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華師正式公布2023-2024學年
本科生優秀學生獎學金和
2024年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獲獎名單
華師本科生和研究生共有21429人獲獎
銖積寸累 玉汝于成
讓我們透過數據
見證華師優秀學子
朝朝暮暮的耕耘
獎學金數據一覽
經過評選,華師共有5719名本科生獲得2023-2024學年本科生優秀學生獎學金,14735名碩士生和975名博士生獲得2024年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今年,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聯合網絡信息中心,為各位同學上線獎學金榮譽證書,實現獎學金證書數字化、管理便捷化、存儲永久化。學生可通過粵省事個人身份認證體系進入數字空間,獲得自己的優秀學生獎學金、研究生學業獎學金電子證書。電子獎學金證書具有防偽、防篡改等功能,可在線傳輸、可驗證真偽,方便自行保存。具體請留意學工部和網絡信息中心的后續通知。
來自身邊的榜樣
更能激發起而行之的力量
走在追求卓越的成長路上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經驗吧
多維突破,他們這樣想
用熱情書寫不設限的青春
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2023級碩士研究生黃羽彤
“別遺憾,別等待,去經歷,無所畏懼。”在連續兩年斬獲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一等獎后,黃羽彤再次感慨。這句話不僅僅是她的座右銘,更是她大學生活的真實寫照。她始終保持著探索和學習的熱情,用行動證明了不設限人生的精彩。
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中,黃羽彤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平時,她很關注老師課上所講領域的前沿知識,會研究最新發展趨勢,關注學術動態,以便深入理解課程內容。“在了解領域前沿知識的基礎上,如何把內容清晰地傳達出來也很重要。”因此,她會在閱讀文獻時先研究大綱和摘要,到做展示時注重層次分明的結構呈現,這種對邏輯思維的重視和對細節的用心,讓她在學習中事半功倍,一直保持著優異成績。
此外,黃羽彤也積極投身于學生工作和社會實踐。她先后擔任了經管學院2020級、2024級本科生兼職輔導員,以及經管學院黨建中心事務部副部長。去年暑期,她更是擔任了25人團隊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長,帶領團隊深入基層開展社會實踐,隊伍調研報告獲得了2024年華南師范大學“雙百行動”鄉村大調研活動一等獎,她本人也獲得了“先進個人”的稱號。未來,黃羽彤仍然期待著去探索新的可能,嘗試她在大學期間未嘗試過的事情,對自己永不設限。
在不斷重建中找到方向
教育信息技術學院傳播學專業2022級本科生申諾冰
憑借出色的學業表現與競賽成果,申諾冰獲優秀學生獎學金綜合獎一等獎。在學業上,她一直認為高效的時間管理是關鍵。她會在每晚梳理次日計劃,將復雜任務拆解為1至2項核心目標,化整為零,面對論文或競賽方案時“先完成再完善”,以此打破拖延慣性。
在參與“挑戰杯”競賽期間,作為團隊負責人的申諾冰帶領隊友們經歷五次框架推翻重建,最終打磨成一份優秀的作品。她表示,起初自己有些畏難情緒,但她知道只有突破問題才能重塑新的成果和自我。在無數個艱難時刻,她不斷鼓勵自己,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堅定信心。“每一次大范圍修改都像拆樓再蓋樓,但過程中我們逐漸學會了用科學方法論證觀點,隊友的信任也用協作化解壓力。”最終,他們的成果獲得了第十一屆“挑戰杯”華南師范大學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
申諾冰認為,大學是思維韌性與合作能力成長的重要階段。“大學是多元賽道,有人深耕學術,有人投身實踐,每條路都有獨特的寶藏等著我們去發現。關鍵在于選擇適配的節奏,步履輕快才能捕捉風景。”在她看來,獎學金只是路途中“努力的自然回響”,而非功利的目標。她建議,警惕成為與他人比較的“快樂小偷”,聚焦自身優勢,全情投入過程,答案自會扎根生長。
行而不輟 步履不停
實現自我價值
華師學子展現了多樣化成長賽道
讓我們一同見證他們與熱愛的故事
單點閃耀,揭秘深耕路
在行動中鑄就品德力量
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專業2023級本科生吳尚釗
“思想品德的實踐,未必是立竿見影的成果,但一定是通過行動來傳遞希望,哪怕只是一小步。”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思想品德單項獎的吳尚釗分享道。大一暑假時,吳尚釗參加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前往茂名信宜幫助村民通過直播推廣特色山泉魚。 “坦白說,一開始我們有些理想化,以為能夠迅速幫助村民打開銷路,但是現實遠比想象的復雜。”吳尚釗回憶,村里不穩定的網絡信號、匱乏的直播設備,都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在農村進行直播推廣的困難性。
在他們感到挫敗時,村委會干部們用“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的實干精神與奮斗精神,不斷激勵著吳尚釗和隊員。沒有空間直播,村委會干部就騰出一個房間供他們直播;沒有地方晾衣服,村委會干部就幫助他們砍竹子當晾衣桿;吃住不方便,村委會干部就盡力幫他們協調。在村委會的大力幫助下,吳尚釗團隊專注于研究如何提高直播效果,一心想幫助村民們提高特色山泉魚的銷售產量。
最后,吳尚釗所在的團隊將特色山泉魚與當下火熱的直播帶貨接軌,并教會了他們如何管理并運營賬號。吳尚釗意識到,所有人都可以用一步步微小的行動共同助力村民致富。 他希望,那些和自己一樣想要追尋自己志向的同學,能夠從微小處行動,不必等待完美的機會,將熱愛融入日常,保持開放與反思,在喜歡的領域里蓬勃生長。
篤學鑄獎啟新程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2023級本科生許余輝
得知自己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學業表現單項獎,許余輝難掩內心的激動,這不僅是對自己學業表現的一種認可,也是對未來學習的一種激勵。漢語言文學的學習需要大量的閱讀和背誦,許余輝選擇做一個腳踏實地的“篤學者”,他沉下心反復閱讀背誦,不斷加深對古文典籍的理解。
在日常學習中,他使用自主學習與課堂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攻克學習中的重難點。面對專業論文的寫作,他認為“低強度、高頻率、循序漸進地進行”是一種合適的方法,先搭建框架再不斷完善,可以收獲良好效果。學習之余,許余輝也很注重身體鍛煉。他認為運動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強健體魄。每次在操場上揮灑汗水,都能感受到生命力愈發蓬勃,生活愈發健康精彩,讓學習也變得更加專注高效。
“不拘泥于過去,活在當下,面向未來。”對許余輝而言,此次獲獎既是上一學年的完美句號,也是新一學年的起點。未來,他會繼續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不斷豐富大學閱歷。對于想申報此類獎學金的同學,許余輝建議從專業課學習與學科競賽兩方面著力,不斷積累寶貴經驗,定能收獲屬于自己的成果。
在嘗試中實現多元綻放
國際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中外聯合培養)2023級本科生譚楚君
譚楚君是今年優秀學生獎學金美育素養單項獎的獲得者之一,傳媒實踐、主持活動、街舞表演……這些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塑造了一個更加鮮活的她。過去一年間,她參與了華師《校長書單》系列視頻配音制作、《人在獅山》五四青年節特別欄目等傳媒項目,主持了多場校級、院級活動,并活躍于眾多街舞表演中。
在眾多經歷中,讓她印象最深的,是參與華師90周年校慶宣傳片《憶崢嶸》的拍攝。當她換上民國時期的旗袍,通過場景重現學校在革命年代肩負的教育使命時,她深刻感受到先輩們在戰火紛飛中守護教育火種的堅韌精神。這不僅讓她對校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讓她感受到了身為華師學子的自豪感。
在學習之余,積極參與藝術活動是她的放松方式,通過這些活動給自己“充電”,可以讓她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她覺得,在培養興趣愛好和特長時要“多嘗試,多體驗是關鍵,大學是一個試錯成本較低的階段,要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嘗試更多可能性。”譚楚君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學校提供的各類課程,找到屬于自己的一處精神棲息地。
在熱愛中破繭發光
數據科學與工程學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2021級本科生劉力楷
憑借勤懇踏實的學生工作經歷,劉力楷獲得了優秀學生獎學金勞動素養單項獎。高中時期,劉力楷就曾加入國旗護衛隊,加上他很喜歡隊內和諧堅毅的氛圍,便在大一時選擇加入了華師的國旗護衛隊,一路陪伴隊伍成長,目前已成為副隊長。
后來,在輔導員的推薦下,他又報名成為了兼職班主任。這對劉力楷而言,是全新挑戰,也是極大的收獲。有時,學生工作的時間不免會和學業任務有所沖突,劉力楷提高事情的處理效率,積極和老師同學們溝通,最后得以兼顧二者。過程中,他的抗壓能力和溝通能力也得到極大提升。
而劉力楷的兼班經歷也并非是單向付出,而是雙向奔赴。在劉力楷生日時,他所負責的班級學生為他準備了一場“意料之外”的生日驚喜。在劉力楷備考時,他們還錄了視頻為其加油助威。看著那一張張笑臉,回憶起學生工作中的點點滴滴,都讓劉力楷感到無比的溫暖。而對于同樣想在勞動素養領域發展特長的同學,劉力楷建議首先是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后努力把它做好,畢竟,“要熱愛,才能真正享受這個過程。”
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
希望同學們見賢思齊
以熱愛為筆 敢于追夢
書寫自己的青春華章
可選購最新華師文創
華南師范大學文創商店
采寫丨崔瑩瑩 葉沛祺 楊絢雅 林心瑤
樊曉慶 黃思寧 鄧芷晴 邱敏婕
制圖丨黃悅 沈佳琳 胡曾婕
攝影丨李樂賢 梁銘琪 莫雅雯 郭檸語 劉嘉鎮
執行編輯丨劉煒晴 江嘉浩
責任編輯丨盧嘉裕 吳建國 陳婧
初審丨沈蔚瑜
復審丨林海岸
終審丨周憲
可以第一時間
了解華師最新資訊
我們在場 懂你悲喜 給你力量
校歷丨PPT丨招生丨水電費丨網費丨投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