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毓肥
張勇微博已經超過八個月沒更新了。
這位今年剛滿 50 歲的哪吒汽車前 CEO 現顧問,去年六月份在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說「因為我有時候說話不可控,微博賬號已經被公關部的同事收走了」。
微博被「沒收」十一個月以來,哪吒汽車風雨飄搖,而張勇本人也從 CEO 崗位轉戰顧問——今天傳出疑似他用個人朋友圈發布的一段話,回應的則是最近屋漏連夜雨的哪吒汽車,以及被傳前往英國的他本人:
「 感謝大家關心,看到網絡上一些傳聞,至今仍擔任哪吒汽車顧問,為公司四處奔波融資。」
這句話信息含量有兩層:1.張勇雖然已經卸任 CEO,但依然長期以「顧問」職務為哪吒汽車深度服務;2.哪吒汽車的當務之急成了融資,而不是賣車。
這張截圖,已經是最近哪吒汽車難得一見的「非特別負面信息」。
另一樁傳聞,則是最近一個月來,超過 300 家經銷商派遣代表齊聚桐鄉工廠追討貨款;更有數十家供應商圍堵哪吒上海總部。再往前,2024 年已經有多家媒體報道過,哪吒汽車總部冷清、辦公人員稀少的相關情況。
回到三年前,造車新勢力頭部、腰部涇渭分明的年代,哪吒汽車曾經是「二線頂流」,多款車都曾經是細分市場中的銷量前茅。
三年后哪吒的深陷泥濘,則似乎映照著李想當年說服雷軍造車的那句:「誰也不能代替你自己」。
今晚回顧下可能是中國新造車最后的「腰部力量」。
從銷冠到查無此人
2022 是哪吒汽車的最高光。
那一年哪吒全年銷量達到 152073 臺,同比增長幅度高達 118%,成為唯一完成銷量目標的造車新勢力。也是在那一年,哪吒第一次登頂造車新勢力銷冠——也是唯一的一次。
憑借著優異的銷售成績,哪吒汽車 2022 年 D 輪融資后一度估值突破 250 億元。
然而彼時的張勇并未春風得意,因為特斯拉開啟了 2023 年的價格戰,而「新能源」也在此起彼伏的降價浪潮中開啟了摧枯拉朽的普及風暴。
而銷量主要依靠 X 一款車的哪吒首當其沖——比亞迪高調進場,零跑異軍突起,哪吒則接連受挫。
2023 年一季度,哪吒汽車迎來了連續三個月的環比銷量下滑。張勇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銷量目標已經從 22 年底內部定下的 30 萬回調至 25 萬。
盡管如此,2023 年哪吒全年銷量依舊遭遇 16.16% 的下滑,12.75 萬臺的成績僅剛好超過目標的 50%。同時也是 2023 年造車新勢力前五企業里面,唯一同比下滑的。
而曾經默默無聞的零跑,2023 年以 14.42 萬臺交付量開始反超,理想更是憑借 L 系列獲得了 37.6 萬的交付量。
張勇本人也在 2023 年銷量公布的第二天,發表微博稱已經做好了有則改正的準備。
具體措施包括「兼任營銷公司總經理、做好兩款新車的上市準備、現有產品線調整+渠道升級、營銷系統重新上崗、2024 年海外市場局被加速前進的基礎」,等等。
如張勇所言,一時的降速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失速。
2024 年 1 月 20 日,張勇發表微博稱,2024 年哪吒汽車銷量目標定在30萬。
而在另外一場采訪中,他表示 2024 年哪吒汽車將覆蓋全球 50 個國家,建立 500 家海外銷售服務網點,并進一步立下了 10 萬臺的海外年銷目標,以及 2026 年 100 萬的全球銷量目標。
哪吒汽車是比較早出口到海外的造車新勢力,2021 年 10 月登陸泰國市場之后,也僅用了 10 個月就實現了泰國銷量第一。
然而 2024 年哪吒迎來了更慘痛的失利,年銷量 6.45 萬,同比接近腰斬——如果將過去三年的年銷量拉成折線,那么 2024 的哪吒可以說「斷崖式下跌」。
2024 年的哪吒事實上接連出牌,哪吒 GT 、X 和 AYA 都是有差異化定位的特色車型,然而在比亞迪、吉利等巨頭,以及零跑、小鵬等老對手的新品轟炸之下,哪吒完全沒有掀起國內市場的浪花。
如果沒有 2024 年海外接近 3 萬臺的銷量,哪吒汽車可以堪稱「墜機」。
也正因如此,2025 年的哪吒汽車可以說在海外市場全面發力,從銷售到傳播的出口轉內銷均如是。
截止到發稿時,哪吒汽車官方公眾號的最新一條推送也是跟海外有關的——《哪吒汽車在泰國車展收獲訂單 1219 輛》。
與這條推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在懂車帝、汽車之家等門戶網站上,均未查詢到3月份哪吒汽車銷量;2 月份全品牌銷量多個口徑均記錄不到 400 臺,哪吒 GT 單品銷量為 2 臺。
誰能救哪吒?
三年來的跳水之路,可以照見如今的哪吒汽車形勢急迫。
事后諸葛亮無法共情身處困局的人們,但我們發現,進入新十年的中國造車新勢力,正呈現出一條殘酷的法則:非連續創業者帶隊的新勢力,正在以各種方式淡出我們的視野。
文章開頭張勇的朋友圈,回應的是最近甚囂塵上的他前往英國的傳聞。
根據封面新聞的報道,哪吒汽車員工回應界面有關張勇前往英國的詢問稱,「這真的不知情,公司在正常運轉,但運營捉襟見肘」。
一年半之前,另一位新造車風云(參數丨圖片)人物,發了一條與張勇朋友圈內容相似的微博。
威馬汽車創始人兼 CEO 沈暉在 2023 年 9 月 10 日發布微博表示,「這周出差去了慕尼黑,然后紐約。好事多磨,靜待花開」。
這條微博也是沈暉截至目前最后一條原創的,跟威馬汽車直接相關的微博。
一個月后的 2023 年 10 月 7 日,威馬汽車發布《告知函》,表示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威馬集團的預重整申請,并且于同年 12 月 13 日正式提交預重整轉重整申請。
再在沈暉之前,包括拜騰的戴雷、天際的張海亮、愛馳的付強,他們都曾是中國造車新勢力上一個十年的明星,同時也是新十年劃上造車生涯句號的流星。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出身。
和他們相比,目前依然奮斗在一線,競逐全球市場的李斌何小鵬李想朱江明,則是有過成功經驗的連續創業者。
李想提到過一件事,2022 年雷軍造車之際給李想打了個電話尋求造車建議,李想給的答案是「你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誰都不能代替你自己」。
創業與經營,開拓與守業之間天生具有相似性,但從親歷者的角度看,則本質不同。
從中國新造車奔流舊十年與沸騰新十年間,我們也在見證創業者與經理人思維的碰撞。
2025 的哪吒到了存亡時刻,但其實每一家企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存亡時刻,而創始人往往比經理人更懂得這個道理。
如今哪吒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方運舟已經兼任 CEO,并且在全員信公布了六大改革舉措、2025 毛利率轉正、2026 整體盈利等等目標。
而前文的主角張勇,月初則被傳出離職前辦理簽證前往英國。然后就是最近半個月來經銷商、供應商的圍追堵截。
這里就不一一羅列了,因為目標不夠大,絕對不是哪吒遭遇險境的原因;而如今報道的種種負面,有可能還不是哪吒汽車最嚴峻的考驗。
問題在于,是否存在能救哪吒汽車的人,以及方法?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