內五區設立六個所屬急救站(和平急救站、大東急救站、皇姑急救站、沈河急救站、鐵西急救站、東陵急救站)和一個現代化的120指揮中心。現有醫護人員300余名,救護車184余臺,救護車上配置了先進的急救醫療搶救設備、無線MOTOROLA800MHZ集群設施及計算機統一控制的多種通訊指揮調度方式,該系統屬國內同行業一流水平。在歷次災害事故和日常急、危、重癥病人的搶救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年搶救危重病人達四萬余人次,搶救有效率達80%以上。
2024年累計完成院前急救任務24.6萬次,日均急救響應頻次達710次/日。這一數據反映了急救網絡覆蓋密度與應急響應能力的綜合水平。急救反應時間(從接警至到達現場)均值為11分49秒。
在參觀過程中,鄧淇丹大使對沈陽急救中心在院前急救方面的高效響應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她指出,沈陽急救中心在急救車輛配備、急救人員培訓、急救網絡建設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馬來西亞方面學習和借鑒。
沈陽市急救中心常務副主任劉世偉表示,沈陽急救中心一直致力于提升急救服務水平和應急救援能力,愿意與馬來西亞方面分享經驗、開展合作。他提出,雙方可以在急救技術培訓、聯合演練、學術交流等方面開展具體合作,共同推動中馬兩國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合作與發展。
此次參觀考察不僅加深了中馬兩國在醫療衛生領域的了解與信任,也為雙方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鄧淇丹大使表示,將積極推動中馬兩國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為增進兩國人民健康福祉貢獻力量。
(朱文 劉適鋮|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吳勇)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