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13日,秘魯作家、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在家人的陪伴下在秘魯首都利馬去世,享年89歲。
略薩是點燃拉丁美洲文學全球繁榮之火的關鍵人物之一。在半個多世紀的職業生涯中,略薩寫了一系列描繪權力和腐敗的小說,包括《城市與狗》《酒吧長談》《公羊的節日》等。略薩的人生也和他的小說一樣豐富多彩:他曾競選秘魯總統但最終失敗,先后和自己的姨媽、表妹結婚,長期與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不和。
人生如小說般豐富
1936年,略薩出生于阿雷基帕,15歲時就開始從事犯罪記者的工作。四年后,他與他32歲的姨媽胡莉婭·烏爾吉蒂·伊利亞內斯(Julia Urquidi Illanes)私奔,被他的父親稱為“一樁有男子氣概的行為”。1958年的巴黎之行是他16年海外生活的開始,他在馬德里、巴塞羅那、倫敦以及法國首都生活過。在擔任記者、廣播員和教師期間,略薩開始以小說創作的形式回歸故土。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南京大學西班牙語系主任張偉劼最早是在一本西班牙語作品集中了解到略薩,在他看來,略薩是一位充滿魅力的作家,喜歡拋頭露面,總是積極參與公共活動,在視頻訪談、報刊文章里常常能找到他的身影。略薩與馬爾克斯之間的沖突為人津津樂道,對此,張偉劼認為,除去花邊新聞的報道,兩人的分歧原因主要在于政治立場的不同,“他們并沒有互相詆毀對方的文學創作,我認為這一點非常可貴,”張偉劼告訴澎湃新聞,“在構成拉美文學共同體、對拉美小說進行范式革新、將拉美小說塑造成現代小說方面,我認為他們是團結一致、互相支持的。”
《弒神者的歷史》
略薩與胡利奧·科塔薩爾(Julio Cortázar)、卡洛斯·富恩特斯(Carlos Fuentes)、馬爾克斯等作家共同處于拉丁美洲文學繁榮的中心。他1971年的學術論文《加西亞·馬爾克斯:一個弒神者的故事》(Garcia Márquez: Story of a Deicide,后作為單行本出版,其中文譯本《略薩談馬爾克斯:弒神者的歷史》于去年出版)使新世界的文學與舊世界的文學進行了對話,但他與這位小說家的友誼并沒有持續下去。1976年,當馬爾克斯在墨西哥城一家電影院外迎接略薩時,他的臉上挨了一拳。在馬爾克斯去世三年后,略薩在馬德里的一次發言中表示,聽到他的前朋友去世,他很難過,但拒絕詳細說明不和的原因。“我們正在走向危險的境地,”他說,“是時候結束這場對話了。”
“我最好的冒險是文學的,而非政治的”
1963年,他的第一部小說《城市與狗》在西班牙出版。故事講述了發生在萊昂西奧·普拉多軍事學院的謀殺案——巴爾加斯·略薩十幾歲時曾在那里待過兩年——以及隨后的掩蓋事件,在秘魯引發震驚,據說在該學院的閱兵場上燒毀了1000本。
《酒吧長談》《胡利婭姨媽與作家》等作品鞏固了略薩的文學聲譽。而隨著知名度的提高,略薩開始越來越多地參與政治。他遠離了年輕時的理想,在秘魯電視臺主持一檔聊天節目,并在1984年拒絕了保守派總統費爾南多·貝朗德·特里(Fernando Belaúnde Terry)讓他擔任總理的邀請。
《胡利婭姨媽和作家》
1987年,略薩在利馬召集了12萬人參加集會,抗議秘魯金融體系國有化的計劃,并發起了總統競選。三年后,他在第二輪競選中被阿爾貝托·藤森(Alberto Fujimori)擊敗,并在幾小時內離開了這個國家。1993年,略薩加入西班牙國籍。
在張偉劼看來,略薩身上有兩面,一面是作家,一面是社會活動家。“作為作家的略薩無疑是受到認可的,”張偉劼說,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略薩,這是諾獎對于拉美文學爆炸的承認,“毫無疑問,拉美文學爆炸對整個世界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拿中國來講,它影響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創作,在日本、韓國等國家,拉美文學也有很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作為社會活動家的略薩是充滿爭議的。張偉劼指出,略薩獲得諾獎后,曾受到秘魯評論界的指責,“當時略薩已經加入了西班牙國籍,他們指責他是叛徒。而且在整個拉丁美洲知識界,占主流的是左派思想,略薩在當過一段時期的左派之后,漸漸和左派拉開距離,慢慢地轉向了自由主義,在很多拉美知識分子看來,他背叛了社會主義的理想,背叛了祖國,背叛了古巴革命。”
“我從我的政治經歷中學到的是,我是一名作家,而非政治家,”2012年,略薩在采訪中向《衛報》表示,“我之所以擁有現在這樣的人生,部分原因是因為我想要冒險的生活。但我最好的冒險是文學的,而非政治的。”
在略薩的文學作品中,無疑能看到其參與政治的影子。在張偉劼看來,略薩并非鮮明地在小說里亮出他的政治觀點,而是秉承了現實主義的理念,避免過多地介入到故事當中。“恩格斯有一句話,‘作者的見解越隱蔽,對作品藝術來說就越好。’他舉的例子是巴爾扎克。我覺得略薩像是拉丁美洲的巴爾扎克或是福樓拜,如果說他們寫的是19世紀經歷劇烈社會轉型的法國,那么略薩寫的是20世紀經歷轉型的拉丁美洲,他是拉丁美洲文學的現實主義大師,”
張偉劼指出。去年,他出版了《拉丁美洲的多維現實:巴爾加斯·略薩小說研究》聚焦的正是略薩對拉丁美洲復雜現實的再現。
《拉丁美洲的多維現實:巴爾加斯·略薩小說研究》
《我把沉默獻給您》(Le dedico mi silencio)
獲得諾貝爾獎后,略薩還是寫出了四部小說。2023年,他出版了《我把沉默獻給您》(Le dedico mi silencio),聲稱這是自己的封筆之作。“雖然我是樂觀主義者,但我不認為我還能活到再寫一部新小說的時候,尤其是因為我寫一部要花三四年的時間。但我永遠不會停止工作,我希望我有堅持到最后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